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在铜矿浮选尾矿银赋存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温利刚 贾木欣 +2 位作者 赵建军 王清 付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31,共15页
元素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特征是决定其选矿工艺及回收指标的关键因素,对指导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有重要意义。由于银矿物种类繁多且含量低、粒度细小不易识别,传统人为鉴别目标矿物并统计工艺矿物学参数的方法在银的赋存特征研究... 元素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特征是决定其选矿工艺及回收指标的关键因素,对指导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有重要意义。由于银矿物种类繁多且含量低、粒度细小不易识别,传统人为鉴别目标矿物并统计工艺矿物学参数的方法在银的赋存特征研究方面存在局限性,制约了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本文利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BPMA)对某铜矿浮选尾矿样品(Ag 41.96μg/g,Cu 0.44%)进行矿物学分析,展示其在尾矿样品中铜和银的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样品中铜矿物主要为辉铜矿和斑铜矿;铜硫化物及其集合体的嵌布粒度细微且解离程度低,是影响铜回收的主要矿物学因素。样品中银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含)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螺状硫银矿、硒银矿、硒铜银矿、硫铜银矿和含银辉铜矿,银在各(含)银矿物中的分布率分别为95.62%、2.07%、1.33%、0.15%、0.80%和0.03%;银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粗粒(>74μm)、中粒(74~37μm)、细粒(37~10μm)、微粒(<10μm)银矿物的占有率分别为32.25%、30.35%、21.44%和15.95%;银矿物的解离程度较高,单体含量高达88.28%,可采用浮选法与铜硫化物一起回收。该研究为提高资源的选矿回收率提供了矿物学依据,同时采用的BPMA&SEM-EDS分析方法为矿物种类复杂、含量低、粒度细小的稀贵金属元素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工艺矿物学 矿物粒度 矿物解离度 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在低品位铜矿渣工艺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涛 宋文磊 +5 位作者 陈倩 杨金昆 胡轶 黄军 许丹妮 徐亦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759,共12页
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是目前全球矿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在查明许多低品位矿石的元素赋存状态等方面具有局限性,且无法提供定量化的矿物学信息,制约了对这些金属矿石选矿工艺的提升。近年来,基于扫描电镜... 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是目前全球矿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在查明许多低品位矿石的元素赋存状态等方面具有局限性,且无法提供定量化的矿物学信息,制约了对这些金属矿石选矿工艺的提升。近年来,基于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的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复杂矿石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中。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该类系统在工艺矿物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本文利用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对中国某矿山低品位铜矿渣样品进行矿物学测试分析,展示其在提取多种工艺矿物学参数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铜矿渣中铜元素含量(0.08%)很低,主要赋存在黄铜矿中,该矿物含量为0.21%;脉石矿物含有大量石英(47.46%)、白云母(10.10%)和方解石(9.88%)等;黄铜矿连生关系复杂,主要以连生体形式呈不规则粒状零散分布在石英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中,粒度小且分布极不均匀,其中11~76μm颗粒占比较大;解离度低于30%的黄铜矿颗粒质量占全部的85%左右,整体解离度较低,因而需要进一步磨矿来提升黄铜矿回收率。以上研究表明,对于有用矿物含量低、粒度细小且嵌布关系复杂的矿石样品,包括TIMA在内的矿物分析系统能够提供快速、定量、全面且准确的工艺矿物学参数信息,有利于优化选冶流程,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A 矿物自动定量分析 工艺矿物学 铜矿渣 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3
作者 郭理想 刘磊 +2 位作者 邵伟华 吕良 刘世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9,共8页
