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工程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林荣 王磊 苏志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53-2158,共6页
以往泥石流易损性评价主要针对经济、社会、物质和环境的易损程度,未见关于工程基础设施易损程度评价。为此,以枝柳铁路卓福隧道遭受泥石流灾害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工程易损性的概念,根据隧道承灾特点和泥石流致灾特征,系统分析了隧道的... 以往泥石流易损性评价主要针对经济、社会、物质和环境的易损程度,未见关于工程基础设施易损程度评价。为此,以枝柳铁路卓福隧道遭受泥石流灾害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工程易损性的概念,根据隧道承灾特点和泥石流致灾特征,系统分析了隧道的地质选址、工程设计、隧道施工、运营维护以及泥石流致灾因子对隧道工程易损程度的影响,确定了工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工程易损性的评估方法。并以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行性,为泥石流地区隧道工程防治等级确定和隧道承灾能力评估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工程易损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 隧道工程 承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危害桥隧工程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林荣 陈舒阳 曹禄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42-2650,共9页
为将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价由宏观价值评判提升至可为工程服务,曾提出了基于结构损毁程度评判的工程易损性概念。然而,诸如桥隧工程在遭受泥石流危害时,仅靠结构损毁程度无法正确判定实际灾情,会导致对功能完全损失而结构受损较轻的受灾工... 为将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价由宏观价值评判提升至可为工程服务,曾提出了基于结构损毁程度评判的工程易损性概念。然而,诸如桥隧工程在遭受泥石流危害时,仅靠结构损毁程度无法正确判定实际灾情,会导致对功能完全损失而结构受损较轻的受灾工况"轻"判、功能尚可而结构损毁较重的受灾工况"重"判。鉴于此,在原有结构损毁程度评判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承灾特征、线路规格、恢复成本等桥隧工程使用功能的影响因素,形成了既关注"结构损毁",又重视"功能损失"的泥石流危害桥隧工程易损性评价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单一结构评判的不足,与现场灾情更为相符。这丰富并发展了工程易损性评价的内涵,使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合理,对正确预判或验证桥隧工程遭受泥石流危害受灾情况,合理妥善地准备或及时准确地启动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工程易损性 桥隧工程 结构损毁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易损性灾变论的高铁路基服役状态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舒阳 曹禄来 姚永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5-1654,共10页
传统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的有损检测不宜用于高铁无砟轨道,而以轨检车为代表的无损检测物理意义不明确,难以定性路基病害或预测其变化趋势。鉴于高铁路基易受工后沉降及运营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类似于工程承灾模型,故以灾变论为基础,引入工... 传统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的有损检测不宜用于高铁无砟轨道,而以轨检车为代表的无损检测物理意义不明确,难以定性路基病害或预测其变化趋势。鉴于高铁路基易受工后沉降及运营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类似于工程承灾模型,故以灾变论为基础,引入工程易损性理念。分别将运营环境与路基自身属性类比为致灾体、承灾体,将常规轨检车动检与工后沉降监测、外部运营环境调查相结合,采用可拓物元分析法为计算模型,提出高铁路基服役状态评价新方法,并依托沪宁城际铁路典型区段展开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工程易损性理念后,实现了基于统计学意义、工学机理与工程地质环境的高铁路基状态“三位一体”综合评判,有助于反映其瞬时性状、病害成因及发展趋势,较传统方法更为全面合理。该方法可为高铁路基服役状态的提前预判与及时响应,以及铁路部门运营方案调整及养护维修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路基 服役状态 工程易损性 工后沉降 轨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堤遭受泥石流灾害的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谷丰宇 徐林荣 李永威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开展导流堤易损性研究,为泥石流地区防治工程等级的划定和导流堤防灾减灾能力的判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以雅泸路雀儿沟导流堤遭受的泥石流灾害为工程背景,参照有关易损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导流堤易损性的概念。结合泥石流致灾特征和... 开展导流堤易损性研究,为泥石流地区防治工程等级的划定和导流堤防灾减灾能力的判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以雅泸路雀儿沟导流堤遭受的泥石流灾害为工程背景,参照有关易损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导流堤易损性的概念。结合泥石流致灾特征和导流堤承灾时的特点,建立泥石流危害作用下导流堤的工程易损性评价方法,并利用所提出的组合层次法处理指标权重问题。采用该评价方法对雀儿沟导流堤进行易损性评价,结果为高度易损性,说明该导流堤工程的整体运行情况较差,防护能力较低,需要及时对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保证其能够正常服役。评价结果与现场实地调查情况和定量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导流堤 工程易损性 防灾减灾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柳线卓福隧道泥石流成灾特点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辛彬 苏志满 徐林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8-50,共3页
针对卓福隧道泥石流的成灾特点,提出了隧道泥石流的减灾对策,即加强隧道洞口坡面泥石流危险源的识别,以及隧道遭遇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易损性评价分析,积极采取隧道洞口斜坡的坡面排水措施及必要的灾前防御工程措施。
关键词 枝柳线 隧道 坡面泥石流 工程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