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O工程细胞株低血清培养的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爱瑛 周栋 李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以DMEM∶F12(1∶1)为基础培养基,对CHO细胞的低血清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观察了细胞在10%、5%和1%等不同浓度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和外源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含1%血清的F12∶DMEM(1∶1)培养基... 以DMEM∶F12(1∶1)为基础培养基,对CHO细胞的低血清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观察了细胞在10%、5%和1%等不同浓度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和外源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含1%血清的F12∶DMEM(1∶1)培养基中,细胞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且培养上清中的目的蛋白活性与常规血清浓度10%DMEM培养条件下的活性接近。从而达到了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降低纯化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pCSA工程细胞株 T-PA RPA(K) 低血清培养 基础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受体hGPCRc工程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广胜 刘永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8-822,共5页
目的建立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OrphanGproteincoupledreceptors,oGPCRs)配基筛选体系并应用于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利用RTPCR从人结肠组织获得oGPCR成员hGPCRc的氨基酸编码序列,在利用相关软件对hGPCRc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hGPCR... 目的建立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OrphanGproteincoupledreceptors,oGPCRs)配基筛选体系并应用于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利用RTPCR从人结肠组织获得oGPCR成员hGPCRc的氨基酸编码序列,在利用相关软件对hGPCRc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hGPCRc之表达载体pcDNA3.1(+)hGPCRc,转染CHOK1细胞获得CHOhGPCR工程细胞株,将不同化合物作用于细胞株,用Fluo3为分子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以分析化合物中是否为该受体的特异性配基。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hGPCR定位于人染色体13q32.2,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了7个跨膜区段的结构域,在进化树上与人源P2Y1受体最亲近,应属于人类GPCR成员;成功得到CHOhGPCRc工程细胞株;所检测化合物作用于细胞株并没有引起胞内钙离子的波动,很可能没有活化hGPCRc。结论hGPCRc是一个与已知人P2Y1最近的成员,但基于CHOhGPCRc工程细胞株的第二信使筛选结果表明,hGPCRc并不被P2Y1的已知配基活化因此很可能属于不同于P2Y1的嘌呤类受体新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 hGPCRc CHO—K1细胞 工程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工程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分析
3
作者 徐秀英 陈琳 +4 位作者 欧阳应斌 刘士辉 朱恒奇 黄培堂 黄翠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体内丝氨酸类蛋白酶。它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生成纤溶酶,后者将不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肽段,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而且由于它与纤维蛋白有高亲和力,只激活血栓表面纤溶酶原,溶解局部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体内丝氨酸类蛋白酶。它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生成纤溶酶,后者将不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肽段,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而且由于它与纤维蛋白有高亲和力,只激活血栓表面纤溶酶原,溶解局部血栓,因而引起全身出血倾向小。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 T-PA 工程细胞株 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和丁酸钠对CHO-rHSA工程细胞株中rHSA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宇辉 李向茸 +5 位作者 吴贝 李洪珊 李殿玉 陈磊 魏锁成 冯若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8-286,共9页
