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城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工程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戴航 晏鄂川 +1 位作者 谭延嗣 柳万里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9,148,共9页
鄂东南通城地区分布着红色和白色两类花岗岩残积土,其物理力学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以通城地区所选取的两类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土工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和三轴剪切等相关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类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鄂东南通城地区分布着红色和白色两类花岗岩残积土,其物理力学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以通城地区所选取的两类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土工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和三轴剪切等相关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类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矿物组成、固结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特性等。结果表明:红色花岗岩残积土细粒组分含量相对较高,为含砂黏土,白色花岗岩残积土为粉土质砂砾;两类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均以石英、长石、云母和高岭石等为主,而红色花岗岩残积土中高岭石的含量相对更高;红色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形态随围压的变化存在转型现象,其固结变化体积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但红色花岗岩残积土的固结变形偏大,路基边坡填土时可优先选用白色花岗岩残积土,以降低路面沉降;两类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参数c、?值与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红色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高于白色花岗岩残积土,且水对红色花岗岩残积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进行路基边坡填土时可选用低含水率的红色花岗岩残积土,以提高边坡的工程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物理力学特性 矿物成分 抗剪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工程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3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圆满结题
2
作者 曾静 盛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9-269,共1页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作为项目依托单位承担的973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近期圆满完成了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工作。
关键词 《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 力学研究所 验收工作 科技部 中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起落架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蕴雯 朱铮铮 +2 位作者 姚雄华 马万琪 薛小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9-975,共7页
以满足民机起落架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使用为目标,结合结构、机构、系统可靠性理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民机起落架安全性分析方法。以某型民机前起落架不能放下或放下未锁定故障模式为例,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当分析结果不满足安全性指标要求时... 以满足民机起落架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使用为目标,结合结构、机构、系统可靠性理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民机起落架安全性分析方法。以某型民机前起落架不能放下或放下未锁定故障模式为例,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当分析结果不满足安全性指标要求时,则需通过安全性灵敏度分析,开展民机起落架的安全性设计改进。该分析方法适用于飞机设计全过程,可指导起落架设计优化,并可为民机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失效模式 可靠性分析 风险分析 安全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 被引量:56
4
作者 彭建兵 马润勇 邵铁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5-549,共15页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及其成生演化的基础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理论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中与构造现象和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二者的研究目的虽然不同 ,但所研究的主...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及其成生演化的基础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理论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中与构造现象和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二者的研究目的虽然不同 ,但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相同的 ,即都是地质构造 ,所研究的又都是地球变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及其各类效应。文中讨论了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之间的基本关系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对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深部构造、浅部构造以及表层构造动力学特征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构造结构面、构造应力场与岩土体稳定性的关系 ;活动构造与工程建筑安全性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崩滑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 工程地质 区域稳定性 岩土体稳定性 工程安全性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断层与工程应用Ⅰ:定义与分类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中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2-947,共26页
