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B油田低渗透储层增效压驱效果评价及工艺参数优化
1
作者 刘进祥 李哲 +8 位作者 何欣 卢祥国 陈灿 刘义刚 兰夕堂 张丽平 鞠佳超 洪叙杰 闫坤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渤海B油田边部井组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和注水压力高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开展压驱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善岩石润湿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增效压驱物理模拟和目标井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压驱剂质... 渤海B油田边部井组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和注水压力高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开展压驱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善岩石润湿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增效压驱物理模拟和目标井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压驱剂质量分数≥0.2%时,TYT303、UST和GWQY压驱工作液与目标油藏原油间界面张力较低,经质量分数为0.3%的压驱剂浸泡过,ZF-6、SXJ-1和SXJ-2可使接触角降低超过60°,改变岩心润湿性能力较强。物理模拟实验优选出的增效压驱工艺条件为:压驱工作液为0.3%ZF-6、合理段塞尺寸为0.3 PV、闷井时间为48 h,注入轮次3次左右,适当增加裂缝长度和增加注入速度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推荐目标井组采用“压裂-渗吸-驱油”的增产措施,关键工艺参数为:注入排量5 m^(3)/min,注液量18 000 m^(3),闷井时间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低渗透储层 压驱剂 增效压驱 渗吸采油 物理模拟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机械锤击辅助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分析
2
作者 张辉 王军航 +2 位作者 刘刚田 王军华 李东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了有效提升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同步辅助机械锤击的工艺方法,以机械锤击力、锤击次数和锤击频率为因素,以熔覆成形结构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为优化目标,设计3因素、3水平实... 为了有效提升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同步辅助机械锤击的工艺方法,以机械锤击力、锤击次数和锤击频率为因素,以熔覆成形结构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为优化目标,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机械锤击工艺参数组合,以期获得理想的熔覆层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当机械锤击力为2 000 N,锤击次数为3次,锤击频率为2 Hz时,抗拉强度为1 209 MPa,延伸率为11.8%,显微硬度为486HV,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机械锤击 响应面分析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层状复合板制备工艺参数优化及组织性能研究
3
作者 何寒 芦毅 +1 位作者 康敬邦 杨建军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以搅拌针分别插入铝板和镁板两种方式制备了铝镁层状复合板,通过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对优化后的铝镁界面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搅拌针从镁板插入的方式制备的铝镁层状复合板组织及性能最...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以搅拌针分别插入铝板和镁板两种方式制备了铝镁层状复合板,通过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对优化后的铝镁界面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搅拌针从镁板插入的方式制备的铝镁层状复合板组织及性能最佳,铝镁界面组织结合良好,两种材料机械互锁效应显著且力学性能更加优异。铝镁界面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特征,镁侧晶粒较为均匀,再结晶程度低于母材,焊核区的晶粒在〈0001〉||ND方向上呈现出择优取向。而铝侧平均晶粒尺寸从前进侧到后退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热影响区和热机影响区附近存在较大变化,再结晶程度高于母材,从热影响区到焊核区晶粒取向逐渐偏向随机分布。试样断裂位置在铝侧前进侧热影响区和热机影响区附近,这与界面铝侧晶粒位于滑移的软取向、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加工硬化效果的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层状复合板 搅拌摩擦加工 工艺参数优化 微观组织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式滚磨光整对齿轮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及工艺参数优化
4
作者 谭靓 项世乾 +2 位作者 雷其平 侯圣文 姚倡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9-171,共13页
目的 针对齿轮滚磨光整加工表面完整性基础数据缺乏、工艺控制规律不清的问题,探索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对齿轮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预测建模和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方法,对8620RH齿轮钢直齿圆柱齿轮... 目的 针对齿轮滚磨光整加工表面完整性基础数据缺乏、工艺控制规律不清的问题,探索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对齿轮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预测建模和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方法,对8620RH齿轮钢直齿圆柱齿轮进行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试验,测试加工后齿面表面粗糙度、表面几何形貌、残余应力场、显微硬度场和表层微观组织,讨论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表面完整性特征与工艺参数的映射关系模型;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最大灰色关联度为目标优化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 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后齿面三维表面粗糙度Sa由0.280μm降低至0.089μm,表面几何形貌和表面纹理均匀一致;随着埋入深度、主轴转速和加工时间的增大,表面粗糙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齿高方向残余压应力大于齿宽方向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影响层深度约为40μm;表面显微硬度最大硬化程度约为9.9%,硬化层深度约为40μm,表层微观组织塑性变形层深度约为5μm。表面完整性预测模型的P值小于0.000 1,决定系数R2大于0.94;最佳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组合为埋入深度166 mm、主轴转速130 r/min、加工时间80 min,该工艺参数下模型预测误差在7%以内。结论 主轴式滚磨光整可去除齿轮磨削纹理,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下20μm范围内的残余压应力和显微硬度。获得了主轴式滚磨光整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表面完整性特征预测模型,为齿轮高表面完整性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工艺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主轴式滚磨光整 表面完整性 表面粗糙度 残余应力 灰色关联度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滚齿加工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