以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和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矿区岩矿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构构造、有价元素铁和钛的赋存状态及其原... 以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和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矿区岩矿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构构造、有价元素铁和钛的赋存状态及其原生嵌布特征等内容,旨在为该矿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基性岩浆岩型磁铁矿-钛铁矿矿石,原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铁和钛,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钛主要以钛铁矿形式存在。矿石中磁铁矿与钛铁矿密切共生,部分磁铁矿内部可见赤铁矿和黄铁矿。钛铁矿内部常包裹细粒榍石和金红石,此外还可见钛铁矿与褐铁矿共生。脉石矿物中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等与磁铁矿和钛铁矿共生关系密切,多呈接触共生和包含关系。基于上述工艺矿物学研究,推荐采用重-磁-浮选联合的选矿工艺流程用于有价元素铁、钛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钛矿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 电子探针(EP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思茅地区铜锌硫化矿工艺矿物学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谢海云 叶群杰 +3 位作者 周平 高利坤 庄故章 童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5-352,共8页
云南思茅地区有大量难选铜锌多金属硫化矿资源,由于其矿石结构、成分及构造复杂,采用传统的镜下鉴定工艺矿物学分析对铜、锌等有价金属的赋存状态等难以自动准确定量。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偏光显微分析及矿物解离度分析(MLA)等多种现代... 云南思茅地区有大量难选铜锌多金属硫化矿资源,由于其矿石结构、成分及构造复杂,采用传统的镜下鉴定工艺矿物学分析对铜、锌等有价金属的赋存状态等难以自动准确定量。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偏光显微分析及矿物解离度分析(MLA)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研究该地区矿石的主要元素组成、矿物种类、嵌布和包裹特性等。分析表明,铜锌硫化矿的主要元素及含量为Cu 3.03%、Zn 3.90%、S 27.44%、Pb 0.13%。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含少量方铅矿;目的矿物黄铜矿、闪锌矿主要与黄铁矿连生和被其包裹;其次黄铜矿和闪锌矿相互连生和被其包裹,且96%以上的黄铜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均分布在粒度大于9.6μm的易选粒级范围。方铅矿多呈细粒嵌布状,与铜、锌、硫矿物之间的磨矿解离有一定困难。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思茅地区的铜锌硫化矿矿石需磨至约31μm方能实现铜-锌-硫矿物的解离,需磨至约14μm方能实现铅与其他矿物的解离,同时预测了铜锌硫化矿中铜和锌的理论选矿回收率分别为91.22%和84.92%。本文研究成果对该地区难选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技术制定和指标选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硫化矿 工艺矿物学 矿物解离分析系统(MLA) 云南思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锌尾矿浓密机溢流的工艺矿物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成岚 李茂林 黄光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53-1960,共8页
运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和传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铅锌尾矿浓密机溢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了该溢流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金属硫化物的产出形式及解离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占溢流... 运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和传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铅锌尾矿浓密机溢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了该溢流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金属硫化物的产出形式及解离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占溢流样品质量的46.30%),其次为方铅矿和闪锌矿,3种主要矿物的粒度大多小于0.03mm。MLA的统计结果表明:3种主要矿物呈单体产出的比例分别为黄铁矿94.93%、方铅矿85.48%和闪锌矿89.34%。黄铁矿含量高,解离程度好,预计通过分选可获得较高品位的硫精矿。基于上述工艺矿物学分析,推荐将浓密机溢流通过高压水力旋流器分级脱泥,旋流器沉砂与原回收高硫精矿的给矿混合进入原回收高硫精矿的生产流程,可实现在较低的工业改造投资条件下,获得较大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 浓密机溢流 工艺矿物学 矿物参数自动分析 水力旋流器 硫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介选煤工艺参数PID自动调节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孝颖 吴丰水 +1 位作者 向晓玲 杨玲玲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48,共2页
认为根据重介分选系统工艺特点 ,可以对重介质悬浮液密度、磁性物含量、液位、压力等参数进行PID回路调节 ,并给出工艺系统参数PID自动调节的设定方法 。
关键词 重介选煤 工艺参数 PID自动调节系统 系统集成 悬浮液密度 液位 压力 磁性物含量 系统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解释多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及其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宋子齐 胡京平 李素兰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测井解释多参数自动分析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在胜利油田三个不同岩性的油区的使用情况,以实际资料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关键技术的具体处理过程,并经胜利油田53口井实际应用,使测井解释符合率提高了17%。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参数 自动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自动分析系统的红土镍矿酸浸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8
