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生态护坡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昂
秦钏芮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易造成边坡生态退化,影响周边景观,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为探究因工程扰动而导致的植被破坏和生长基质缺失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生态护坡技术来改善建设后河道或边坡等植被退化区域的环境,阐述了工程扰动植被退化区生...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易造成边坡生态退化,影响周边景观,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为探究因工程扰动而导致的植被破坏和生长基质缺失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生态护坡技术来改善建设后河道或边坡等植被退化区域的环境,阐述了工程扰动植被退化区生态护坡的概念、机理、原则及其发展情况,并从植物生长基质特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现有生态护坡技术:人工植草护坡技术、骨架植草护坡技术、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包括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客土喷播植草护坡和植被混凝土喷播护坡)、植生袋护坡技术、框格梁植生袋护坡技术等。结果表明:现有生态护坡技术兼具边坡维稳和景观美学效益,但仍存在局限性和挑战,需将生态护坡技术与植被生长基质特性需求相结合,以实现生态修复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边坡治理
生态护坡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寒高海拔工程扰动区人工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2
作者
丁宝锋
李廷山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本文以青藏高原工程扰动区采用不同技术恢复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植被进行调查,计算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技术恢复条件下人工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生态修复区共出现了16科36属45种植物,其...
本文以青藏高原工程扰动区采用不同技术恢复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植被进行调查,计算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技术恢复条件下人工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生态修复区共出现了16科36属45种植物,其中菊科11属11种,禾本科8属9种,豆科4属5种和蓼科2属2种,其他植物为单属单种;(2)群落中垂穗披碱草、狗牙根的重要值表现最高;(3)三种生态修复技术中,采用客土喷播技术的植被多样性指数最高,且植被的平均株高、总密度和总盖度显著高于采用其他两种生态修复技术的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
区
工程扰动区
人工恢复植被
植物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67
3
作者
赵冰琴
夏振尧
+3 位作者
许文年
杨森
夏栋
王泽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于喷播基材的配方;加固填土类和槽穴构筑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可与植被护坡有机结合,前者在景观设计上的前景较好,后者更适用于裸露岩质山体的生态恢复,可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中乔灌木存活率较低的问题;铺挂类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可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优势,施工简单,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质或软岩质边坡。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生境构筑
分类方法
边坡
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区河流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孔维博
尹亚敏
+4 位作者
彭尔瑞
刘青
毛转梅
陈旺旺
蒋文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5,共5页
工程扰动严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进行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研究选择生态治理后处于自然恢复期的石葵河作...
工程扰动严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进行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研究选择生态治理后处于自然恢复期的石葵河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扰动区不同水位的植被恢复进行季节性监测和实地调查,统计河道边坡植被恢复种类及数量、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经调查统计,常水位以上植被种类为43种,常水位以下只有17种;常水位以上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4,而常水位以下Pielou均匀度指数仅为0.397;常水位以上基本形成乔灌草垂直分布的植被群落结构,常水位以下全部是草本植物。说明水位变化对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有很大影响,水位变化不仅对植被恢复种类和数量有影响,而且还影响植被的生活型和生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植被群落恢复
水位变化
生态河道
山
区
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生态护坡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昂
秦钏芮
机构
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枕沙水电建设管理分公司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002267)
深圳市稳定支持项目(20200812152953002)。
文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易造成边坡生态退化,影响周边景观,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为探究因工程扰动而导致的植被破坏和生长基质缺失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生态护坡技术来改善建设后河道或边坡等植被退化区域的环境,阐述了工程扰动植被退化区生态护坡的概念、机理、原则及其发展情况,并从植物生长基质特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现有生态护坡技术:人工植草护坡技术、骨架植草护坡技术、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包括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客土喷播植草护坡和植被混凝土喷播护坡)、植生袋护坡技术、框格梁植生袋护坡技术等。结果表明:现有生态护坡技术兼具边坡维稳和景观美学效益,但仍存在局限性和挑战,需将生态护坡技术与植被生长基质特性需求相结合,以实现生态修复的长期效果。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边坡治理
生态护坡
生态修复
Keywords
project disturbance area
slope management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TV8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寒高海拔工程扰动区人工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2
作者
丁宝锋
李廷山
机构
甘南州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基金
2023年甘南州自筹经费科技项目(2023JY1SZ003)。
文摘
本文以青藏高原工程扰动区采用不同技术恢复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植被进行调查,计算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技术恢复条件下人工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生态修复区共出现了16科36属45种植物,其中菊科11属11种,禾本科8属9种,豆科4属5种和蓼科2属2种,其他植物为单属单种;(2)群落中垂穗披碱草、狗牙根的重要值表现最高;(3)三种生态修复技术中,采用客土喷播技术的植被多样性指数最高,且植被的平均株高、总密度和总盖度显著高于采用其他两种生态修复技术的植被。
关键词
高寒地
区
工程扰动区
人工恢复植被
植物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alpine areas
project-disturbed
artifici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vegetation structure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U418.9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67
3
作者
赵冰琴
夏振尧
许文年
杨森
夏栋
王泽光
机构
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34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放基金(CKWV2015208KY)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CFA085)
文摘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于喷播基材的配方;加固填土类和槽穴构筑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可与植被护坡有机结合,前者在景观设计上的前景较好,后者更适用于裸露岩质山体的生态恢复,可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中乔灌木存活率较低的问题;铺挂类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可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优势,施工简单,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质或软岩质边坡。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生境构筑
分类方法
边坡
生态修复技术
Keywords
engineering disturbed area
habitat construc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slope
eco-restor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区河流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7
4
作者
孔维博
尹亚敏
彭尔瑞
刘青
毛转梅
陈旺旺
蒋文翠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5,共5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惠民专项计划项目(2016RA024)
云南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9J0134)。
文摘
工程扰动严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进行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研究选择生态治理后处于自然恢复期的石葵河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扰动区不同水位的植被恢复进行季节性监测和实地调查,统计河道边坡植被恢复种类及数量、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经调查统计,常水位以上植被种类为43种,常水位以下只有17种;常水位以上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4,而常水位以下Pielou均匀度指数仅为0.397;常水位以上基本形成乔灌草垂直分布的植被群落结构,常水位以下全部是草本植物。说明水位变化对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有很大影响,水位变化不仅对植被恢复种类和数量有影响,而且还影响植被的生活型和生长型。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植被群落恢复
水位变化
生态河道
山
区
河流
Keywords
engineering disturbance zone
vegetation community restoration
water level change
ecological river
mountain river
分类号
TV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生态护坡技术比较研究
李昂
秦钏芮
《水利水电快报》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寒高海拔工程扰动区人工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丁宝锋
李廷山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赵冰琴
夏振尧
许文年
杨森
夏栋
王泽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区河流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的影响研究
孔维博
尹亚敏
彭尔瑞
刘青
毛转梅
陈旺旺
蒋文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