5
作者 封森文 马梓健 +2 位作者 谢英睿 姚鑫骅 白洪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数控滚齿加工因涉及多种工艺参数,且各参数之间存在高度耦合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成为一项复杂而关键的问题。为了实现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与能耗之间的协调统一,基于多目标优化思想,选取滚刀头数、滚刀外径、主轴转速... 数控滚齿加工因涉及多种工艺参数,且各参数之间存在高度耦合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成为一项复杂而关键的问题。为了实现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与能耗之间的协调统一,基于多目标优化思想,选取滚刀头数、滚刀外径、主轴转速及轴向进给量作为待优化参数,以最小能耗、最短加工时间和最小质量误差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为提高优化过程的效率与准确性,采用基于层次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算法对历史加工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各工艺参数的合理取值区间,从而约束优化搜索空间。引入引导性多目标海洋捕食者算法(GMOMPA),在保障全局寻优能力的基础上,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一组帕累托最优解。针对多解方案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决策的问题,进一步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所得非劣解集进行排序与筛选,为决策者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最优参数组合。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优化后在降低加工能耗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展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滚齿加工 工艺智能优化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与SPVACDE算法的立磨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6
作者 臧祥毅 王呈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7-1144,共8页
为了降低矿粉生产线的立磨能耗并提高矿粉产量,提出一种基于遗传反向传播(geneticalgorithmback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和强度Pareto变次数自适应混沌差分进化(strength Pareto variable adaptive chaotic differential evolution, S... 为了降低矿粉生产线的立磨能耗并提高矿粉产量,提出一种基于遗传反向传播(geneticalgorithmback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和强度Pareto变次数自适应混沌差分进化(strength Pareto variable adaptive chaotic differential evolution, SPVACDE)算法的立磨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针对改进强度Pareto进化算法(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 algorithm2,SPEA2)在寻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与Pareto前沿分布不均等问题,通过引入变次数混沌映射策略及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提出了SPVACDE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SPEA2等算法相比,SPVACDE算法在求解ZDT测试函数时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解的分布性;在立磨工艺参数优化方面,SPVACDE算法能够搜寻出更优解,Pareto前沿分布更均匀,相比于原工艺参数设定,立磨能耗降低了11.47%,矿粉产量增加了1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磨 多目标工艺参数优化 遗传反向传播算法 改进SPE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7
作者 李学威 王兆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进行分析,探讨TiC粒子浓度、电流密度以及pH值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最后以得到的正交试验结果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完成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训练设计,应用改进PSO算法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寻优,实现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Ni-TiC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 脉冲负荷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钛合金铣削黏屑特征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8
作者 康春辉 李臣臣 李常平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共5页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径向切宽对Ti-6Al-4V钛合金铣削工件表面黏屑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而利用灰色关联法进行铣削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切削速度是影响铣削加工Ti-6Al-4V钛合金表面质量的重要工艺...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径向切宽对Ti-6Al-4V钛合金铣削工件表面黏屑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而利用灰色关联法进行铣削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切削速度是影响铣削加工Ti-6Al-4V钛合金表面质量的重要工艺参数,顺铣比逆铣具有更高的表面加工质量;顺铣时,表面黏屑率和表面粗糙度相关性低,两者需要协调改善,铣削速度为75 m/min、进给速度为150 mm/min和径向切宽为1.1 mm的工艺参数组合可兼顾改善表面黏屑率和表面粗糙度;逆铣时,表面黏屑率和表面粗糙度高度线性相关,可以实现同时改善,铣削速度为38 m/min、进给速度为100 mm/min和径向切宽为0.2 mm时加工表面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铣削 表面黏屑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理模型预测注塑件成形缺陷及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康嘉起 史鹏程 +3 位作者 颜春 祝颖丹 陈明达 吴锡良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7,56,共9页