作者 董再蒸 孙永升 +3 位作者 齐赛男 李鎏灿 孙洪硕 温利刚 《金属矿山》 2025年第8期57-63,共7页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矿物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富含铁、铝等具回收价值的元素,其矿物重构程度高,主要矿物包括铁氧化物、铝钾硫铁氧化物、磁/赤铁矿及铬铁尖晶石类矿物。样品粒度极细,-0.010μm的含量高达77.56%,主要矿物的粒度绝大多数在0.038μm以下;铁氧化物单体含量高,与其他主要矿物的连生关系紧密。由于铁、硫、铝元素均主要赋存在铁氧化物中,因此铁与其他元素分离难度较大。研究为此冶金次生固废高效利用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酸浸渣 工艺矿物学 自动分析 嵌布关系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某含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及银的高效回收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夕辉 郑雪华 +2 位作者 陈文亮 曾怀远 张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利用MLA自动矿物分析仪(Mineral Liberation Analyzer)对福建某银多金属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根据银及铜铅锌矿物嵌布特征和赋存状态,选择合理的浮选原则流程,实现回收铜铅锌主金属的同时高效回收共伴生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 利用MLA自动矿物分析仪(Mineral Liberation Analyzer)对福建某银多金属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根据银及铜铅锌矿物嵌布特征和赋存状态,选择合理的浮选原则流程,实现回收铜铅锌主金属的同时高效回收共伴生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银多金属矿黄铜矿与方铅矿共生关系密切,铁闪锌矿结晶粒度粗大,与硫铁矿物和脉石矿物连生。矿石中55.93%的银以辉银矿单体形式存在,其他银与铋、铅、硫元素形成硫银矿和辉铋银铅矿等以微细包裹体或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黄铜矿、铜蓝及部分方铅矿中,黄铜矿、硫银铋矿、方铅矿中的银分布率分别为29.96%、8.18%、4.53%,因此提高铜铅回收率是银高效回收的关键。浮选试验表明,对铜捕收能力强的Z-200与对铅矿物捕收能力强的SN-9#组合使用可以获得较高的铜铅回收率,银回收率与铜铅回收率具有相关性,铜铅回收率高时银回收率也高。当磨矿细度为-74μm占70%,以SN-9#和Z-200组合捕收剂浮选铜铅矿物,以石灰调节矿浆p H值在10~11,可以获得含银3 704.1 g/t,银回收率90.26%的铜铅混合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A自动矿物分析 银多金属矿 工艺矿物学 回收率 伴生银 铜铅混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工艺的自动设计系统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志荣 钮红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3,共2页
重点论述纺纱工艺自动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工艺设计过程中各道工序定量调整的算法,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工艺自动设计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纺纱工艺 自动设计系统 工艺参数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绞纱丝光机工艺参数的设置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坤 刘基宏 +1 位作者 朱广平 陈广彪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7-38,共2页
采用触摸屏、PLC等组成新型全自动绞纱丝光机的控制系统。PLC通过其存贮的工艺参数完成丝光机相应的工作循环。用户可以根据产品需要通过触摸屏设置或修改PLC内存单元的工艺参数 ,从而实现丝光机工艺参数的弹性设置。
关键词 触摸屏 PLC 自动绞纱丝光机 控制系统 工艺参数 设置 棉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UML的列控系统形式化建模与参数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晓宇 程瑞军 +1 位作者 程雨 马小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7,共8页
针对高速列车控制系统的混成特性,提出了基于混成统一化建模语言的列控系统形式化建模和分析方法。运用UML2.0及其扩展机制对列控系统的混成行为进行建模。定义由HUML模型到HYTECH模型的转换规则,将HUML模型转换为线性混成自动机模型;... 针对高速列车控制系统的混成特性,提出了基于混成统一化建模语言的列控系统形式化建模和分析方法。运用UML2.0及其扩展机制对列控系统的混成行为进行建模。定义由HUML模型到HYTECH模型的转换规则,将HUML模型转换为线性混成自动机模型;将列控系统安全性需求加入到HYTECH模型,建立安全HYTECH模;利用模型检验工具HYTECH对安全HYTECH模型进行自动分析。根据所提出的基于UML概要文件建模方法,以移动闭塞系统中的追踪模型为例,建立后行列车的控制器HUML模型;通过计算安全HYTECH模型的可达集得到未知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验证结果表明基于HUML的列控系统建模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 UML扩展机制 混成自动 移动闭塞控制系统 控制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秘鲁铜硫矿石选矿工艺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曾广圣 欧乐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68,共9页
