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微生物防治研发进展及在水产养殖中开发前景分析
1
作者 艾晓辉 李声平 董靖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共7页
抗生素以其廉价和一定有效性,依然是全球疾病治疗的首选。如今,我国抗生素使用量占亚太地区所有国家使用量的50%以上,其中在水产养殖的用量不容忽视,耐药性问题已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治疗替代策略在学术界一直颇... 抗生素以其廉价和一定有效性,依然是全球疾病治疗的首选。如今,我国抗生素使用量占亚太地区所有国家使用量的50%以上,其中在水产养殖的用量不容忽视,耐药性问题已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治疗替代策略在学术界一直颇受关注,然而,天然药物在体内的治疗过程存在稳定性差、特异性低、给药剂量难以把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天然药物开发失败或优化后成本过高。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逐步揭示了微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执行机制和合成途径,促进了“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开发。目前,已报道大量工程化微生物被赋予有效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性能,本综述回顾了工程微生物在诊断和治疗炎症、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工程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开发前景和安全性,为水产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 水产养殖 工程微生物 疾病治疗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阎松 郭海燕 +2 位作者 柳志刚 孙红 于华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论述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支...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论述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及其对应目标的权重分配。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课程改进措施,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反馈机制。课程改进后的最近一轮授课成效表明,该体系能够有效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可以依据反馈结果提升教学质量,为新工科及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课程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工程微生物 课程目标 达成评价 成果导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间发生的自然遗传转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琪 陈向东 +1 位作者 谢志雄 沈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将两株具有不同遗传标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后进行短时间混合静置培养 ,经选择平板筛选、DNaseI敏感性试验、质粒检测和产蛋白酶活性检测 ,发现两菌株之间可通过自然遗传转化进行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 将两株具有不同遗传标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后进行短时间混合静置培养 ,经选择平板筛选、DNaseI敏感性试验、质粒检测和产蛋白酶活性检测 ,发现两菌株之间可通过自然遗传转化进行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交换。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遗传转化可在细胞间进行 ,这对揭示微生物群居的自然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细胞间的DNA转移 ,以及正确评估遗传工程微生物(GEMs)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工程微生物 细胞间 自然遗传转化 重组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0
4
作者 邵继海 魏祥东 +2 位作者 周细红 铁柏清 李宗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传统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是一些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灌输式被动教学,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极大的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为目... 传统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是一些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灌输式被动教学,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极大的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为目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总结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被引量:7
5
作者 阮琴 金杨 张萍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中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并从设计项目的布置,设计方案的撰写,可行性论证及竞标、中标方案的实施、答辩与考核等方面介绍项目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设计性实验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项目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艳 胡洪营 +2 位作者 陆韻 杨宏伟 左剑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7-219,共3页
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相结合,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表明,通过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的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而... 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相结合,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表明,通过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的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且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技术,在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等方面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研究型实验项目 科研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鲍立宁 凌琪 王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应用"层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并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的改革,体现该教学模式的层次递进和系统全面的特点。实践表...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应用"层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并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的改革,体现该教学模式的层次递进和系统全面的特点。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增强该课程的实践功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还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层次一体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2
8
作者 杨朝晖 曾光明 +1 位作者 刘云国 杨霞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3期45-47,共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大背景下,结合专业课学时相对减少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大背景下,结合专业课学时相对减少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考核方法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微”综合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建恒 马玉欣 +1 位作者 霍元子 王丛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50-252,共3页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发创新性"三微"综合教学模式,即采用拍摄课程微宣传片、制作微课、利用微信平台,有的放矢地...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发创新性"三微"综合教学模式,即采用拍摄课程微宣传片、制作微课、利用微信平台,有的放矢地解决课程难点重点、实现即时交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优化了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微宣传片 微课 微信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阎松 郭祯 +1 位作者 顾晓洁 董学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探索,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课程改革成效。课程考核采用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考核,使...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探索,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课程改革成效。课程考核采用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考核,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使其关注学科前沿,具备基本的科研理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的实施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6163-16164,16167,共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知识点繁多而分散,概念抽象而难以理解,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微生物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金华 唐赟 宋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23-24,共2页
