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FBG传感测量的旋翼动载荷工程建模与试飞验证
1
作者 张宏林 程卫真 夏品奇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为了应用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网络飞行实测直升机旋翼动载荷,综合分析旋翼桨叶的载荷与应变,以及FBG传感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桨叶表面的FBG传感网络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FBG应变测量的工程建模... 为了应用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网络飞行实测直升机旋翼动载荷,综合分析旋翼桨叶的载荷与应变,以及FBG传感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桨叶表面的FBG传感网络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FBG应变测量的工程建模方法和校准试验方法。以单项加载试验建立模型,复合加载试验验证模型,验证分析给出最大的载荷相对误差为3.83%,优于5%的飞行实测工程要求。使用FBG传感器和应变计等2种不同传感器,完成直升机旋翼动载荷对比试飞,测量结果在时域和频域都可以相互验证。试飞结果表明:FBG传感网络测量结果正确有效,基于分布式FBG传感测量的旋翼动载荷工程建模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FBG传感测量 桨叶 动载荷 工程建模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土建工程建模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3-136,共4页
[目的]从采用Revit软件对地铁车站进行建模出发,探索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地铁车站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介绍了BIM技术的主要应用功能。以深圳某地铁车站土建工程为案例,介绍了相关软件在地铁车站设计建模过程中的应用:利用Revi... [目的]从采用Revit软件对地铁车站进行建模出发,探索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地铁车站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介绍了BIM技术的主要应用功能。以深圳某地铁车站土建工程为案例,介绍了相关软件在地铁车站设计建模过程中的应用:利用Revit软件创建模型;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利用漫游动画功能模拟施工进度;使用Enscape插件生成模型渲染图;将模型导入SketchUp软件进行场景适配,模拟工程落地情况。[结果及结论]在地铁车站土建工程建模中应用BIM软件,可以提升设计速度、视觉效果、方案可行性等的综合效果。BIM软件应用于地铁车站土建工程建模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工程建模 筑信息 漫游动画 施工进度 型渲染 场景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建模下过程控制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中良 高潮 +1 位作者 周先波 方清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针对过程控制中工程化建模方法 ,得到的对象模型为传递函数形式 ,而目前的研究是化为状态空间表示 ,因而迭代学习算法及收敛性条件是以矩阵的形式表示 ,不太适合于实际应用的事实。文章用时频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设定值变化下的迭代学习算... 针对过程控制中工程化建模方法 ,得到的对象模型为传递函数形式 ,而目前的研究是化为状态空间表示 ,因而迭代学习算法及收敛性条件是以矩阵的形式表示 ,不太适合于实际应用的事实。文章用时频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设定值变化下的迭代学习算法 ,并以系统参数形式地给出几种学习算法的收敛性定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收敛性 工程建模 连续学习算法 传递函数 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测试工程建模平台的设计方法
4
作者 付莹 黄晓晴 缪永生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2期20-22,41,共4页
随着测试系统从单一的专用系统向多功能的通用开放系统方向发展,测试软件通用性实现方法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设计一套高效的、易于理解的通用测试软件系统成为自动测试领域的迫切需要,为了实现此目的,将重点提出一种测试工程... 随着测试系统从单一的专用系统向多功能的通用开放系统方向发展,测试软件通用性实现方法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设计一套高效的、易于理解的通用测试软件系统成为自动测试领域的迫切需要,为了实现此目的,将重点提出一种测试工程建模平台(test engineering model platform,TEP)的设计方案。此方案的提出能够大大降低在产品测试信息建模时对传统测试人员编程能力的要求,它将会是维修、测试机载产品过程中的重要工具。该平台将应用于四线制电阻阻值的测量实验,并得出相关的实验数据论证TEP建模平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通用测试软件系统 测试工程建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挠性卫星的工程建模方法
5
作者 齐春子 杨保华 +1 位作者 吕振铎 吴宏鑫 《控制工程(北京)》 2001年第4期9-14,共6页
本文以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为背景,探讨了大型挠性卫星的工程建模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混合坐标法的TDRS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结构参数优化的动力分析方法得到整星的动力特性参数。
关键词 工程建模 混合坐标法 跟踪数据 中继卫星 挠性卫星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地理实体工程化建模技术
6
作者 张元杰 田海波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4,共6页
自然资源部提出国家、省、市协同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研制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开展全国范围内多类型、多尺度、多粒度基础地理实体建模是实景三维中国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 自然资源部提出国家、省、市协同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研制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开展全国范围内多类型、多尺度、多粒度基础地理实体建模是实景三维中国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基础测绘实际,提出了开展全国基础地理实体工程化、规模化建模的技术思路,对基础地理实体的概念内涵、内容与分类、尺度与粒度、数据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并介绍了工程化实现的3种主要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中国 基础地理实体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导射流电液伺服阀工程化建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小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5,89,共4页
介绍了偏导射流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先导级射流放大器的工程化数学模型,推导了先导级的阀系数。对该型伺服阀进行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画出了传递函数的特性框图。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了... 介绍了偏导射流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先导级射流放大器的工程化数学模型,推导了先导级的阀系数。对该型伺服阀进行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画出了传递函数的特性框图。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了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分析了位置反馈系数对流量的影响,为该型伺服阀的结构设计和参数匹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导射流 电液伺服阀 工程 MATLAB/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坐标测量的复杂多曲面体反求工程CAD建模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新 柴书彦 +1 位作者 王飞 张晓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7-230,共4页