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同时可满足塑料复杂型面制件成型需求,其缺陷预测和控制是高尺寸精度注塑成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建立代理模型对注塑成型质量进行预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注塑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可以减少优化时间并提升优化效果,推... 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同时可满足塑料复杂型面制件成型需求,其缺陷预测和控制是高尺寸精度注塑成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建立代理模型对注塑成型质量进行预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注塑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可以减少优化时间并提升优化效果,推动注塑工艺的数字化赋能。本文综述了预测注塑成型缺陷的代理模型及工艺参数优化算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响应面和Kriging三种代理模型,以及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两种智能优化算法;讨论了各种代理模型结合优化算法对产品缺陷的预测和工艺参数优化,分析了各种模型结合优化算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代理模型的选取依赖于样本空间维数特征、样本非线性程度及其耦合关系,优化算法方案的选取则需兼顾全局优化能力、多目标优化能力及优化效率。进一步展望了代理模型和优化算法在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缺陷预测 代理模型 优化算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电解磨削的工艺参数优化与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陈波 任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4,共6页
针对GCr15轴承钢平面加工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将电解磨削工艺应用于GCr15轴承钢的复合加工中。设计并搭建了电解磨削实验平台;通过COMSOL仿真模拟电解反应过程,并结合相关实验优化了电解参数;基于最优电解参数开展了GCr15材料的电... 针对GCr15轴承钢平面加工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将电解磨削工艺应用于GCr15轴承钢的复合加工中。设计并搭建了电解磨削实验平台;通过COMSOL仿真模拟电解反应过程,并结合相关实验优化了电解参数;基于最优电解参数开展了GCr15材料的电解磨削实验,并与传统平面磨削工艺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电压为7 V、占空比为50%时,电化学作用生成钝化膜的效率最高;当砂轮转速为3500 r/min、切深为3μm、工件进给速度为0.75 mm/s时,工件表面形貌及粗糙度达到最优:相较于传统磨削工艺,电解磨削工艺可以有效提高GCr15的平面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磨削(ECG) 工艺参数优化 粗糙度 表面形貌 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GH738高温合金热变形工艺参数优化
11
作者 王攀智 卢熠 +3 位作者 龚忠兴 吴永安 张华 王涛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6,共12页
基于GH738高温合金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分别在980~1100℃和0.001~0.1 s^(-1)范围的热压缩实验,计算变形激活能Q、温度补偿应变因子lnZ、功率耗散效率η和失稳因子ξ(ε),建立以热变形工艺参数为输入变量,Q、lnZ、η和ξ(ε)为输出目标的... 基于GH738高温合金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分别在980~1100℃和0.001~0.1 s^(-1)范围的热压缩实验,计算变形激活能Q、温度补偿应变因子lnZ、功率耗散效率η和失稳因子ξ(ε),建立以热变形工艺参数为输入变量,Q、lnZ、η和ξ(ε)为输出目标的响应面模型,实现合金热变形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合金流动应力对热变形工艺参数非常敏感,热变形工艺参数对Q、lnZ、η和ξ(ε)影响较大,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分别为0.494%、0.564%、0.919%和13.484%。基于低Q和lnZ以及高η和ξ(ε)的多目标优化,获得的最佳变形工艺参数窗口为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分别在1092~1100℃和0.001~0.0056 s^(-1),通过微观组织观察证实该多目标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738高温合金 热变形行为 响应面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种多指标评价方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12
作者 化君益 范希营 +3 位作者 郭永环 张鑫然 丁文杰 王志江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真空泵壳的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叶轮吸入和压出液体。对于真空泵后壳而言,体积收缩较大且存在翘曲变形,影响泵壳的封闭性。结合该问题,以翘曲变形量与体积收缩率为优化指标。设计7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 真空泵壳的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叶轮吸入和压出液体。对于真空泵后壳而言,体积收缩较大且存在翘曲变形,影响泵壳的封闭性。结合该问题,以翘曲变形量与体积收缩率为优化指标。设计7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初步得到单指标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极差分析的优方案仅针对单指标,因此,引入3种不同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将灰色关联评价、熵权-TOPSIS、CRITIC-TOPSIS 3种评分方法的优方案进行对比。最后,得出最佳多目标评分方法为CRITIC-TOPSIS及对应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优化后,塑件的翘曲变形量为0.8664 mm,体积收缩率为8.233%,与初始值相比,降低了46.78%和2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泵后壳 注塑成型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多指标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咖啡壳炭化工艺参数优化
13
