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 被引量:4
1
作者 岳欣云 董宏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现象学技术哲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教育技术活动的第三种思路。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实事本身,具体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 现象学技术哲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教育技术活动的第三种思路。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实事本身,具体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中除了个体建构、社会建构之外,还有技术建构的因素,要从信息化高度重构教育技术问题,关注教育技术转移中的文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 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 现象学技术哲学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9,共4页
本文对教育技术领域中存在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哲学观及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并试图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 ,阐述对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认识 ,从而对教育技术的本质进一步界定。
关键词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教育技术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时代教育哲学的技术观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润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4,92,共7页
在教育哲学看来,技术不仅指名词意义上的各种教育技能、技巧、方法与手段以及各种物化的工具、设备与信息媒介系统等,而且意味着动词意义上的技术过程,是名词意义上的技术对教育的解蔽、敞亮与构造,是“进行教育的技术”,表现为教育者... 在教育哲学看来,技术不仅指名词意义上的各种教育技能、技巧、方法与手段以及各种物化的工具、设备与信息媒介系统等,而且意味着动词意义上的技术过程,是名词意义上的技术对教育的解蔽、敞亮与构造,是“进行教育的技术”,表现为教育者为了育人运用知识、技能凭借各种工具、媒介技术传授系统知识、培育学生情感、磨砺学生意志与健美学生身体的过程,它具有育人性、情感性与艺术性等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教育技术至少可分为本源技术与介入技术,“硬”技术与“软”技术,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教育哲学技术观的践行则需秉承教育初衷,为技术“立心”;提升技术素养,将硬技术“软化”;达成人机协同,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技术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取向的技术观及其对学校技术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9-175,共7页
技术观是指人们对技术问题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教育者不同的技术观能导致不同的技术教育实践取向。文章以米切姆的技术哲学框架为基础,阐述作为人工物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和作为意志的技术的技术观。在此基础上,通过... 技术观是指人们对技术问题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教育者不同的技术观能导致不同的技术教育实践取向。文章以米切姆的技术哲学框架为基础,阐述作为人工物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和作为意志的技术的技术观。在此基础上,通过经验总结和抽象,探讨了体现不同技术观的学校技术教育形态,包括“示范—模仿”的工具型技术教学、“讲授—应用”的知识型技术教学、“试验—设计”的改进型技术教学和“探究—创新”的发展型技术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技术 技术素养 技术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上)——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 被引量:116
5
作者 桑新民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并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教的内容、形式、功能、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我国电教工作者迫切需要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有运用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 技术哲学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下)——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 被引量:22
6
作者 桑新民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2,42,共4页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并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教的内容、形式、功能、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我国电教工作者迫切需要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有运用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 技术哲学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兼论教育领域的技术观 被引量:6
7
作者 颜士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0-26,32,共8页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可以重新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及人的发展的关系。从人类学视野关注人类体内进化、社会人进化以及后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技术发展是推动人类进化的主因,这种认识从本体论上超越了技术"人之外"的界定方式;而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论述,为阐释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深刻内涵提供了认识论上的营养。以此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正确解读"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内涵,以及合理澄清两者遭遇诟病的症结。由此我们认为,人与社会的"技术化"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从来就没有外在于教育。以此技术观为出发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可以梳理出"修旧如旧"和"以旧换新"两种实践形式。"修旧如旧"是落后技术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只有"以旧换新"才能逐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教育 人的发展 技术 技术 人类学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支持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基元论 被引量:4
8
作者 颜士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在广泛考察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实例的基础上 ,对技术支持教育这一哲学命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进而以科学的技术观为哲学基础 ,提出教育基元论的构想 ,试图诠释技术支持教育的深刻含义。文章简明介绍了教育基元论的哲学基础 ,并就基元的... 本文在广泛考察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实例的基础上 ,对技术支持教育这一哲学命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进而以科学的技术观为哲学基础 ,提出教育基元论的构想 ,试图诠释技术支持教育的深刻含义。文章简明介绍了教育基元论的哲学基础 ,并就基元的概念、特点、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基元论 教育哲学 教学内容 标准化考试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之技、艺、道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周周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8,共7页
教育技术之技、之艺、之道 ,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与密切深刻的关联度。文章首先对技、艺、道的“源”和“流”作了系统的探索 ;之后 ,分别就教育技术之技、教育技术之艺、教育技术之道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旨在正确构建教育技术的技术观。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技术 美学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技和教育的哲学断想
10
作者 毛庆忠 华长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和教育 国有大中型企业 马克思主义科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然科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 被引量:4
11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9-49,共1页
8月9日,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成果《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 8月9日,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成果《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信息化 发展报告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 数字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能统一观”与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12
作者 鲁振宝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3年第4期65-69,共5页
在科学技术迅猛向前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使命已经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这里指的是书本知识),而把对学生的智力与技能的培养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因此,现代工科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同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结合起来统一... 在科学技术迅猛向前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使命已经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这里指的是书本知识),而把对学生的智力与技能的培养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因此,现代工科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同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结合起来统一考虑,从而提出了工科教育的“知能统一观”。知能统一观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科教育必然提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教育 科学技术知识 知能 统一 毕业生质量 专业阅读 工程技术人才 晶体管计算机 教育内容 实现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