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建成年代较久,存在一定火灾隐患,从韧性角度评价其消防韧性有利于防火减灾的建设,其中工程韧性与区域设施、空间特性直接相关,对城市韧性起到重要影响。以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选取建筑韧性、场地韧性、道路韧性3类指标...历史街区建成年代较久,存在一定火灾隐患,从韧性角度评价其消防韧性有利于防火减灾的建设,其中工程韧性与区域设施、空间特性直接相关,对城市韧性起到重要影响。以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选取建筑韧性、场地韧性、道路韧性3类指标构建其消防工程韧性的评价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加权叠加各指标评价结果图,根据指标得分情况分析得出荷花塘内部消防工程韧性存在一定差异性,提出应根据评价结果精细化考虑街区各部分自身优势、劣势,针对性做出相关整改策略,有效解决街区内部韧性较低区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街区整体韧性,同时对探寻城市与街区防灾韧性关系也有一定启示。展开更多
社会—生态韧性作为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的动态属性,其研究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大量信息和复杂的耦合关系,对于城市治理领域,尤其在城市规划与治理实践层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基础数据为Web of Science...社会—生态韧性作为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的动态属性,其研究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大量信息和复杂的耦合关系,对于城市治理领域,尤其在城市规划与治理实践层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基础数据为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2 906篇基础研究成果和345篇筛选后的精准研究成果,初步分析表明过去的20年内,关于社会—生态韧性的研究引起了各个学科的关注,并将持续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概述了社会—生态韧性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韧性机制、韧性评估和韧性管理等多个层面,对于社会—生态韧性在城市治理层面的应用提升有借鉴作用。同时文章概述了韧性研究的内涵和主要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工程韧性到生态韧性再到社会—生态韧性的演变,形成了支撑现代韧性理论的基础支柱。从社会—生态韧性理论在城市治理的应用层面来说,需要关注到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的适应过程;社会—生态韧性对于城市规划和治理方式的影响;跨学科的社会—生态韧性研究框架和城市治理模式的构建。展开更多
文摘历史街区建成年代较久,存在一定火灾隐患,从韧性角度评价其消防韧性有利于防火减灾的建设,其中工程韧性与区域设施、空间特性直接相关,对城市韧性起到重要影响。以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选取建筑韧性、场地韧性、道路韧性3类指标构建其消防工程韧性的评价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加权叠加各指标评价结果图,根据指标得分情况分析得出荷花塘内部消防工程韧性存在一定差异性,提出应根据评价结果精细化考虑街区各部分自身优势、劣势,针对性做出相关整改策略,有效解决街区内部韧性较低区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街区整体韧性,同时对探寻城市与街区防灾韧性关系也有一定启示。
文摘社会—生态韧性作为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的动态属性,其研究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大量信息和复杂的耦合关系,对于城市治理领域,尤其在城市规划与治理实践层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基础数据为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2 906篇基础研究成果和345篇筛选后的精准研究成果,初步分析表明过去的20年内,关于社会—生态韧性的研究引起了各个学科的关注,并将持续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概述了社会—生态韧性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韧性机制、韧性评估和韧性管理等多个层面,对于社会—生态韧性在城市治理层面的应用提升有借鉴作用。同时文章概述了韧性研究的内涵和主要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工程韧性到生态韧性再到社会—生态韧性的演变,形成了支撑现代韧性理论的基础支柱。从社会—生态韧性理论在城市治理的应用层面来说,需要关注到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的适应过程;社会—生态韧性对于城市规划和治理方式的影响;跨学科的社会—生态韧性研究框架和城市治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