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黄入晋工程中的膨胀岩及其工程设防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冀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文在对晋西北引黄入晋隧洞工程区陆相沉积地层中泥质膨胀岩分布特征与工程特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膨胀岩特有规律优化隧洞线路布设与施工的工程控制方法。这对膨胀岩区地下工程的灾害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引黄入晋工程 膨胀岩 工程设防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M S_(6.9)地震灾害致灾机理
2
作者 牛鹏飞 韩竹军 +2 位作者 郭鹏 李科长 吕丽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1-782,共22页
2022年门源M S_(6.9)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海原断裂带冷龙岭和托莱山断裂的阶区部位。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及南侧大梁隧道被完全毁坏,致使高铁干线首次因地震破坏而完全中断。在地处极震区的硫磺沟内未见大规模地震滑坡和崩塌,... 2022年门源M S_(6.9)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海原断裂带冷龙岭和托莱山断裂的阶区部位。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及南侧大梁隧道被完全毁坏,致使高铁干线首次因地震破坏而完全中断。在地处极震区的硫磺沟内未见大规模地震滑坡和崩塌,只有规模较小的滚石和滚石堆积体及局部河床存在砂土液化现象,显然很不合常理。此次地震除形成2条走滑型地表破裂带外,还在冷龙岭断裂西段北侧的硫磺沟内产生了1条长约7.9km的逆冲型地表破裂带。该破裂带的走向不稳定,倾向S,主要由断续分布的弧形挤压破裂、挤压鼓包、张裂隙和地震陡坎组成;经统计,沿地表破裂带共获得了35个垂直位移量数据,最小位移量为(8±1)cm,最大位移量为(49±3)cm,平均垂直位移量约为24cm,位移沿走向分布不均匀。该条地表破裂带近垂直穿过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产生了宽泛的地表变形与位错,这可能是导致硫磺沟大桥毁坏的直接原因。这些调研成果启示我们在对跨断层重大线状工程进行抗震设防时,需要关注逆冲型地表破裂带宽泛的剪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 S_(6.9)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地震灾害 工程抗震设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作用下砂土液化判定
3
作者 郭明珠 翟长达 +1 位作者 赵慧乾 石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2,共6页
唐山和汶川等历史震害实例分析说明罕遇地震作用时砂土液化判定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方法和基于中心点法的液化判别方法对38个场地收集的钻孔进行砂土液化的判别,其中24个工程场地的钻孔在设... 唐山和汶川等历史震害实例分析说明罕遇地震作用时砂土液化判定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方法和基于中心点法的液化判别方法对38个场地收集的钻孔进行砂土液化的判别,其中24个工程场地的钻孔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判别为不液化,但在罕遇地震作用时却为液化。建议在重大工程建设抗震设防中,宜进一步考虑罕遇地震作用时砂土液化对工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判定 设防地震作用 罕遇地震作用 重大工程设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简介
4
作者 王玉石 荣棉水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震源特性、传播路径和局部场地条件是影响地震动特性的3个关键因素,其中局部场地条件指对地震动特性有明显影响的局部地形地貌及近地表岩土介质非均匀性分布。历史震害资料和强震动观测记录均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引起的地震动场地效应是... 震源特性、传播路径和局部场地条件是影响地震动特性的3个关键因素,其中局部场地条件指对地震动特性有明显影响的局部地形地貌及近地表岩土介质非均匀性分布。历史震害资料和强震动观测记录均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引起的地震动场地效应是造成地震动强度和建筑物破坏程度在局部区域差异明显的主因,在工程抗震设防时必须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破坏 地震动特性 地震动强度 工程抗震设防 场地条件 局部场地 传播路径 震害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委风采
5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共4页
李爱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北京学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兼任中... 李爱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北京学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国际结构控制与健康监测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住建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隔减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土木工程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千万人才工程 中国建筑学会 评议专家 工程抗震设防 抗震防灾 土木工程学科 副校长 跨世纪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调查与启示
6
作者 牛鹏飞 韩竹军 +2 位作者 郭鹏 李科长 吕丽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2024年第2期548-570,共23页
地震地表破裂带是地震破裂在地表的直接表现,其宽度是活断层"避让带"和工程抗震设防重要的指示参数.无人机等测量手段的发展为获取地表破裂带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精细测量破裂带宽度、分析破裂带宽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限定合... 地震地表破裂带是地震破裂在地表的直接表现,其宽度是活断层"避让带"和工程抗震设防重要的指示参数.无人机等测量手段的发展为获取地表破裂带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精细测量破裂带宽度、分析破裂带宽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限定合理的活断层"避让带"提供了有利条件.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冷龙岭与托莱山断裂阶区部位产生了显著的左旋走滑型地表破裂带.基于震后获取的高精度无人机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文中在门源地震地表破裂带全段精细解译的基础上,沿走向间隔100 m测量了251个宽度数据,R1破裂带最大宽度为209.78±14 m,平均宽度为42 m,R2破裂带最大宽度为115.31±15.72 m,平均宽度为26.14 m.宽度沿走向具有差异性,这主要受控于同震变形强度、破裂带几何结构以及地表第四系松散层发育状况;具体表现为同震位移量大、阶区等复杂几何结构以及穿过第四系松散层区段的破裂带比同震位移量小、平直段以及基岩区段的破裂带要宽.通过对去除离散值后的破裂带宽度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出95.4%和68.2%置信区间的有效宽度分别是70或50 m.在工程抗震设防中,若走滑型活断层评估的最大潜在震级与此次门源地震震级相近(~M 7.0),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建议确定"避让带"宽度时参考本文获得的破裂带有效宽度(70或50 m).对于单一走滑型错动面发育地段,按建(构)筑物类别向两侧各扩展35或25 m即可;而对于活断层斜列阶区、平行断层围限区、走向弯曲区和双陡倾角错动面发育地段,在这些复杂几何结构分布范围的基础上需要各向两侧扩展35或25 m.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建(构)筑物选址避让走滑型断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型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活断层"避让带"宽度 门源M_(S)6.9地震 工程抗震设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