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GIS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1
作者 葛医博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贯科 张海鹏 戴喜良 董冰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0-2690,共11页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分析不同填充配比下涂层的综合性能以及改进涂覆方法,研究绝缘子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料前后的表面温度分布特征和耐电性能。结果表明:绝缘子样件表面温度从导杆到接地法兰逐渐降低,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后的表面温度与未涂覆相比温度差异小于10%;TiO_(2)填充量为30%~5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电-热耦合场作用下,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随着表面温度梯度增大而逐渐降低;涂覆不同组分和不同段数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中心温度40~80℃时的样件涂覆50%TiO_(2)填充量复合材料后的沿面闪络电压与未涂覆相比提升15.22%~17.74%,研究结果为交流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盆式绝缘子 沿面耐电性能 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 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电压-温度综合稳健的亚1 V 10位SAR ADC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畅 佟星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50-2057,共8页
采用0.11-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10位亚1 V工艺-电压-温度(Process-Voltage-Temperature,PVT)综合稳健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Successive-Approximation-Register,SAR)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IP核.由于SAR ADC数字... 采用0.11-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10位亚1 V工艺-电压-温度(Process-Voltage-Temperature,PVT)综合稳健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Successive-Approximation-Register,SAR)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IP核.由于SAR ADC数字化程度较高,为了降低整体功耗,采用小于标准电压的亚1 V供电.然而,对于异步SAR ADC,在低压下面临严峻的PVT不稳健问题,传统采用固定延迟电路的方式无法应对所有的PVT偏差,会导致ADC良率下降.提出一种用于异步SAR ADC的可配置延迟调控技术,采用3输入译码器调节延迟电路的电流,以满足ADC在多种PVT组合下所需的延时,在TT,SS,FF,SF,FS这5种工艺角,0.9~1 V供电范围和-40~85℃的温度范围下,均取得了良好的动态特性.在0.95 V供电,采样速率为200 kS/s时,总功耗为2.24μW,FoM值仅为16.46 fJ/Conv.-st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ADC) 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工艺-电压-温度(pvt) 低压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工艺中淬火冷速和分配温度对中碳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黄玮 欧梅桂 +1 位作者 梁益龙 马永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3-248,共6页
淬火-分配(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钢是淬火和分配复合作用的结果,淬火得到高强度马氏体基体,分配稳定残留奥氏体提高塑性。本工作通过采用具有不同冷速的淬火介质———油、13%PAG和HX-2000淬火,研究了Q&P工艺中淬火... 淬火-分配(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钢是淬火和分配复合作用的结果,淬火得到高强度马氏体基体,分配稳定残留奥氏体提高塑性。本工作通过采用具有不同冷速的淬火介质———油、13%PAG和HX-2000淬火,研究了Q&P工艺中淬火冷速对中碳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分配温度对碳分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快速冷却能得到高碳马氏体组织,有利于促进分配过程中马氏体向残留奥氏体的碳扩散,提高碳分配程度,并且随着淬火冷速的增加,马氏体有效晶粒尺寸减小、马氏体组织细化、位错密度增加,从而使中碳钢得到优异的强度和塑性。高温分配能减弱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间的碳不均匀性,促进碳从马氏体向残留奥氏体中扩散,起到稳定残留奥氏体的作用,提高中碳钢的断后伸长率。当采用13%PAG淬火、320℃分配时,中碳钢伸长率为10.34%~10.37%,强塑积能达到18.94~19.21 GPa%,表现出更高的强塑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冷速 分配温度 淬火-分配工艺 强度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平衡态下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洁 冯圣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6,9,共4页