通过对一外协工件进行仿制性的三坐标测绘和反求工程CAD建模,突出了复杂多曲面体的概念,并给出了复杂多曲面体反求工程中三坐标测量、CAD建模的过程与方法。讨论了三坐标手动点测复杂多曲面体的优势和局限、为提高造型精度所采取的测量... 通过对一外协工件进行仿制性的三坐标测绘和反求工程CAD建模,突出了复杂多曲面体的概念,并给出了复杂多曲面体反求工程中三坐标测量、CAD建模的过程与方法。讨论了三坐标手动点测复杂多曲面体的优势和局限、为提高造型精度所采取的测量措施和逆向工程数据采集技术中的其它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多曲面体 逆向工程 三坐标测量 反求工程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三维重建中数字影像采集基站布设优化
9
作者 徐粒寒 李涛 +4 位作者 徐略勤 张学富 李后荣 赵力国 杨长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358-11366,共9页
为优化无人机影像采集基站布设方式,以提高工程结构三维逆向建模效率。提出了控制参数BHR(breadth height ratio),设置了总计25组对比分析工况;然后设计了一个能够有效模拟实际工程结构三维重建情景的实验,对比了各工况在点定位,移动轨... 为优化无人机影像采集基站布设方式,以提高工程结构三维逆向建模效率。提出了控制参数BHR(breadth height ratio),设置了总计25组对比分析工况;然后设计了一个能够有效模拟实际工程结构三维重建情景的实验,对比了各工况在点定位,移动轨迹和线形变化3类特征测量的误差,从工作效率和模型精度两方面对基站的合理布设方式进行了评估;最后对一个装配式钢框架结构进行三维重建,以验证提出的最优布设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5组工况在3类特征测量中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即误差随着BHR和拍摄距的下降而减小;25组工况的误差变化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拍摄距离>0.8 m的工况绝大多数表现出了负贡献;结合建模时间,综合评估最合理的布设方式为BHR=0.18,H=H_(eff)/2的工况,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所提出的无人机基站布设方式可以在保证三维重建精度的前提下大幅缩减建模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逆向 三维点云 基站布设 拟实验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洛宁县吉家洼金矿工程地质建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海富 王玲 +3 位作者 郭勤强 陈伟华 郎磊 王翊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152,共7页
针对吉家洼金矿工程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的现状,利用Datamine和Leapfrog软件构建了矿区岩性、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实体模型(Wireframe),并将岩性、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定性或定量参数进行标准化赋值,获得矿山工程地质块体模型(Block),为矿山生产... 针对吉家洼金矿工程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的现状,利用Datamine和Leapfrog软件构建了矿区岩性、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实体模型(Wireframe),并将岩性、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定性或定量参数进行标准化赋值,获得矿山工程地质块体模型(Block),为矿山生产提供精细化指导。矿区岩性分为3类,分别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辉绿岩,将空间点岩性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力学参数标准化后赋值,形成岩性块体模型。断层参数指空间点与断层的距离,利用动态椭球体技术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将距离标准化后赋值,形成断层块体模型。节理裂隙块体模型是利用普通克里金法将空间点的节理裂隙密度标准化后赋值而获得。在此基础上,分别赋予地层、节理裂隙和断层权重30%、30%和40%,并将标准化后的数据相加形成工程地质块体模型,用ENZONE字段表示,值为0~100,代表工程地质综合参数从差到优。研究表明:构建的吉家洼金矿工程地质模型显示矿区SN向断裂两侧、断层下盘84800N两侧和上盘85300N两侧的ENZONE值偏低,约60,预示工程地质条件差,后期矿山设计和生产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家洼金矿 工程地质 块体 岩性 断层 节理裂隙 数据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BIM技术应用分析——评《水利水电工程BIM数字化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发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BIM技术是建筑工程行业新兴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与施工管理质量,如今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设施项目,也将BIM技术引入其建设管理当中,以此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水... BIM技术是建筑工程行业新兴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与施工管理质量,如今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设施项目,也将BIM技术引入其建设管理当中,以此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工程BIM数字化应用》一书全面分析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对其在工程建模与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以工程实例对BIM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了简单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 工程建模 基础设施项目 工程设领域 革命性技术 应用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R的剪切—闪光对焊机位置伺服控制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宏文 李扬 +1 位作者 冀海亮 王永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分析了剪切—闪光对焊的工艺过程及各阶段的作用,指出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在保证焊接电压的前提下使待焊工件按给定的位移曲线s=kt2运动,建立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线性二次型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利用AMES... 分析了剪切—闪光对焊的工艺过程及各阶段的作用,指出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在保证焊接电压的前提下使待焊工件按给定的位移曲线s=kt2运动,建立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线性二次型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利用AMES im建模与仿真软件对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分别采用LQR控制与PID控制的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将LQR算法用于"剪切—闪光对焊"中,位置跟踪误差是传统PID控制器的六分之一,更能满足"剪切—闪光对焊"工艺对位置伺服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 位置伺服控制 环境工程系统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履带采矿车行走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光寿 张国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优化海底履带采矿车的行走性能,建立了基于AMESim平台的海底履带采矿车行走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组成液压马达角速度闭环控制系统,对履带速度和马达压力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和试验验证表明,所建立的行走液压系统液压马达具... 为优化海底履带采矿车的行走性能,建立了基于AMESim平台的海底履带采矿车行走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组成液压马达角速度闭环控制系统,对履带速度和马达压力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和试验验证表明,所建立的行走液压系统液压马达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能满足海底履带采矿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履带采矿车 液压系统 PID控制 工程系统仿真高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系统仿真与实验分析
