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预测的非等时距GM(1,1)模型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寒梅 唐益群 +2 位作者 严学新 王建秀 卢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98-400,共3页
大规模城市建设诱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软土地区地面沉降新的制约因素。本文针对上海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特点,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并用工程实测数据进行检验,得到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研究结果对预测和... 大规模城市建设诱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软土地区地面沉降新的制约因素。本文针对上海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特点,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并用工程实测数据进行检验,得到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研究结果对预测和控制软土地区由建筑物群引起的地面沉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工程地面沉降 非等时距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区建筑密度与地面沉降关系分析 被引量:61
2
作者 严学新 龚士良 +3 位作者 曾正强 俞俊英 沈国平 汪铁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1-25,共5页
工程建设逐渐成为上海近年来新的地面沉降制约因素。本文选择 4个典型的高层建筑及多层建筑密集区段 ,分析了建筑密度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探讨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建筑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工程性地面沉降同步增长 ,集中建设较分散建... 工程建设逐渐成为上海近年来新的地面沉降制约因素。本文选择 4个典型的高层建筑及多层建筑密集区段 ,分析了建筑密度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探讨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建筑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工程性地面沉降同步增长 ,集中建设较分散建设、新区建设较旧城改造、高层建筑较多层建筑地面沉降效应明显。建筑密度越大 ,建筑容积率越高 ,地面沉降越显著。城市规划宜选择低密度、低容积率的建设模式 ,降低建筑高度、扩大建筑间距。提出了沉降控制条件下适宜的建筑容积率应在 0 9~ 1 2之间 ,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决策性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地面沉降 工程性沉降 建筑密度 建筑容积率 沉降控制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理论的高层密集建筑群最佳建筑容积率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寿鹏 唐益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49-2356,共8页
基于地基土的流变性质,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密集高层建筑群地面沉降模型,考察不同建筑容积率条件下桩筏基础中桩基受力变化及区域地面沉降规律等。模拟结果表明:与单栋建筑物情况相比,桩筏基础中各桩的力学性质均受其他建筑物的影响,各... 基于地基土的流变性质,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密集高层建筑群地面沉降模型,考察不同建筑容积率条件下桩筏基础中桩基受力变化及区域地面沉降规律等。模拟结果表明:与单栋建筑物情况相比,桩筏基础中各桩的力学性质均受其他建筑物的影响,各桩位置的差异造成各桩身应力叠加效应和桩侧摩阻力的差异;密集建筑群的最大影响范围随建筑层数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沉降处仍为建筑物自身;在控制地面沉降的条件下,最佳建筑容积率的取值范围为0.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面沉降 流变 建筑容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