研究了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电-热平衡态下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对欧姆定律的偏离趋势不同。主要原因是通电后自发热现象引起导电硅橡胶温度升高,使其产... 研究了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电-热平衡态下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电阻率-温度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对欧姆定律的偏离趋势不同。主要原因是通电后自发热现象引起导电硅橡胶温度升高,使其产生不同的电阻率变化趋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态 导电硅橡胶 直流电流-电压特性 电阻率-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和仿真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华炜 何凌欢 +2 位作者 侯娟 李家民 黄爱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3,共11页
为提升激光熔覆质量,建立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量为主要工艺参数的有限元分析过程,减少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研发周期和经济成本。通过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数据对照实验结果的方法,验证不同参数下的... 为提升激光熔覆质量,建立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量为主要工艺参数的有限元分析过程,减少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研发周期和经济成本。通过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数据对照实验结果的方法,验证不同参数下的成形质量,优化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为避免基体熔穿和高质量致密度,激光功率的调整范围应控制在1800~2000 W之间;增加送粉量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和残余应力。3个工艺参数中激光功率是主要调控参数,对熔覆质量影响最大。综合致密度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评估不同参数下样品的熔覆质量和残余应力分布,发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1800 W、扫描速度10 mm/s以及送粉量10 g/min。实验结果与应力场模拟的趋势一致,进一步验证模拟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4CrNi13-4马氏体不锈钢 工艺参数优化 有限元模拟 温度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17α-乙炔雌二醇在SBR工艺中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刚 李咏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0,共4页
17α-乙炔雌二醇(EE2)属于人工合成雌激素,是活性较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在污水处理厂中,EE2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作用得以去除。影响活性污泥对EE2生物降解的因素很多,温度是影响因素之一。分别采用一级缺氧/好氧(A/O)... 17α-乙炔雌二醇(EE2)属于人工合成雌激素,是活性较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在污水处理厂中,EE2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作用得以去除。影响活性污泥对EE2生物降解的因素很多,温度是影响因素之一。分别采用一级缺氧/好氧(A/O)模式和三级缺氧/好氧(A/O/A/O/A/O)模式运行的SBR工艺,考察了温度对EE2去除的影响。试验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EE2在水相和泥相中的去除率明显增加,其中在30℃时EE2去除率达到最大,2种运行模式下水相中EE2去除率均达到了96%以上;泥相是EE2生物降解的主要场所;EE2生物降解主要发生在好氧阶段,缺氧阶段EE2生物降解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乙炔雌二醇 SBR工艺 生物降解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波电压下环境温度对云母-环氧表面间局部放电的影响
7
作者 王晓蕾 罗配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106,共11页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通常在工频正弦波交流电压下测量,而离线局部放电试验则可以采用某些非工频电压和非正弦波电压激励。本研究以3种非正弦波电压为激励,即对称三角波电压、对称梯形波电压和近似方波电压,测量云母-环氧介质表面...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通常在工频正弦波交流电压下测量,而离线局部放电试验则可以采用某些非工频电压和非正弦波电压激励。