作者 张霞 苏盼杰 +2 位作者 朱静哲 王伊洋 黄峻伟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生物炭是一种针对生物质能高效开发的多功能材料,随着对生物质能高效开发的关注,生物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其中炭基肥作为生物炭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因其优良的缓释性能和对土壤负担小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受到制备... 生物炭是一种针对生物质能高效开发的多功能材料,随着对生物质能高效开发的关注,生物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其中炭基肥作为生物炭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因其优良的缓释性能和对土壤负担小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受到制备过程中的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升温速率等工艺参数的显著影响,不同炭化工艺不仅决定了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还直接影响其作为炭基肥的缓释性能。传统的实验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因此,探索更加高效的优化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了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针对咖啡壳生物炭的炭化过程中的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升温速率3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预测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炭基肥,其最佳工艺参数为炭化时间2.8 h、炭化温度780.7℃和升温速率15.1℃/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咖啡壳生物炭基肥,其7 d养分累计释放率为45.9%,表明缓释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生物炭炭化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炭基肥的缓释性能。该方法不仅为生物炭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推动高性能炭基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炭基肥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板件高效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国政 周元枝 +1 位作者 姜洪辉 彭易杭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1,共6页
为了保证7075铝合金盖板件铣削表面质量和提高铣削加工效率,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通过响应曲面法(RSM)构建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分析铣削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基于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建立高效铣削工艺参数优化目标方程... 为了保证7075铝合金盖板件铣削表面质量和提高铣削加工效率,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通过响应曲面法(RSM)构建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分析铣削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基于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建立高效铣削工艺参数优化目标方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对目标方程进行优化,运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对某盖板件进行铣削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盖板件铣削加工可以满足表面粗糙度要求,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改进PSO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板件 高效铣削 表面粗糙度 预测模型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KOR法的激光软钎焊焊接参数优化
15
作者 陈瑶 张聪 +4 位作者 陈绪兵 方杰 菅晓霞 张余豪 王思铭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202,共7页
通过VIKOR法对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选择可以提高焊点的焊接质量。以激光功率、激光作用时间和焊接温度为输入因素,以焊点的空洞率和润湿角角度为输出对象,采用VIKOR法对两个输出对象优化,以确保输入因素的最佳水平。进一步地,设计了T... 通过VIKOR法对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选择可以提高焊点的焊接质量。以激光功率、激光作用时间和焊接温度为输入因素,以焊点的空洞率和润湿角角度为输出对象,采用VIKOR法对两个输出对象优化,以确保输入因素的最佳水平。进一步地,设计了Taguchi试验,将得到的结果与VIKOR法得到的优化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VIKOR法在激光焊接参数优化上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设置激光功率为60 W,激光作用时间为1 s,焊接温度为260℃时,焊点空洞率和润湿角角度分别为3.1%和23.3°,满足了电子元器件的焊接需求。通过对比VIKOR法和Taguchi法下的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参数范围内,空洞率相对于润湿角角度对剪切推力有着更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焊接质量 VIKOR法 Taguchi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OA算法的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彦斌 张文平 +1 位作者 梁强 李志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28-4338,共11页
激光熔覆层的质量与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直接相关。为了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以提高熔覆层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搜索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CWOA)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针对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稀释率、宽高比、显微硬度的影响,以12Cr13不锈... 激光熔覆层的质量与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直接相关。为了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以提高熔覆层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搜索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CWOA)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针对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稀释率、宽高比、显微硬度的影响,以12Cr13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15-5PH粉末为例,设计L25(5^(3))正交实验;基于实验结果构建工艺参数与熔覆层质量的拟合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权重(AHP-CV)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并采用CWOA算法实现工艺参数优化;通过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对比,验证CWOA算法的优越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稀释率、宽高比和显微硬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生产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基于混沌搜索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 工艺参数优化 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电火花喷爆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宇 韩钧 +2 位作者 曲嘉伟 张诗奇 陈海静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6,共8页
