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在于打破培养体系惯性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孙禺
                
            
- 
                    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共2页
            
- 
                    文摘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打破培养体系的惯性,建立新型产学合作关系,为群雁齐飞营造良好环境。一、处理好学科逻辑与产业逻辑的关系学科发展到产业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连续谱,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是以学科发展的需求还是产业发展的要求为逻辑起点,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如果倾向于培养胜任学术职业的知识生产者,培养体系可能更多考虑学科逻辑;如果更注重培养胜任工程职业的技术创新者和工程管理者,培养体系则要更多考虑产业逻辑。
                        
                    
            
- 
                    关键词
                    
                            产学合作
                            培养体系
                            连续谱
                            卓越工程师培养
                            工程管理者
                            学科逻辑
                            人才培养目标
                            惯性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建筑工程的新型激励合同设计原理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赵宏良
                
            
- 
                    机构
                    
                            宁波德威会计师事务所
                    
                
- 
                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4期56-57,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管理者开始强调在实践中尽可能的运用激励原理达到工程建设的各方关系最优化,这便要求有对该原则和相关技术的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从国外激励理论的最前沿出发,论述了动机和激励合同的关键特征,指出激励的安排必须调整到和客户方(建设方)与承包者的需求一致,合理地分担风险。
                        
                    
            
-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激励合同
                            工程管理者
                            激励机制
                            成本激励
                    
                
- 
                    分类号
                    
                            
                                
                                    F416.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