本研究以3种非正弦波电压为激励,即对称三角波电压、对称梯形波电压和近似方波电压,测量云母-环氧介质表面间空气间隙产生的局部放电,结合云母-环氧介质的频域介电谱测量,研究不同电压波形激励时环境温度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电压波形激励下的放电起始电压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三角波和正弦波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并无显著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放电量呈现较为规律的上升趋势,增加量与线性电压上升率的变化成正比;最大放电量在近似方波下较高,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电压波形中水平电压阶段出现的局部放电活动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近似方波中该阶段的平均放电次数和平均放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整体上近似成指数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非正弦波电压 云母-环氧介质 环境温度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钛-钢复合板工艺综述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敬忠 颜学柏 +2 位作者 王韦琪 闫静亚 吴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3,73,共4页
从轧制钛-钢复合板生产工艺的各工序入手,概述了钛-钢复合板生产的原料准备,隔离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方法,组料前待贴合面的处理,主要的组料方式,加工温度的确定,压下制度的确定,轧后冷却制度的确定,热处理温度的选择,以及矫平处理等在近... 从轧制钛-钢复合板生产工艺的各工序入手,概述了钛-钢复合板生产的原料准备,隔离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方法,组料前待贴合面的处理,主要的组料方式,加工温度的确定,压下制度的确定,轧后冷却制度的确定,热处理温度的选择,以及矫平处理等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归纳了轧制方法生产钛-钢复合板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复合板 综述 热处理温度 生产工艺 原料准备 隔离材料 加工温度 压下制度 冷却制度 轧制方法 贴合面 优缺点 矫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反应温度对溶胶-凝胶SiO_2增透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小林 张伟清 梁培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58-561,共4页
在制备高激光损伤阈值溶胶-凝胶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工艺中,水解反应温度对镀膜溶胶的形成和薄膜的光学性能都有很大影响.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这一重要工艺多数对镀膜溶胶的颗粒度、分散性、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它对薄膜增速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反应温度 溶胶-凝胶工艺 二氧化硅增透膜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β-葡聚糖酶活性与麦芽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鹏 贠建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
以甘啤4号大麦为实验材料,对麦芽干燥工艺过程的凋萎初始温度和焙焦温度,进行二因素三水平全面试验,通过分析测定麦芽关键品质指标,对啤酒大麦芽β-葡聚糖酶活与麦芽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β-葡聚糖酶活力的工艺参数主次... 以甘啤4号大麦为实验材料,对麦芽干燥工艺过程的凋萎初始温度和焙焦温度,进行二因素三水平全面试验,通过分析测定麦芽关键品质指标,对啤酒大麦芽β-葡聚糖酶活与麦芽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β-葡聚糖酶活力的工艺参数主次顺序为:焙焦温度>凋萎初始温度;凋萎初始温度48℃、焙焦温度78℃时大麦芽β-葡聚糖酶活力最高。麦芽中β-葡聚糖酶活与麦芽αβ-淀粉酶活力、蛋白酶活力、浸出物含量、α-AN和库尔巴哈值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麦汁黏度、糖化时间以及β-葡聚糖浓度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酶 干燥工艺 凋萎初始温度 焙焦温度 麦芽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合金结构过渡接头焊接工艺参数的计算确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承权 代海波 廖银波 《船海工程》 2004年第5期19-21,共3页
以结构过渡接头界面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为准则 ,用焊接热过程理论确定临界焊接热输入 ,为结构过渡接头与上层建筑及主船体焊接工艺参数的计算确定提供依据 ;计算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 ,保证结构过渡接头焊后具有爆炸复合的原有性能。
关键词 船舶工业 STJ 结构过渡接头 焊接工艺参数 -铝合金 临界温度 临界焊接热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β-环糊精包合工艺
12
