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模板的工艺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正刚 葛友华 刘道标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69,共5页
工艺生成问题是CAPP中的关键和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基本特征工艺设计模板的工艺生成方法,建立以几何基本特征为载体的工艺设计模板,采用在模板内进行工艺参数化匹配方法,确定零件的主干工艺路线,同时根据不同的几何附加特征,将附加... 工艺生成问题是CAPP中的关键和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基本特征工艺设计模板的工艺生成方法,建立以几何基本特征为载体的工艺设计模板,采用在模板内进行工艺参数化匹配方法,确定零件的主干工艺路线,同时根据不同的几何附加特征,将附加特征工艺迭加到零件的主干工艺路线中去,生成的工艺文件质量较高,修改量小,提高了CAPP系统的通用化、实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方法 特征模板 CAPP系统 设计模板 特征工艺 工艺生成 匹配方法 工艺路线 工艺文件 几何 参数化 通用化 实用化 主干 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醴陵釉下五彩瓷“墨线分水”的工艺生成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8
2
作者 向师师 邹晓松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现代技术是工艺演变的直接动因,手工技艺的时代演进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墨线分水"工艺受景德镇传统彩瓷技术的影响,并且与日本彩瓷"墨弹兼白拔"等工艺密切相关。探讨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特征的... 现代技术是工艺演变的直接动因,手工技艺的时代演进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墨线分水"工艺受景德镇传统彩瓷技术的影响,并且与日本彩瓷"墨弹兼白拔"等工艺密切相关。探讨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特征的生成途径和演变规律,实际上是追问其工艺特征衍生的背后,技术全球化的进程与文化交融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醴陵釉下五彩瓷 墨线分水 工艺生成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型制造中的工艺支撑自动生成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涛 侯丽雅 朱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44-1048,共5页
提出了快速成型制造中的两种工艺支撑新形式 (向下特征体支撑和局部支撑 ) .针对向下特征体支撑形式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一维几何元素集合运算的支撑自动生成算法 ;针对局部支撑形式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 STL(Stereolithography)模型三角... 提出了快速成型制造中的两种工艺支撑新形式 (向下特征体支撑和局部支撑 ) .针对向下特征体支撑形式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一维几何元素集合运算的支撑自动生成算法 ;针对局部支撑形式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 STL(Stereolithography)模型三角面片拓扑分析与空间运算的支撑自动生成算法 .结合 SL(Stereo Lithography)工艺 ,进行了带支撑零件的成型 .工艺实验证明 ,提出的工艺支撑自动生成技术不仅可自动地对 STL模型添加合理的工艺支撑 ,而且可实现切片操作和扫描数据生成的融合 .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快速成型系统的加工效率与集成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制造 工艺支撑自动生成技术 特征体支撑 局部支撑 STL模型 支撑自动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gecam的数控编程加工工艺表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铁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针对数控编程加工工艺表的智能生成问题,研究基于Edgecam软件的自动化生成方法。首先,在基于Edgecam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表智能生成的系统设计方法,而后,论述了工艺表特征数据提取和Excel工艺表格生成等关键技术,以Excel为后台,利用VB.NE... 针对数控编程加工工艺表的智能生成问题,研究基于Edgecam软件的自动化生成方法。首先,在基于Edgecam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表智能生成的系统设计方法,而后,论述了工艺表特征数据提取和Excel工艺表格生成等关键技术,以Excel为后台,利用VB.NET并结合PCI和PDI等二次开发语言编写了程序,最后以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的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工艺表格的智能化和快速化生成,为其它产品数控编程的工艺表生成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表自动生成 EDGECAM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的橡皮囊液压成形钣金件回弹工艺数模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志仁 刘振宇 +1 位作者 石章虎 刘雁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95,共7页
