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藏铁路可研阶段重大工程地质风险分析
被引量:
47
1
作者
兰恒星
张宁
+9 位作者
李郎平
田乃满
仉义星
刘世杰
林感
田朝阳
伍宇明
姚佳明
彭建兵
周成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41,共16页
川藏铁路作为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沿线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密集的深大断裂、频发的山地灾害等恶劣地质环境特点,工程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地表和地下重大地质安全风险挑战。为深入综合分析川藏铁路可研阶段沿线地...
川藏铁路作为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沿线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密集的深大断裂、频发的山地灾害等恶劣地质环境特点,工程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地表和地下重大地质安全风险挑战。为深入综合分析川藏铁路可研阶段沿线地质风险,定量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基于川藏铁路沿线翔实的时空数据集及资料,采用三维结构建模、数值统计建模、动力建模、时空建模等方法,进行了地表、地下重大工程地质灾害综合定量风险分析。地表工程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宏观上,川藏铁路沿线存在3个地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别是鲜水河断裂带、金沙江断裂带和东构造结地区。由于川藏铁路采用以隧道为主的设计方案,地表地质灾害的风险大大降低。分别建立了活动断裂、岩爆和大变形等风险评估的普适性模型及综合风险分析模型,以易贡隧道为例,对典型重要隧道全线不同段落断裂活动性、岩爆、大变形等典型地下工程地质风险以及综合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川藏铁路沿线的地质灾害、断裂活动、岩爆和大变形等重大工程地质灾害的总体风险等级较高,影响工程安全;定量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指导后续的设计与施工的优化和深化。本研究为川藏铁路可行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同时也为国内外类似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重大
工程
地表
工程地质风险
地下
工程地质风险
定量
风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吉隆沟南北向构造及其工程地质安全制约
2
作者
刘函
孙先锋
+4 位作者
郭镜
张士贞
苟正彬
李俊
王保弟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9-1164,共16页
【研究目的】吉隆沟将是未来西藏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区段,但是对该区基础地质特征认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南北向构造的认识不足可能造成潜在的工程建设风险。【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节理统计、音频大地电磁...
【研究目的】吉隆沟将是未来西藏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区段,但是对该区基础地质特征认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南北向构造的认识不足可能造成潜在的工程建设风险。【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节理统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热调查及U系测年方法系统刻画吉隆沟南北向断层与节理构造特征,分析与南北向构造相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风险。【研究结果】吉隆沟南北向断层普遍规模较小,少数切穿高喜马拉雅带,同时还是吉隆盆地的控盆断层。吉隆盆地的形成及沉积演化受控于其东界与内部4条南北向正断层,盆地东界断层附近震积岩及内部大量同沉积断层指示盆地具间歇性活动特征。南北向节理呈区域透入性分布,应力分析显示受控于与南北向裂谷相似的应力场。【结论】吉隆沟南北向构造潜在的工程地质风险源包括全新世活动性及其对区域地热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提出南北向构造是吉隆沟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的重点关注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隆盆地
南北向构造
工程地质风险
地质
调查
工程
吉隆沟
喜马拉雅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地质控制因素和科学挑战
被引量:
81
3
作者
吴能友
黄丽
+3 位作者
胡高伟
李彦龙
陈强
刘昌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共11页
目前,国际上对天然气水合物产状、分布和特征的认识已取得显著进展,开展了一系列陆地多年冻土区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仍面临科学挑战。本文在综述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分...
目前,国际上对天然气水合物产状、分布和特征的认识已取得显著进展,开展了一系列陆地多年冻土区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仍面临科学挑战。本文在综述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分类及其开采的地质控制因素,提出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有效经济开采面临的资源评价、开采技术方法、储层地质参数和工程地质风险等4方面的科学挑战。要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经济开采,资源评价是基础,开采技术方法是关键。判定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是否可采需要精确的储层地质参数,能否实现有效开采取决于工程地质风险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
资源评价
开采技术方法
储层
地质
参数
工程地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涠洲11-1平台桩基结构型式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海山
高峰
+1 位作者
崔玉军
侯金林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6期419-422,共4页
涠洲11-1油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浅水区,是一个边际油田。按照常规工程结构设计思路,涠洲11-1油田这样规模的浅水平台桩基结构,通常采用主桩结构型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综合考虑平台结构用钢量、施工方案、投资费用和工程地质风险等多...