作者 张焕新 俞益芹 陈崇羔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0-365,共6页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蜂胶醇溶物为客体,应用二次正交组合试验研究混合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三因素对蜂胶类黄酮包合利用率的影响,从而寻找β-CD和蜂胶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由试验研究所得到的数学模型可用于定量描...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蜂胶醇溶物为客体,应用二次正交组合试验研究混合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三因素对蜂胶类黄酮包合利用率的影响,从而寻找β-CD和蜂胶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由试验研究所得到的数学模型可用于定量描述蜂胶类黄酮包合利用率在包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2)影响蜂胶包合的主要因素为:混合比>包合温度 包合时间;(3)混合比和包合温度的交互作用对β-CD与蜂胶的包合作用有极显著的影响,包合温度与包合时间的交互作用对β-CD与蜂胶的包合作用也有显著的影响;(4)β-CD与蜂胶的最佳包合工艺参数为:β-CD与蜂胶混合比10.29∶1,包合温度58.9℃,包合时间2.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类黄酮包合利用率 混合比 包合温度 包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电容-压敏陶瓷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孟凡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70-572,共3页
TiO2电容-压敏陶瓷非线性伏安特性和介电性能优良,具有吸收高频噪声和过电压保护的功能。综述了TiO2电容-压敏陶瓷的粉体制备、成型、烧结工艺、烧成制度以及烧结气氛等工艺过程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TiO2电容-压敏陶瓷 压敏电压 非线性系数 介电常数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工艺对2,4-二硝基苯甲醚基熔铸炸药装药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蒙君煚 周霖 +2 位作者 金大勇 牛国涛 王亲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9-1726,共8页
为了提高2,4-二硝基苯甲醚(DNAN)基熔铸炸药的装药质量,采用压力浇铸与真空浇铸成型工艺,研究其对DNAN基熔铸炸药温度场、缩孔疏松、相对密度及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力浇铸使DNAN基熔铸炸药凝固时间缩短,药柱内部缩孔疏松及... 为了提高2,4-二硝基苯甲醚(DNAN)基熔铸炸药的装药质量,采用压力浇铸与真空浇铸成型工艺,研究其对DNAN基熔铸炸药温度场、缩孔疏松、相对密度及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力浇铸使DNAN基熔铸炸药凝固时间缩短,药柱内部缩孔疏松及气孔减少;当成型压力达到0.8 MPa时,DNAN/奥克托今(HMX)炸药相对密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6.4%、9.9%,药柱无裂纹;DNAN/黑索今(RDX)炸药的相对密度提高了2.7%,但抗拉强度降低了40.8%,同时药柱存在裂纹。真空浇铸对DNAN基熔铸炸药凝固过程温度场无影响,使药柱内部缩孔疏松及气孔减少;当真空度达到0.08 MPa时,DNAN/RDX炸药的相对密度及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0%、14.3%,药柱无裂纹。因此,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熔铸炸药,DNAN/HMX炸药可采用压力浇铸;DNAN/RDX炸药可采用真空浇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硝基苯甲醚 熔铸炸药 成型工艺 温度 缩孔疏松 相对密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pH值和水质条件对UV/PS光解2,4-DCP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菊香 高乃云 +1 位作者 杨静 张梦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和水质条件下紫外/过硫酸盐(UV/PS)工艺光解2,4-二氯苯酚(2,4-DCP)的效果及一级反应动力学,探讨了预氧化工艺对2,4-DCP在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PS光解2,4-DCP的45 mi... 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和水质条件下紫外/过硫酸盐(UV/PS)工艺光解2,4-二氯苯酚(2,4-DCP)的效果及一级反应动力学,探讨了预氧化工艺对2,4-DCP在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PS光解2,4-DCP的45 min降解率可达86.4%,说明UV/PS工艺可高效去除2,4-DCP,且其反应基本遵循拟一级反应动力学;不同温度下,2,4-DCP的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应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及阿累尼乌斯公式拟合模型,线性较好;pH值从5.0上升到9.0的过程中,反应速率常数先逐渐增大再降低,在pH=7.0时达最大值;锡澄水库原水、油车水库原水、自来水、锡东水厂水源配制的2,4-DCP溶液的降解率分别是73.5%、80.2%、82.4%、87.4%;PS、UV、UV/PS 3种工艺降解2,4-DCP溶液时,后续氯和氯胺消毒过程中生成的含碳消毒副产物是三氯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生成的含氮消毒副产物主要是二氯乙腈和三氯硝基甲烷;UV、UV/PS工艺较大程度地降低了2,4-DCP作为前体物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降解 2 4-二氯苯酚 紫外/过硫酸盐工艺 拟一级反应动力学 温度 PH值 实际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D654芯片的直流电压传感器及其温度漂移补偿
16