目前,悬浮CHO细胞作为外源蛋白的最有潜力的工程细胞株被广泛应用,探索其高密度生长和高表达外源蛋白的培养条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葡萄糖和丁酸钠在促进CHO细胞生长和外源蛋白表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葡萄糖和丁酸钠对CHO-rHSA... 目前,悬浮CHO细胞作为外源蛋白的最有潜力的工程细胞株被广泛应用,探索其高密度生长和高表达外源蛋白的培养条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葡萄糖和丁酸钠在促进CHO细胞生长和外源蛋白表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葡萄糖和丁酸钠对CHO-rHSA工程细胞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葡萄糖和丁酸钠对CHO-rHSA工程细胞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并筛选出最优添加条件;然后利用双因素组合作用试验优选出可有效提高rHSA表达量的葡萄糖及丁酸钠的组合培养条件。细胞培养第3天开始,每48 h添加终浓度为7 g/L的葡萄糖,可使rHSA产量平均提高121.93%;细胞培养第2天添加终浓度为1.0 mmoL/L的丁酸钠,可使rHSA产量平均提高110.01%;丁酸钠和葡萄糖组合使用可使CHO-rHSA工程细胞株培养时间从7 d左右延长到14 d左右,使rHSA表达量达平均达到了85.642 mg/L,rHSA表达量与未处理组相比平均提高了212.49%,比单独使用葡萄糖平均提高了134.85%,比单独使用丁酸钠平均提高了88.35%。确定待细胞培养48 h 时添加1.0 mmol/L 丁酸钠和3.0→7.0 g/L葡萄糖为CHO工程细胞株高效表达的培养条件。丁酸钠和葡萄糖组合使用可更高效的表达外源蛋白,葡萄糖可以减弱丁酸钠对CH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提高CHO工程细胞株外源蛋白表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丁酸钠 葡萄糖 CHO-rHSA工程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靶向免疫促凋亡蛋白e23sFv-Fdt-tBid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文栋 席文锦 +5 位作者 王芳 王丽娟 杨韬 彭红艳 孟艳玲 杨安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构建HER2靶向免疫促凋亡蛋白e23sFv-Fdt-tBid真核表达载体,并运用Flp-InTM定点整合表达系统建立稳定表达该细胞的CHO工程细胞株。方法:应用PCR技术以pcMV-e23sFv-Fdt-tBid为模板扩增e23sFv-Fdt-tBid片段,并将其克隆入pcDNA5/FRT载... 目的:构建HER2靶向免疫促凋亡蛋白e23sFv-Fdt-tBid真核表达载体,并运用Flp-InTM定点整合表达系统建立稳定表达该细胞的CHO工程细胞株。方法:应用PCR技术以pcMV-e23sFv-Fdt-tBid为模板扩增e23sFv-Fdt-tBid片段,并将其克隆入pcDNA5/FRT载体中;通过Flp-InTM定点整合表达系统将e23sFv-Fdt-tBid整合入Flp-lnTM CHO细胞的基因组中一个单拷贝位点上,以适当的潮霉素B筛选定点整合e23sFv-Fdt-tBid cDNA的细胞克隆;通过基因组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e23sFv-Fdt-tBid基因的整合及该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5/FRT-e23sFv-Fdt-tBid表达载体;成功通过Flp-InTM定点整合表达系统建立稳定表达e23sFv-Fdt-tBid蛋白的CHO工程细胞株;成功通过基因组PCR技术及基因组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e23sFv-Fdt-tBid基因的整合及该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ER2靶向免疫促凋亡蛋白e23sFv-Fdt-tBid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表达该蛋白的CHO工程细胞株,为该蛋白的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促凋亡蛋白 HER2 真核表达 定点整合 CHO工程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工学院学报》“生物工程”栏目简介
6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工程 重庆工学院 现代工程技术 栏目 学报 生物学理论 分子生物学 工程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筛选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笪宇蓉 姚智 +5 位作者 李静雅 邵洁 沈强 东莉洁 李佳 杨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3-947,共5页
目的构建可用于高通量筛选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的工程细胞株,建立稳定可靠的筛选方法。方法利用基因重组和转染技术,将STAT6特异性识别启动子IgE基因序列和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联合插入pCMV质粒,脂质体法转染至HeLa细胞,经潮红霉... 目的构建可用于高通量筛选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的工程细胞株,建立稳定可靠的筛选方法。方法利用基因重组和转染技术,将STAT6特异性识别启动子IgE基因序列和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联合插入pCMV质粒,脂质体法转染至HeLa细胞,经潮红霉素B抗性筛选及报告基因检测,得到稳定表达虫荧光素酶的工程细胞株。通过优化溶剂DMSO浓度,IL4作用浓度及孵育时间等筛选条件,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1600种化合物进行了筛选。结果建立的筛选方法稳定可靠,系统Z′因子达到0.64。通过对1600种化合物的筛选,得到3个抑制效果较理想的化合物并测得其IC50值。结论所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可用于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6 高通量筛选 工程细胞株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