秘鲁铜硫矿石的主要回收对象是铜和硫矿物,由于铜矿物嵌布复杂、粒度过细以及与各种脉石矿物或金属矿物交生关系紧密,利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如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检测等较难准确定量其工艺矿物学参数。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 秘鲁铜硫矿石的主要回收对象是铜和硫矿物,由于铜矿物嵌布复杂、粒度过细以及与各种脉石矿物或金属矿物交生关系紧密,利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如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检测等较难准确定量其工艺矿物学参数。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及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MLA)等技术手段,研究秘鲁铜硫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粒度分布及单体解离特性等,并对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矿物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元素为Cu(0.65%)和S(9.53%)。矿石中黄铁矿(16.57%)含量较高,形态较为规则,与其他矿物之间的交生关系相对简单,粒度普遍偏粗,其中粒径大于0.30mm的黄铁矿占95.06%。铜矿物主要以不规则粒状、皮壳状、网脉状、纤维状、尘粒状、斑点状分布于脉石中或与黄铁矿、闪锌矿、磁铁矿等金属矿物交生紧密,粒度极不均匀,使得铜矿物解离难度加大,且矿石中云母(12.51%)、绿泥石(3.74%)、滑石(3.34%)、高岭石、蒙脱石(3.59%)等黏土质矿物含量较高,在磨矿过程中易发生泥化从而恶化分选环境。根据该类型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本文建议采用"粗磨-部分优先浮铜-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再选分离"的工艺流程,可得到质量高的铜、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 铜硫矿石 工艺矿物学 黏土矿物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自行设计的自动分析系统测定高含量SO3--对硫酸钡浊度测定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武 李永生 王辛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了解决湿法磷酸生产中高含量SO3的测定,对硫酸钡浊度测定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并自行设计制造了自动化的分析系统。测定时样品由蠕动泵(P)推入酸化盘管(AC)中进行酸化和稀释,由定量环(Sv)取样25μL,注入反应系统。在第一反应盘管(R... 为了解决湿法磷酸生产中高含量SO3的测定,对硫酸钡浊度测定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并自行设计制造了自动化的分析系统。测定时样品由蠕动泵(P)推入酸化盘管(AC)中进行酸化和稀释,由定量环(Sv)取样25μL,注入反应系统。在第一反应盘管(RC1)中,SO3与第一混合试剂中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悬浊液,该溶液中的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乙醇通过协同作用避免了BaSO4颗粒的团聚,降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使BaSO4的生成减少,降低了测定的灵敏度,提高了稳定性。在第二反应盘管(RC2)中,BaSO4与第二混合试剂中的NH3·H2O/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溶液发生络合反应同时被Na2EDTA包裹,进一步降低其灵敏度。最后反应溶液进入流通式光度检测器,在680.0nm波长处测试BaSO4悬浊液的吸光度。经优化试验条件,上述第一混合试剂中3种组分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为:BaCl24%,PEG-4000 3%和乙醇2%;第二混合试剂中Na2EDTA的质量分数为6%,NH3·H2O的体积分数为6%。对实际按本方法及重量法分析进行测定,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对偏差在±2%以内,且不受共存的高含量PO43-和F-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分析系统 湿法磷酸工艺 高含量 三氧化硫 不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工艺汉英自动翻译中汉语理解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继如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结合汉英自动翻译和汉语机械制造工艺语言的特点,研究了汉语自动分析各方面的问题,建立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机械制造工艺汉英自动翻译中的汉语理解系统。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 汉语 英语 自动翻译 计算机 理解系统 词汇 形态分析 机器词典 语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混合系统符号模型验证中的参数分析方法
16
作者 潘国强 虞慧群 +1 位作者 宋国新 邵志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7-480,共4页