作者 孟通 李长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电压-频率变换的光电式电压传感器及电压传感信号温度漂移的补偿方法。电压传感系统主要包括电阻分压器、电压-频率变换芯片、发光二极管、光纤、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单元等。利用两块AD654型芯片分别作为被测电压和温度传... 提出一种基于电压-频率变换的光电式电压传感器及电压传感信号温度漂移的补偿方法。电压传感系统主要包括电阻分压器、电压-频率变换芯片、发光二极管、光纤、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单元等。利用两块AD654型芯片分别作为被测电压和温度传感单元,通过对两路光传感信号进行非线性数据拟合等方式实现了对电压传感信号温度漂移的实时补偿。实验测量了0.6 kV~5.0 kV范围内的直流电压,并实现了电压传感信号的温度漂移补偿,在-40℃~+60℃的温度范围内,电压传感信号温度漂移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式电压传感器 电压-频率变换 AD654芯片 温度漂移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U轴向中空壁管挤出成型工艺优化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泽元 胡少伟 +2 位作者 金文粲 潘福渠 叶宇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101,共8页
根据聚氯乙烯(PVC)混配料的黏度-温度特征,进行了500 mm管径的硬聚氯乙烯(PVC-U)轴向中空壁管的非等温挤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了温度对管材挤出过程的影响,优化了PVC-U轴向中空壁管的挤出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管材的挤出速度有... 根据聚氯乙烯(PVC)混配料的黏度-温度特征,进行了500 mm管径的硬聚氯乙烯(PVC-U)轴向中空壁管的非等温挤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了温度对管材挤出过程的影响,优化了PVC-U轴向中空壁管的挤出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管材的挤出速度有较大影响,而温度对管材的压力降影响不大。在合流段、扩张段、压缩段、成型段和出口段温度分别为165、170、175、180、185℃时,管材的挤出压力和速度的均匀性达到最佳水平。对挤出工艺的加工温度进行优化设置后,生产的管材拉伸屈服强度为49.6 MPa、断裂伸长率为85.7%,环刚度为9.47 kN/m^(2),较优化前性能分别提高了46.7%、22.6%和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聚氯乙烯管材 挤出工艺优化 数值模拟 黏度-温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基于SiGe工艺的宽带射频驱动放大器
18
作者 张斌 蒋颖丹 +4 位作者 权帅超 汪柏康 孙莎莎 秦战明 孙文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降低温漂效应对放大器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一款集成有温度补偿直流偏置网络的宽带射频驱动放大器。为了提高增益和输出功率,电路采用两级差分共射-共基极(cascode)结构,输出端口集成了一款结构新颖的差分转单端Marchand巴伦... 为了降低温漂效应对放大器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一款集成有温度补偿直流偏置网络的宽带射频驱动放大器。为了提高增益和输出功率,电路采用两级差分共射-共基极(cascode)结构,输出端口集成了一款结构新颖的差分转单端Marchand巴伦,同时基于0.18μm SiGe BiCMOS高性能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工艺进行设计。电磁仿真结果显示,在8~16 GHz的频带范围内,放大器的增益>26 dB,输出1 dB功率压缩点≥10 dBm,饱和输出功率≥13 dBm,端口回波损耗≤-10 dB,-40~125℃范围内同频点增益浮动≤1.5 dB。所设计的驱动放大器电路性能稳定,2.8 V电源工作电流为45 mA,尺寸仅为0.50 mm×0.58 mm,实现了SiGe放大器高性能、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放大器 宽带射频 SIGE工艺 温度补偿 共射-共基极(cascode)结构 Marchand巴伦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用NbHf10-1合金锭挤压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晓维 王飞 +1 位作者 李高林 武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5,共2页
研究了NbHf10-1合金锭的挤压工艺。结果表明:在挤压比【5∶1、挤压温度980~1 320℃下,可挤压出表面质量良好的挤压锭;采用挤压矩形棒坯轧制NbHf10-1合金板材,可提高轧制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NbHf10-1合金 挤压工艺 挤压比 挤压温度 成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胚芽中γ-氨基丁酸的富集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晖 米蕤 姚惠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2-44,共3页
研究了大米胚芽中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工艺,通过 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富集工艺条件是:料水比1:7,温度为 50℃,时间为2h,pH5.6,GABA的产量由未富集前的 0.28mg/g提高到约4mg/g。并研究了不同溶剂脱脂对 GABA富集的影响,维生素B_6的添加... 研究了大米胚芽中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工艺,通过 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富集工艺条件是:料水比1:7,温度为 50℃,时间为2h,pH5.6,GABA的产量由未富集前的 0.28mg/g提高到约4mg/g。并研究了不同溶剂脱脂对 GABA富集的影响,维生素B_6的添加对GABA产量的提 高,以及比较了玉米胚芽和小麦胚芽中GABA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胚芽 Γ-氨基丁酸 富集工艺 料水比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