涠洲11-1油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浅水区,是一个边际油田。按照常规工程结构设计思路,涠洲11-1油田这样规模的浅水平台桩基结构,通常采用主桩结构型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综合考虑平台结构用钢量、施工方案、投资费用和工程地质风险等多种因素,对平台采用裙桩结构型式和主桩结构型式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涠洲11-1平台采用裙桩结构型式。实践结果表明,我国浅海地区油田平台桩基结构可以采用裙桩结构型式,不仅可以有效回避工程地质风险,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11—1平台
裙装结构型式
回避
工程地质风险
降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藏铁路可研阶段重大工程地质风险分析
被引量:
47
1
作者
兰恒星
张宁
李郎平
田乃满
仉义星
刘世杰
林感
田朝阳
伍宇明
姚佳明
彭建兵
周成虎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41,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41941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42041006,41927806,41807291)
青藏高原二次科考(资助号:2019QZKK0904)。
文摘
川藏铁路作为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沿线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密集的深大断裂、频发的山地灾害等恶劣地质环境特点,工程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地表和地下重大地质安全风险挑战。为深入综合分析川藏铁路可研阶段沿线地质风险,定量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基于川藏铁路沿线翔实的时空数据集及资料,采用三维结构建模、数值统计建模、动力建模、时空建模等方法,进行了地表、地下重大工程地质灾害综合定量风险分析。地表工程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宏观上,川藏铁路沿线存在3个地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别是鲜水河断裂带、金沙江断裂带和东构造结地区。由于川藏铁路采用以隧道为主的设计方案,地表地质灾害的风险大大降低。分别建立了活动断裂、岩爆和大变形等风险评估的普适性模型及综合风险分析模型,以易贡隧道为例,对典型重要隧道全线不同段落断裂活动性、岩爆、大变形等典型地下工程地质风险以及综合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川藏铁路沿线的地质灾害、断裂活动、岩爆和大变形等重大工程地质灾害的总体风险等级较高,影响工程安全;定量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指导后续的设计与施工的优化和深化。本研究为川藏铁路可行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同时也为国内外类似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川藏铁路
重大
工程
地表
工程地质风险
地下
工程地质风险
定量
风险
分析
Keywords
Sichuan-Tibet Railway
Major project
Ground surfac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risk
Underground geological risk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吉隆沟南北向构造及其工程地质安全制约
2
作者
刘函
孙先锋
郭镜
张士贞
苟正彬
李俊
王保弟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出处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9-1164,共1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6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2032,41972113)
青藏二次科考项目(2019QZKK0706)联合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吉隆沟将是未来西藏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区段,但是对该区基础地质特征认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南北向构造的认识不足可能造成潜在的工程建设风险。【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节理统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热调查及U系测年方法系统刻画吉隆沟南北向断层与节理构造特征,分析与南北向构造相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风险。【研究结果】吉隆沟南北向断层普遍规模较小,少数切穿高喜马拉雅带,同时还是吉隆盆地的控盆断层。吉隆盆地的形成及沉积演化受控于其东界与内部4条南北向正断层,盆地东界断层附近震积岩及内部大量同沉积断层指示盆地具间歇性活动特征。南北向节理呈区域透入性分布,应力分析显示受控于与南北向裂谷相似的应力场。【结论】吉隆沟南北向构造潜在的工程地质风险源包括全新世活动性及其对区域地热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提出南北向构造是吉隆沟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的重点关注方向之一。
关键词
吉隆盆地
南北向构造
工程地质风险
地质
调查
工程
吉隆沟
喜马拉雅
西藏
Keywords
Jilong Basin
N−S−trending structure
geological safety risk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Jilong Valley
Himalayan
Xizang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地质控制因素和科学挑战
被引量:
81
3
作者
吴能友
黄丽
胡高伟
李彦龙
陈强
刘昌岭
机构
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307600)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项目
+1 种基金
青岛海洋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QNLM2016ORP0207)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05000150016)
文摘
目前,国际上对天然气水合物产状、分布和特征的认识已取得显著进展,开展了一系列陆地多年冻土区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仍面临科学挑战。本文在综述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分类及其开采的地质控制因素,提出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有效经济开采面临的资源评价、开采技术方法、储层地质参数和工程地质风险等4方面的科学挑战。要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经济开采,资源评价是基础,开采技术方法是关键。判定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是否可采需要精确的储层地质参数,能否实现有效开采取决于工程地质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
资源评价
开采技术方法
储层
地质
参数
工程地质风险
Keywords
gas hydrate
production
resource evaluation
exploitation method and technology
reservoirgeological parameter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risks
分类号
P75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涠洲11-1平台桩基结构型式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海山
高峰
崔玉军
侯金林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6期419-422,共4页
文摘
涠洲11-1油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浅水区,是一个边际油田。按照常规工程结构设计思路,涠洲11-1油田这样规模的浅水平台桩基结构,通常采用主桩结构型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综合考虑平台结构用钢量、施工方案、投资费用和工程地质风险等多种因素,对平台采用裙桩结构型式和主桩结构型式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涠洲11-1平台采用裙桩结构型式。实践结果表明,我国浅海地区油田平台桩基结构可以采用裙桩结构型式,不仅可以有效回避工程地质风险,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关键词
涠洲11—1平台
裙装结构型式
回避
工程地质风险
降低成本
Keywords
Weizhou 11-1 oilfield platform
the skirt pile structure
avoid geotechnical risk
reduce costs
分类号
P715.4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藏铁路可研阶段重大工程地质风险分析
兰恒星
张宁
李郎平
田乃满
仉义星
刘世杰
林感
田朝阳
伍宇明
姚佳明
彭建兵
周成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吉隆沟南北向构造及其工程地质安全制约
刘函
孙先锋
郭镜
张士贞
苟正彬
李俊
王保弟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地质控制因素和科学挑战
吴能友
黄丽
胡高伟
李彦龙
陈强
刘昌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涠洲11-1平台桩基结构型式研究
刘海山
高峰
崔玉军
侯金林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