橡皮囊液压成形零件普遍存在的回弹是影响成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钣金件回弹工艺数模是实现回弹补偿的重要途径。以模线理论和单截面修正方法为基础,采用单截面回弹补偿与多截面曲面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括回弹补偿的钣金件表面... 橡皮囊液压成形零件普遍存在的回弹是影响成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钣金件回弹工艺数模是实现回弹补偿的重要途径。以模线理论和单截面修正方法为基础,采用单截面回弹补偿与多截面曲面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括回弹补偿的钣金件表面,通过边界转移、增厚等方法得到钣金件回弹工艺数模。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内嵌回弹数据库,实现了回弹工艺数模快速生成软件,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软件回弹工艺数模的生成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皮囊液压成形 回弹补偿 钣金件 回弹工艺数模快速生成 组件应用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Tc的YBa_2Cu_3O_(7-δ)超导相的生成工艺
6
作者 邵忠宝 金海英 刘灵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9-70,共2页
本文采用了差热分析、电阻跟踪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从草酸盐生成YBa_2Cu_3O_(7-δ)超导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分的情况下,780℃开始固相反应并有新的化合物生成。升温到850℃YBa_2Cu_3O_(7-δ)生成四方相-Ⅰ,930... 本文采用了差热分析、电阻跟踪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从草酸盐生成YBa_2Cu_3O_(7-δ)超导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分的情况下,780℃开始固相反应并有新的化合物生成。升温到850℃YBa_2Cu_3O_(7-δ)生成四方相-Ⅰ,930℃转变为四方相-Ⅱ,在降温到650℃时,四方相-Ⅱ直接转变成正交性较好的超导相。四方相-Ⅰ和四方相-Ⅱ的转变是不可逆的。830℃~850℃间烧成的样品Tc_90K,但致密性较差;850℃~930℃间烧成的样品其Tc均低于85K;930℃~940℃间烧成的样品Tc>90K,致密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超导相 生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工艺法的控制策略设计过程生成
7
作者 刘卫国 刘歌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给出了用功能-工艺法生成控制过程设计的具体实现方法.用工作流Petri网作为控制策略设计过程的知识表示形式,用基于可达图搜索技术生成工艺方案.以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设计过程生成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控制策略 设计 工艺方案生成 功能-工艺 工作流Petri网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P系统中工艺表格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戊开 尚建忠 潘存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企业应用CAPP的需要 ,研制成功了工艺表格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建立一个处理工艺表格的通用模型 ,把企业的具体工艺表格当作模型的实例 ,并将工艺表格的形式和要求等作为实例的属性。系统采用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连 )技术 ,为MIS、... 针对企业应用CAPP的需要 ,研制成功了工艺表格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建立一个处理工艺表格的通用模型 ,把企业的具体工艺表格当作模型的实例 ,并将工艺表格的形式和要求等作为实例的属性。系统采用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连 )技术 ,为MIS、PDM等系统内部不同模式数据交换提供接口。实践证明系统具有设计方法新颖、通用性强和实用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系统 ODBC 模型 属性 工艺表格自动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的工艺过程生成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汤文俊 王裴岩 +2 位作者 蔡东风 张桂平 王玉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56-3668,共13页
针对现有工艺过程生成方法对于不同专业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工艺过程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艺大纲文件数据,通过编码器提取大纲文件中工艺属性的特征,形成工艺属性文本表征向量,解码器根据表征... 针对现有工艺过程生成方法对于不同专业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工艺过程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艺大纲文件数据,通过编码器提取大纲文件中工艺属性的特征,形成工艺属性文本表征向量,解码器根据表征向量逐步生成工艺过程。在钣金零件制造与装配两个专业工艺大纲文件数据上,比较研究了24种编码器—解码器结构,最高准确率分别达到0.8287和0.6973,即生成的工艺过程有82.87%和69.73%可直接接受,不需要后续修改。这一方面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地从数据中学习工艺属性与工艺方法间的关系,从而生成工艺过程;另一方面,在两个专业采用相同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表明所提方法对于不同专业的适用性,具有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过程生成 编码器—解码器 深度学习 制造与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制造工艺过程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文文 王裴岩 +1 位作者 张桂平 蔡东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101,共6页