说明了 HYTECH工具中所采用的参数分析方法对系统描述能力的限制 ;提出了分离参数变量和系统状态变量的符号模型检查算法 ,并对用 HYTECH不能分析的 Fischer互斥算法的时钟偏移的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混合系统 混合自动 符号模型检查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某磁铁精粉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广伟 仝丽娟 +1 位作者 姚禹 李泽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矿相显微镜和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分析方法,对澳大利亚某磁铁精粉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详细阐述了矿样的化学成分、铁物相分布、矿物组成及...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矿相显微镜和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分析方法,对澳大利亚某磁铁精粉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详细阐述了矿样的化学成分、铁物相分布、矿物组成及其主要铁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工艺特征。样品中有用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磁铁矿解离度较高,脉石组分的主要为SiO2和碱金属矿物。本文可为该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矿物学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精粉 工艺矿物学 物相分布 矿物参数分析系统 脉石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P工艺多目标优化的CFRP预浸料高质量铺层研究
18
作者 宗岳岳 高阁 +2 位作者 郝益 刘志强 谢艺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自动纤维铺设(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AFP)在制造高性能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复合材料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质量受到工艺参数的显著影响。探讨了由自建AFP机制造的CFRP复合材料预浸料的铺层质... 自动纤维铺设(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AFP)在制造高性能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复合材料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质量受到工艺参数的显著影响。探讨了由自建AFP机制造的CFRP复合材料预浸料的铺层质量,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其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了AFP性能(预浸料的贴合状态、变形及气泡数量)与工艺参数(工具温度、铺放速度和压实压力)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确定最佳网络结构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解决三目标优化问题,获得最优的Pareto解集。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复杂比例评估(complex proportional assessment,COPRAS)方法用于从备选解集中确定最佳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纤维铺设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工艺参数 多目标优化 多准则决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工艺参数的系统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19
作者 刘祥官 李吉鸾 《管理现代化》 1981年第1期23-28,共6页
钢铁冶金企业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挖掘生产潜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加强科学管理与实行最佳操作。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冶金生产过程数据的现状。提出基于集合论、数理统计、优选法基础上的工艺参数系统优化的数学方法。... 钢铁冶金企业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挖掘生产潜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加强科学管理与实行最佳操作。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冶金生产过程数据的现状。提出基于集合论、数理统计、优选法基础上的工艺参数系统优化的数学方法。并结合生产攻关的成功实例,叙述方法的应用及其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又一次证明了应用数学在管理现代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优化方法 目标函数 系统分析 生产过程 过程数据 工艺过程 优化问题 工艺参数 参数范围 生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分析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自动校正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时月梅 张健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9-163,共5页
现有的红外图像自动校正系统在计算像素点非均匀性位移时误差较大,导致系统在校正红外图像时精度较差,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自动校正系统。在系统硬件中,设计传感器接口模块,设计模数转换接口模块,保证系统可以在大量... 现有的红外图像自动校正系统在计算像素点非均匀性位移时误差较大,导致系统在校正红外图像时精度较差,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自动校正系统。在系统硬件中,设计传感器接口模块,设计模数转换接口模块,保证系统可以在大量的数据中完成分析工作。在软件设计中,生成图像校正条件判别网络,基于大数据分析配准红外图像非均匀性参数,建立图像非均匀性自动校正模型,得到红外图像非均匀性自动校正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学习效率为0.015时,均方根误差为20%,在不同非均匀性倍数为2时,设计系统的校正精度为83%,因此,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更加清晰明确的红外图像,实现非均匀性自动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红外图像 非均匀性参数 自动校正算法 系统设计 图像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