针对环境微生物学传统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社会需要,分析从构建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体系、贴近现实生活、关注前沿、开设综合性实验和灵活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实验课程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因工程微生物及其安全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悦 李青超 +5 位作者 兰英 赵秀梅 刘洋 王立达 闫锋 韩业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22-126,136,共6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的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被不断深入研究,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风险评价在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分析及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对农业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分类,包括...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的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被不断深入研究,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风险评价在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分析及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对农业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分类,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杀虫微生物、防病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肥料及其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同时从基因工程微生物自身特点、基因转移、扩散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安全性风险进行综述;另外也从受体微生物、基因操作过程及对基因改造后遗传工程菌的安全性风险评价方面开展了讨论,以期为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微生物 安全性风险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工程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大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3,共3页
近年来各类遗传工程微生物(Genetically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令人瞩目的发展是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遗传工程微生物农药的研究正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走向产业化。现将国内外有关发展动向作一简单介绍。1 ... 近年来各类遗传工程微生物(Genetically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令人瞩目的发展是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遗传工程微生物农药的研究正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走向产业化。现将国内外有关发展动向作一简单介绍。1 具有杀虫作用的工程微生物1.1 复合苏云金杆菌(Bt)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因能产生伴胞晶体-δ内毒素而对数百种农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工程微生物 微生物农药 杀虫作用 抗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微生物合成苯丙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福星 杜云平 +2 位作者 黄远斌 周荷田 刘建忠 《合成生物学》 2020年第3期337-357,共21页
苯丙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含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酸,包括苯丙烯酸类和苯乳酸类化合物。许多苯丙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菌、增强免疫力、抗癌、抗病毒、抗炎、降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生物学活性,广泛应用于食... 苯丙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含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酸,包括苯丙烯酸类和苯乳酸类化合物。许多苯丙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菌、增强免疫力、抗癌、抗病毒、抗炎、降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生物学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香料、化妆品、农业等领域。苯丙酸类化合物是经由莽草酸合成途径合成的苯丙氨酸或酪氨酸衍生物。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成功构建了一些微生物以合成苯丙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此,本文系统综述了工程微生物合成苯丙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进展,包括肉桂酸、苯乙烯、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烯、对香豆酸-莽草酸、咖啡酸、绿原酸、3,4-二羟基苯乙烯、阿魏酸、姜黄素、左旋多巴、苯乳酸、对羟基苯乳酸、丹参素和迷迭香酸。其后,归纳了应用于微生物合成芳香化合物的主要合成生物学策略。最后,对合成苯丙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工程微生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合成苯丙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人工微生物的创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微生物 苯丙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 生物合成 菌种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少恒 陶建军 +2 位作者 周诗彪 杨基峰 胡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25-128,共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以湖南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明确课程定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需明确该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微生物学,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以湖南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明确课程定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需明确该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微生物学,教师在授课中应将微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实践相结合。其次,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授课中应注意通过合理使用教具、引入热点问题以及善于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力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也应注意促进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独操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 课程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研能力综合提升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及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孟凡刚 黄越 赵姗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及实验》是环境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个为期较长的教学改革计划,借助科研资源将理论授课与实践以及研究性实(试)验相融合,系统训练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通过这一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及实验》是环境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个为期较长的教学改革计划,借助科研资源将理论授课与实践以及研究性实(试)验相融合,系统训练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通过这一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多数参与的本科生获得了科研项目资助,部分学生获批了国家专利。总体上,这一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科研型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科研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工程微生物
18
作者 吴南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8-8,共1页
在南卡罗来纳的田间试验中,跟踪和监测释放到环境中的遗传工程微生物的能力已经成功地得到证明。 去年十一月,lemson大学的科学家开始田间试验Monsanto公司建造的遗传工程微生物。在试验中,接种遗传工程细菌的数行小麦种植在未种的... 在南卡罗来纳的田间试验中,跟踪和监测释放到环境中的遗传工程微生物的能力已经成功地得到证明。 去年十一月,lemson大学的科学家开始田间试验Monsanto公司建造的遗传工程微生物。在试验中,接种遗传工程细菌的数行小麦种植在未种的小麦旁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工程微生物 Monsanto 小麦种植 田间试验 南卡罗来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山都公司得到环境保护署的许可进行遗传工程微生物的田间试验
19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10期28-29,共2页
在这项研究试验中,公司与美国农业局和华盛顿州立大学合作,评价可抗小麦全枯病 (一种侵袭植物根,并引起干腐和过早死亡的真菌病害)的一种天然微生物的抗真菌活性。对孟山都公司的遗传工程微生物追踪系统的小规模田间试验是于1987年11月... 在这项研究试验中,公司与美国农业局和华盛顿州立大学合作,评价可抗小麦全枯病 (一种侵袭植物根,并引起干腐和过早死亡的真菌病害)的一种天然微生物的抗真菌活性。对孟山都公司的遗传工程微生物追踪系统的小规模田间试验是于1987年11月在 Clemson大学进行的。第一阶段18个月试验的最新收获结果成功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工程微生物 环境保护署 孟山都公司 田间试验 小麦根 追踪系统 抗真菌活性 华盛顿州 工程 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红云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3期306-308,共3页
指出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该课程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生物处理及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认识、应用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的一门重要课程。为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理解和兴趣,以... 指出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该课程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生物处理及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认识、应用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的一门重要课程。为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理解和兴趣,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贵州民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