面向制造工艺过程的自动生成,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具体为一种CNN-LSTM网络。CNN-LSTM网络通过多路CNN和LSTM两种编码器分别对工艺属性和前序工序序列编码,生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组合后作为解码器的输入,生成后续工序。能够解... 面向制造工艺过程的自动生成,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具体为一种CNN-LSTM网络。CNN-LSTM网络通过多路CNN和LSTM两种编码器分别对工艺属性和前序工序序列编码,生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组合后作为解码器的输入,生成后续工序。能够解决多方面输入信息的特征分析问题,以及在工序序列生成中前序工序序列信息与输入信息融合的问题。在2 360份制造大纲文件数据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生成的工艺过程与参考工艺过程的相似性达到0.451 5,BLEU-4达到0.237 6,好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过程自动生成 多路CNN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智能型CAPP系统中工艺路线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师雨 《航空工艺技术》 1995年第2期8-10,共3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特征技术的智能型CAPP系统的工序排序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设计思想、知识提取、表达以及具体的应用过程等。
关键词 CAPP 工艺路线生成 工艺设计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架构架快速工艺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欣雨 马术文 +2 位作者 丁国富 穆俊强 付玉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3,137,共4页
在对零件特征分解、加工特征与工艺信息映射、特征参数传递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变异设计和工艺模板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工艺文件快速设计方法。以设计特征和工艺特征作为产品进行工艺设计的基本单元,并作为工艺设计相似性的评判... 在对零件特征分解、加工特征与工艺信息映射、特征参数传递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变异设计和工艺模板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工艺文件快速设计方法。以设计特征和工艺特征作为产品进行工艺设计的基本单元,并作为工艺设计相似性的评判依据,快速工艺设计系统调用相似性极高的零件的工艺模板进行变异设计,以生成新的零件的工艺文件。文章以某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为对象,开发了一套快速工艺设计及文件生成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构架的加工工艺设计效率,缩短工艺编制时间,改善工艺文件的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特征 工艺文件生成 变异设计 工艺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柔性工艺规划的分层规划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亚辉 牛兴华 +1 位作者 钟伟弘 徐燕申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3期80-82,86,共4页
提出了基于分层约束的柔性工艺规划方法,并用实例说明了规划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AOS树作为特征加工顺序的组织方法,为后续的在线设计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案路线,为非线性工艺设计提供了必需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特征生成工艺规划 优先权约束 A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多模式CAPP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正刚 葛友华 +1 位作者 刘道标 郁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8-30,共3页
构造了一种实用化的CAPP系统框架。该系统提供了检索式工艺生成 ,基于工艺模板的工艺生成 ,基于特征匹配的工艺生成 ,这三种决策方式功能并列在CAPP系统中 ,是相互关联的 ,较好地解决了CAPP系统的实用性和通用性问题。
关键词 CAPP 特征 参数化 决策 工艺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泥回用的方法
15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0-290,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回用污泥的方法。首先是采用化学絮凝工艺生成富含铜离子的污泥,然后将污泥在一个装有0.5~1.0moL/L硫酸的储罐中进行酸浸,得到富集了18~39g/L铜的浸取液及残渣。浸取液在冷却结晶罐中形成硫酸铜... 该发明涉及一种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回用污泥的方法。首先是采用化学絮凝工艺生成富含铜离子的污泥,然后将污泥在一个装有0.5~1.0moL/L硫酸的储罐中进行酸浸,得到富集了18~39g/L铜的浸取液及残渣。浸取液在冷却结晶罐中形成硫酸铜晶体。而残渣可加入絮凝罐,作为絮凝剂用于废水处理的化学絮凝工艺,从而实现了污泥的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过程 污泥 回用 硫酸铜晶体 化学絮凝 工艺生成 絮凝工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