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改性纳米CaCO_3/AC复合挤出发泡体系泡孔形态预测模型的研究
1
作者 王喜顺 单燕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30,共5页
以AC发泡剂对聚丙烯(PP)/改性纳米CaCO3发泡体系进行挤出发泡,对发泡体系进行单因素轮换法实验,通过观察纵截面泡孔形态,分析各工艺参数对泡孔形态的影响规律,利用正交实验与实验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到泡体平均... 以AC发泡剂对聚丙烯(PP)/改性纳米CaCO3发泡体系进行挤出发泡,对发泡体系进行单因素轮换法实验,通过观察纵截面泡孔形态,分析各工艺参数对泡孔形态的影响规律,利用正交实验与实验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到泡体平均直径、泡孔面积比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模型预测最佳的加工参数范围,可对实验和实际生产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改性纳米CaCO3 挤出发泡 泡孔形态 工艺参数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分类变系数的铅锌烧结过程综合透气性状态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敏 徐辰华 王春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5-828,871,共5页
针对铅锌烧结过程的强非线性、时变等特点,运用智能集成建模的思想,提出一种模糊分类变系数透气性状态预测方法。首先深入机理分析和工况参数相关性分析研究,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工艺参数和时间序列透气性预测模型;然后借助于模糊组合... 针对铅锌烧结过程的强非线性、时变等特点,运用智能集成建模的思想,提出一种模糊分类变系数透气性状态预测方法。首先深入机理分析和工况参数相关性分析研究,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工艺参数和时间序列透气性预测模型;然后借助于模糊组合器实现两个子模型的有机组合,设计了模糊分类变系数综合透气性集成预测模型结构,其中加权系数由工况波动程度确定。运行结果表明:提出的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自学习能力,并且在工况波动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好的预测效果,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烧结过程 透气性 工艺参数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模糊组合器 集成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气温度场分布的烧穿点智能集成预测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敏 徐辰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3-1320,共8页
铅锌密闭鼓风烧结过程具有强非线性、时变和时滞等特性.本文在分析过程热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烧结机烟气温度梯度分布,建立烟气温度分布烧穿点软测量判断模型,结合烧穿点的动态特性,运用智能集成建模的思想,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 铅锌密闭鼓风烧结过程具有强非线性、时变和时滞等特性.本文在分析过程热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烧结机烟气温度梯度分布,建立烟气温度分布烧穿点软测量判断模型,结合烧穿点的动态特性,运用智能集成建模的思想,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工艺参数预测模型,采用灰色理论建立烟气温度分布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模糊组合器综合与协调两个模型来预测烧穿点位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智能集成预测方法为铅锌烧结过程烧穿点的判断和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解决思路,为实现过程的状态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烧结过程 烧穿点 烟气温度场分布 工艺参数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集成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26
4
作者 R.Palanivel P.Koshy Mathew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A systematic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develop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hip building industry by incorporating friction st... A systematic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develop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hip building industry by incorporating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ool rotational speed,welding speed,and axial force.FSW was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three-factor five-level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with full replications techniqu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applied to developing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technique was used to check the adequacy of the developed model.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also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to maximize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The joint welded at a tool rotational speed of 1 000 r/min,a welding speed of 69 mm/min and an axial force of 1.33 t exhibits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compared with other j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welding design expert design of experiment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 (RS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