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解苯丙氨酸的工程益生菌构建及其喂养苯丙酮尿症小鼠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马欣 付加芳 +2 位作者 林赓 张佩佩 曹广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81,共7页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低蛋白饮食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而采用工程益生菌治疗尚处于研发阶段。为了探究工程益生菌对PKU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基于大肠埃希菌Nissle 1917(EcN)菌株,构建了一株表达...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低蛋白饮食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而采用工程益生菌治疗尚处于研发阶段。为了探究工程益生菌对PKU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基于大肠埃希菌Nissle 1917(EcN)菌株,构建了一株表达苯丙氨酸裂解酶的工程益生菌EcN-PAL。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在EcN中导入经优化设计的苯丙氨酸裂解酶基因,并通过体外降解实验和小鼠喂养实验验证其功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工程益生菌EcN-PAL成功表达苯丙氨酸裂解酶,并且可降解苯丙氨酸和有效降低PKU小鼠的血液苯丙氨酸浓度。该研究成功构建的工程益生菌EcN-PAL对苯丙氨酸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动物实验证实可有效治疗PKU小鼠,为用于PKU患者的益生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λ-Red同源重组系统 工程益生菌 苯丙氨酸降解 苯丙酮尿症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叶忠明 李琬仪 +3 位作者 且华敏 余青婷 帅戟 王远微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38-42,共5页
工程益生菌是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是对原有益生菌性能的改良。随着基因编辑工具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益生菌的工程改造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本文主要论述近年来工程益生菌的构建方法,基因重组技术在工程益生菌中的应... 工程益生菌是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是对原有益生菌性能的改良。随着基因编辑工具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益生菌的工程改造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本文主要论述近年来工程益生菌的构建方法,基因重组技术在工程益生菌中的应用,工程益生菌在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新型工程益生菌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益生菌 基因重组 抗炎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益生菌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细胞工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浩然 贾敏君 +2 位作者 张健 祁庆生 王倩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3-533,共1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益生菌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逐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其用途已被大众熟知并且接受,而利用合成生物学对益生菌进行改造后得到的工程益生菌也已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下一代活性治疗药物,经过改造后得到的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益生菌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逐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其用途已被大众熟知并且接受,而利用合成生物学对益生菌进行改造后得到的工程益生菌也已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下一代活性治疗药物,经过改造后得到的工程益生菌可针对特定疾病发挥其独特作用,例如,在肠道菌群微环境、代谢性疾病的监测以及肿瘤靶向治疗等方面已广泛应用。此外,随着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出色作用和益生菌的功能,其微生物代谢特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不仅能产生有机酸、胺类、维生素等多种产物,还能改善发酵食品口味,增加产品营养,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对经过改造后的工程益生菌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合成生物学 工程益生菌 疾病监测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现状
4
作者 蔡育诚 吴灌原 +3 位作者 杨海冬 方一诺 陈志胜 詹小舒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1-2114,共14页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普及,细菌性疾病频发和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为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探索绿色高效的“减抗替抗”养殖模式显得尤为迫切。益生菌作为一类能在...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普及,细菌性疾病频发和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为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探索绿色高效的“减抗替抗”养殖模式显得尤为迫切。益生菌作为一类能在宿主体内定植并产生有益影响的活体微生物,其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益生菌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益生作用,包括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生成短链脂肪酸、竞争性抑制病原菌以及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有效减少养殖业对抗生素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动物的健康水平,为解决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替代方案。然而,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益生菌的安全性、稳定性、市场监管的缺乏,以及菌株更新筛选的效率低下等问题。作者对目前常见的益生菌种类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并深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未来研究应聚焦于解决上述问题,以推动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有望为解决抗生素滥用和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免疫功能 畜禽养殖 工程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的功能基因导入和基因编辑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根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93-1603,共11页
益生菌已经在临床和食品领域应用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获得人们的认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采用益生菌作为载体进行基因导入或基因编辑,这些遗传改造的益生菌一部分已经作为新的药品或疫苗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携带功能基... 益生菌已经在临床和食品领域应用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获得人们的认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采用益生菌作为载体进行基因导入或基因编辑,这些遗传改造的益生菌一部分已经作为新的药品或疫苗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携带功能基因的益生菌定殖于肠道进行表达和缓慢释放,这类益生菌作为活体药物获得益生菌和功能基因的双重功效,可用于治疗某些疑难病症。携带蛋白质抗原基因的益生菌定殖于肠道进行表达,可诱导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是一条更安全的口服疫苗途径。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Cas)以其高效与便捷性推动了益生菌基因编辑的发展。这篇综述介绍了CRISPR-Cas9操作系统在益生菌方面的应用。对传统遗传操作较难的益生菌采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编辑,使其基因敲除和基因突变,基因敲入和基因调控等更为简单、高效和易操作。这些CRISPR/Cas9、CRISPRa和CRISPRi技术在益生菌的基因表达调控和代谢工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医药、食品以及工业等相关重要产品的获得。本文总结了益生菌基因导入和基因编辑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相关应用,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基因导入 基因编辑 疫苗 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CRISPR相关蛋白 CRISPR干扰 CRISPR激活 遗传工程改造益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肠道微生态疗法研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梦学 王丽娜 黄鹤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1期35-52,共18页
肠道菌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工业化世界的发展加速了对肠道菌群研究从“传统结构”向“工业结构”的转变,而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已成为解决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播难题的核心策略之一。然而,目前开发的靶向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 肠道菌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工业化世界的发展加速了对肠道菌群研究从“传统结构”向“工业结构”的转变,而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已成为解决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播难题的核心策略之一。然而,目前开发的靶向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传统微生态疗法,如益生元疗法、益生菌疗法和粪菌移植疗法,只有少数被用于临床多发难治性重大慢病的防治,且出现了可控性差、菌群遗传背景不清晰等安全问题。合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迭代发展推动了新型微生态药物的研发,成为对重大慢病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的关键。本文首先以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为切入点,回顾了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设计构建工程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工程益生菌为核心的微生态疗法在上述重大慢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考虑到单一工程益生菌的负荷和抗干扰能力等问题,本文还提出了利用工程益生菌构建人工合成肠道菌群开发新一代微生态疗法的设想,分析了这一过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工程益生菌和人工合成肠道群落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提供借鉴,从而推动新型微生态药物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慢性疾病 微生态疗法 益生 益生 移植 工程益生菌 人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