中国大陆在新构造时期发育了复杂的活断层体系,工程建设经常面临活断层灾害及其相关风险问题。采用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有助于科学应对或防范工程建设中的活断层相关危害。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中国大陆在新构造时期发育了复杂的活断层体系,工程建设经常面临活断层灾害及其相关风险问题。采用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有助于科学应对或防范工程建设中的活断层相关危害。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以及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与存在问题等,并结合中国活动构造环境和活断层特点,针对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形成了3点主要结论和建议。①活断层定义的本质是“在人类关心的未来断层发生活动的可能性”,建议工程领域采用“工程活断层”定义,即“在工程寿命期内(未来约100年内)可能出现地表活动或发生M≥5.0破坏性地震的断层,尤其是那些在距今约800 ka或约130 ka以来(即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以来)多次活动的断层”,并注意区分“地表活断层”与“地震断层”和重点关注工程寿命期内相对危险的地表断层。②工程领域的活断层分类适合采用最新活动时代和活动强度方案。结合中国活动构造环境和活断层发育特点,建议在工程评价中可将场地区的断层按照活动时代区分为“历史的、晚第四纪(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亚类)、早—中更新世、新构造和不活动断层”5类,按照活动强度分为三大类5个级别:强、中等(包含3个亚类:中—强、中等和中—弱)和弱活动。③工程评价中需正确处理活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关系。活动性强的断层或全新世断层并不意味着在工程寿命期内危险性高。因此,工程勘察中需对近场区及场址内的地表活断层进行危险度分级,其中的高、中危险度活断层才是工程绕避或防范的重点,而非所有活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 地表活断层 工程活断层 危险断层 能动断层 核设施 工程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食品酶制剂的安全特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作为 张立彦 +1 位作者 芮汉明 曾庆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74,134,共4页
介绍用于生产食品酶制剂的微生物的安全性、潜在的产 毒素性、潜在的致病性、工程酶原理及特征,说明建立食 品酶制剂的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并介绍一种新的安全评 价体系。
关键词 食品 酶制剂 基因工程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程地震研究的开拓者——谷德振先生 被引量:1
7
作者 车用太 鱼金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1-716,共6页
系统查阅谷德振先生的生前论著,发现他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而且还是我国工程地震研究的开拓者。早在治淮工程开始就注意工程建设中的地震问题,1959年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后,特别关注工程地震问题,提出了工程区域地震稳定性... 系统查阅谷德振先生的生前论著,发现他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而且还是我国工程地震研究的开拓者。早在治淮工程开始就注意工程建设中的地震问题,1959年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后,特别关注工程地震问题,提出了工程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的科学思路与技术方法,提出了活动断层的新概念,建议把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断裂称为活断层,并提出了从区域构造发展历史出发识别活断层的方法,提出了水库诱发地震是水库水体荷载与沿断裂带库水下渗引起的强度弱化和孔隙压力共同作用的科学观点等。他把上述观点、思路与方法,成功应用到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治理、葛洲坝工程与丹江口工程坝址勘选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 活断层 工程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地壳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柏林 党光明 +3 位作者 崔巍 张永双 董诚 刘建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4-20,共7页
河西走廊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是一个典型的压陷盆地,周边主要活动断裂带有:龙首山南缘活动断裂带、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带、昌马活动断裂带及阿尔金活动断裂带东段。河西走廊南侧是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骤变带,龙首山南缘活动断裂带和... 河西走廊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是一个典型的压陷盆地,周边主要活动断裂带有:龙首山南缘活动断裂带、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带、昌马活动断裂带及阿尔金活动断裂带东段。河西走廊南侧是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骤变带,龙首山南缘活动断裂带和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带巨大的逆冲造就了走廊地区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最大厚度超过3500m~4000m,其中第四系沉积物最厚超过1000m。河西走廊及邻区大地形变强烈,更是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和现今发生了许多破坏性大地震和众多中小地震。从活动断裂带角度考虑,包括与西气东输管线、兰新铁路和312国道以不同角度斜交的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上赤金—宽滩山一带)、嘉峪关断裂带、榆木山断裂带都是现今构造活动性比较强烈的断裂带,它们的活动性包括长期蠕变和瞬间变形,必将对上述工程管线和交通干线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地壳 稳定性 青藏高原 压陷盆地 活动断裂带 西气东输 工程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直剪力学行为的颗粒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泽进 张昌锁 王晨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2-546,共5页
采用颗粒流程序重点研究了岩体结构面直剪力学行为,分析了粘结解绑法和光滑节理接触法模拟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的可行性。颗粒的尺寸和位置随机分布会引入一定的粗糙度,进而造成粘结解绑法结构面剪切过程中产生非实际的应力集中现象;结... 采用颗粒流程序重点研究了岩体结构面直剪力学行为,分析了粘结解绑法和光滑节理接触法模拟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的可行性。颗粒的尺寸和位置随机分布会引入一定的粗糙度,进而造成粘结解绑法结构面剪切过程中产生非实际的应力集中现象;结构面两侧颗粒在剪切过程中容易穿越结构面而引起颗粒间接触模型的不合理设置,使得光滑节理接触法结构面产生非实际应力集中现象,采用结构面相交接触判别法和结构面两侧颗粒组接触判别法解决光滑节理接触法存在的弊端。通过摩擦角为57°的岩体平直结构面在法向应力为3 MPa、5 MPa和7 MPa的直剪模拟与理论值对比分析,验证了结构面两侧颗粒组接触判别法能够真实模拟岩体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工程安全性 岩体结构面 剪切力学行为 颗粒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基因转移 被引量:17
10
作者 欧剑虹 谢志雄 +2 位作者 陈向东 倪丽娜 沈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简要介绍了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由质粒或病毒等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的"直接"水平转移。并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重点阐述远缘生物之间发生的广泛的基因交流,以及... 简要介绍了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由质粒或病毒等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的"直接"水平转移。并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重点阐述远缘生物之间发生的广泛的基因交流,以及其与进化、系统发育和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基因转移 进化 系统发育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风险评价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颜兆林 周经伦 +1 位作者 龚时雨 唐勇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2000年第6期26-29,共4页
简要介绍了概率风险评价(PRA)的发展过程 ,对其基本原理、实施程序及成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其应用发展应着重的几个问题及研究对策。
关键词 概率风险评价 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工程 PR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