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资源与培养方式——基于部分省属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建如 张守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38,共5页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类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成为关注焦点。行业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这类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基于中部地区省属行业高校的田野调查,分析了省属行业...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类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成为关注焦点。行业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这类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基于中部地区省属行业高校的田野调查,分析了省属行业高校工程硕士生教育如何受高校所拥有的校外培养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属行业高校所拥有的行业资源、地方资源越多,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保持的关系越密切,产教融合程度越高,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与工学硕士生的培养方式区分度越大;反之,高校拥有的行业资源和地方资源越少,产教融合程度越低,工程硕士生与工学硕士生培养方式的区分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生教育 资源基础 培养方式 行业高校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如何深度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新雨 梁晓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共6页
聚焦当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工程实际相脱节、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生的积极性不高、工程硕士生校企联合培养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突出问题,以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取得显著成效的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作为案例,总结促... 聚焦当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工程实际相脱节、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生的积极性不高、工程硕士生校企联合培养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突出问题,以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取得显著成效的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作为案例,总结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先进举措,即征集与对接企业工程实践项目确保工程硕士生围绕真问题开展研究,通过资源投入调动多元主体深度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校企联合培养过程,通过对培养环节的督导保障工程硕士生在企业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程硕士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佛山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义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8-20,共3页
为了科学地构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工程硕士生自身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基地培养的特点,独创了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学习的校企互动,科学研究的校企互补,素质养成的校企互促。同时认... 为了科学地构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工程硕士生自身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基地培养的特点,独创了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学习的校企互动,科学研究的校企互补,素质养成的校企互促。同时认为,要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硕士,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生培养 工程硕士培养 工程硕士生 互动模式 学术环境 创新培养模式 知识广度 学术素养 学位授予 周远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视域下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屈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178-179,共2页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有着极为广泛的人才市场需求,应该通过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更多的工程建设人才。文章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化作用,以及培养体系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 工程硕士生 工学结合 实践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斌 张乐乐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工程硕士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得到显著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71所高校开始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美两国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生源、课程设置和论文要求三个方面。美国工程硕士生培养对我国工程硕士教... 工程硕士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得到显著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71所高校开始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美两国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生源、课程设置和论文要求三个方面。美国工程硕士生培养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二是复合型人才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三是优化工程硕士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生培养 工程教育 专业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被引量:23
6
作者 仇国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3,共3页
作者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力图促进这种新规格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熟 。
关键词 硕士生 工程硕士生 培养质量 质量标准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社会需要加强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尧君 姜茂发 +1 位作者 施月循 王文忠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2-93,共2页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学科是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国家重点学科。至1997年,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30余名。1991年与鞍钢联合创办了工程硕士班,1995年9月全部通过了论文答辩。目前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第一线的业...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学科是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国家重点学科。至1997年,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30余名。1991年与鞍钢联合创办了工程硕士班,1995年9月全部通过了论文答辩。目前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第一线的业务领导、行政干部、管理人才。正为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生 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及评价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文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3,共2页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明了我国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前进方向。国家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了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工程硕士生、博士生在选拔机制、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充分结合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和...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明了我国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前进方向。国家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了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工程硕士生、博士生在选拔机制、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充分结合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优势,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更宽专业领域、更强创新意识、更加开阔视野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生 人才资源优势 卓越工程 工程技术 培养模式 选拔机制 评价标准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9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140,共1页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 长安大学是隶属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16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37人,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实验师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 高级实验师 公路交通 管理工程 硕士学位 大学建筑 教学指导 工程硕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