随着SiCp/Al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对其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设计L 25(56)的正交试验,使用一种新型高效的电火花加工方式——电火花喷爆加工,对20%的SiCp/Al复合材料进行工艺试验。主要优化指标为材... 随着SiCp/Al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对其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设计L 25(56)的正交试验,使用一种新型高效的电火花加工方式——电火花喷爆加工,对20%的SiCp/Al复合材料进行工艺试验。主要优化指标为材料蚀除率(MRR)、电极损耗率(TWR)和表面粗糙度(Ra),工艺参数为高压波电流、高压波电压、低压波电流、低压波电压、脉宽和相位差。根据正交试验结果,采用信噪比分析法,研究得到各工艺参数对不同优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单目标最优加工参数组合。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优化指标权重,分析得到综合考虑3个优化指标的多目标最优加工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高压波电流6 A、高压波电压120 V、低压波电流2 A、低压波电压100 V、脉宽10μs、相位差50%,使用该加工参数组合进行加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改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 工艺参数优化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信噪比 电火花喷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与PCCF30的激光连接增强工艺参数建模与优化
18
作者 陈寒松 梁怀志 王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7-75,共9页
针对SUS304不锈钢与PCCF30(30%短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激光直接连接接头剪切强度较低的问题,在SUS304不锈钢与PCCF30之间添加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层,同时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激光织构预处理,以提高304不锈钢与PCCF30之间激光连接... 针对SUS304不锈钢与PCCF30(30%短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激光直接连接接头剪切强度较低的问题,在SUS304不锈钢与PCCF30之间添加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层,同时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激光织构预处理,以提高304不锈钢与PCCF30之间激光连接接头的强度。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激光直接连接工艺参数和表面织构预处理工艺参数与接头剪切强度及织构预处理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工艺参数组合对接头剪切强度的交互式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直接连接功率-织构扫描次数、激光直接连接功率-激光连接速度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较大;模型验证及优化结果验证表明,所建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接连接 PET中间层 激光表面织构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小轮温滚轧数值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
19
作者 蒋闯 高建强 +1 位作者 邓静 赵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M0002,共12页
针对弧齿锥齿轮现有的工艺加工效率低、疲劳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弧齿锥齿轮小轮温滚轧成形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方法。基于deform-3D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温滚轧过程中摩擦因子、进给速度、初轧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小轮温滚轧成形应力... 针对弧齿锥齿轮现有的工艺加工效率低、疲劳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弧齿锥齿轮小轮温滚轧成形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方法。基于deform-3D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温滚轧过程中摩擦因子、进给速度、初轧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小轮温滚轧成形应力应变的影响规律,结合正交试验完成了工艺参数优化。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开展了小轮温滚轧成形试验,对弧齿锥齿轮小轮进行了齿面和齿距检测。结果表明:凸面和凹面总偏差分别为14.4μm、14.1μm,齿距累计总偏差分别为57.0μm、56.3μm,精度等级达到了GB 8级,齿轮的齿面和齿距精度满足热处理后的磨齿加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小轮温滚轧 数值模拟 工艺参数优化 温滚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冲击工艺优化的薄壁件焊接接头残余应力与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潘明辉 孙奥林 +4 位作者 陈文韬 李先通 李翔飞 徐亚栋 汤文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2,243,共13页
针对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承载能力和服役性能的影响,探究超声冲击及其工艺参数优化对降低残余应力的影响,开展6061-T6铝合金薄壁件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变化数值模拟以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考虑冲击频率、振幅和冲击速度等不同的... 针对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承载能力和服役性能的影响,探究超声冲击及其工艺参数优化对降低残余应力的影响,开展6061-T6铝合金薄壁件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变化数值模拟以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考虑冲击频率、振幅和冲击速度等不同的超声冲击工艺参数变化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建立以冲击后的残余应力作为优化目标的预测关系模型。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最佳的冲击工艺参数,并对T型焊接接头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检测,揭示超声冲击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预测关系模型,获得最佳超声冲击工艺参数,其相关系数R 2可达0.99,有效验证了预测关系模型的准确性。且较超声冲击前,平均残余应力与最大晶粒尺寸分别降低了约32%、17%,最大硬度值提高了约43%。超声冲击有效提高了焊接接头硬度,细化了焊缝微观组织,为以后大尺度的薄壁件焊接结构的服役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 T型焊接接头 残余应力 力学性能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