14
作者 周天鹏 牛礼民 +1 位作者 音建华 司铭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9,共8页
为了辅助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开发以及运行参数调控,需要通过构建系统仿真模型进行系统关键参数匹配优化和性能分析评价,从而制定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该文根据燃料电池堆测试台原理拓扑结构确定所需关... 为了辅助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开发以及运行参数调控,需要通过构建系统仿真模型进行系统关键参数匹配优化和性能分析评价,从而制定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该文根据燃料电池堆测试台原理拓扑结构确定所需关键零部件,建立零部件模型并搭建燃料电池测试系统仿真模型,并按照实验要求对系统模型中各零部件进行参数标定;通过模拟仿真对测试系统中关键性能参数输出结果进行预测和评估;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实验数据与建立的模型仿真结果一致性较高,计算所得燃料电池的各项参数指标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大为3.65%。该模型可用于燃料电池测试台的性能研究和控制策略优化,为测试系统开发以及提高燃料电池动态响应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仿真工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测试系统 高级工程建模与仿真平台(AMESim) 型验证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缸径双伸缩立柱内加载液压试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万法 宋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5-79,共5页
为解决Φ500 mm缸径立柱的日常厂内试验和出厂试验问题,介绍了一种大缸径双伸缩立柱卧式内加载试验台。该试验台的增压加载系统,能达到大于乳化液泵压的内加载试验压力,完成被试缸的耐压性能和拉压性能等试验;根据试验系统使用的液压元... 为解决Φ500 mm缸径立柱的日常厂内试验和出厂试验问题,介绍了一种大缸径双伸缩立柱卧式内加载试验台。该试验台的增压加载系统,能达到大于乳化液泵压的内加载试验压力,完成被试缸的耐压性能和拉压性能等试验;根据试验系统使用的液压元件,利用1对液压缸首尾对接,建立了Simhydraulics模型,完成了仿真和实测支撑性能的负载效率曲线绘制;采用Visual C#语言编制数据采集程序,按试验步骤自动采集试验系统的试验数据和自动输出试验报表数据文件等,研究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满足大缸径立柱检验需求,并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伸缩立柱 内加载试验台 负载效率 工程建模 支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轴向柱塞泵仿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锦剑 罗红霞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研究挖掘机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压力、流量特性以及工作过程中出现供油压力不足现象的原因,结合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建立泵体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利用多学科领域工程系统仿真高级建模环境(Advanced Modeling Environment for Simulat... 为研究挖掘机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压力、流量特性以及工作过程中出现供油压力不足现象的原因,结合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建立泵体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利用多学科领域工程系统仿真高级建模环境(Advanced Modeling Environment for Simulation of engineering systems,AMESim)软件,建立泵体各部件及整体仿真模型;经过连续调试、运行,合理配置参数,进行系统仿真;以柱塞泵瞬时流量最优时发动机转速和斜盘倾角参数为基准进行优化,并得到接近恒压力特性的结果.该方法可为实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缩短研发周期,加快产品的市场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工程系统仿真高级环境 流量特性 供油压力 恒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utomatic unified modeling method of geological object and engineering object based on tri-prism(TP)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荣春 李浩 +1 位作者 吴铭飞 王亚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419-1426,共8页
For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 between geological object and engineering object in some fields related to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a unified modeling idea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both advantag... For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 between geological object and engineering object in some fields related to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a unified modeling idea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modeling methods, an automatic unified modeling method of both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objects based on tri-prism(TP) model was presented. Through the lossless correction algorithm of deviated drill holes contained in this method, the real deviated drill holes could be corrected into the equivalent virtual vertical ones. And the correction accuracy ful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unified modeling. With the virtual vertical drilling data, TIN construction of both cover layer and other stratums would be buil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3D geological model. The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data w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3D geological model for achieving unified modeling. For this process, the volume subdividing and restructuring principles were introduced to deal with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gineering object and geological obj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nified model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IN based on constraint information was also applied in this method. At last,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ation of the unified modeling method as well as its relevant key algorithms were verified by specific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of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rism(TP) model unified modeling deviated drill holes correction volume subdividing constraint in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