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皮滩水电站高拱坝建基岩体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文理 向能武 王怀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6,38,共4页
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32.5m,拱坝建基岩体为P11m层灰岩,强度较高,但建基岩体中分布有断裂、溶洞、溶蚀夹泥层等地质缺陷。经过大量的地质勘探、试验和研究工作,查清了建基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最终确定拱坝的嵌... 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32.5m,拱坝建基岩体为P11m层灰岩,强度较高,但建基岩体中分布有断裂、溶洞、溶蚀夹泥层等地质缺陷。经过大量的地质勘探、试验和研究工作,查清了建基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最终确定拱坝的嵌深、地质缺陷的处理及拱坝稳定计算等提供了翔实而准确的地质资料。据开挖揭示大坝坝基及拱座的岩体结构特征、主要的地质问题及其发育特征等与前期勘察成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坝基 工程地质研究 构皮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浅埋隧道岩体的工程地质研究
2
作者 朱浮声 李立新 万明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以我国跨度最大的公路隧道韩家岭浅埋隧道为背景,讨论通过不连续面网络图模拟真实岩体的几何特征,建立工程适用的计算模型问题,探讨地表不连续面研究成果对于隧道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的意义.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不连续面模拟的数... 目的以我国跨度最大的公路隧道韩家岭浅埋隧道为背景,讨论通过不连续面网络图模拟真实岩体的几何特征,建立工程适用的计算模型问题,探讨地表不连续面研究成果对于隧道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的意义.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不连续面模拟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随机绘制拟开挖岩体不连续面三维网络图.结果介绍了隧道岩体相关工程地质工作,给出了基于统计原理的岩体不连续面三维计算机模拟方法.结论应用“岩体不连续面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可以随机模拟不同不连续面产状参数,绘制出拟开挖岩体不连续面三维网络图,建立工程适用的计算模型.设计初期由拟开挖隧道附近公路路堑边坡得到的工程地质研究结果与隧道施工期间得到的隧道围岩工程地质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采用地表不连续面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结果进行隧道设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跨度浅埋隧道 工程地质研究 岩体参数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薄层岩体中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院忠 王少川 +1 位作者 孙莉萍 齐俊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61-2366,共6页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平薄层围岩岩性特征、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特性、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围岩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依据研究成果,对洞室开挖支护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等进行了分析,依据围岩变形监测成果对围岩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验证了前期勘察成果,取得了在水平薄层状地质环境中开挖大型地下洞室的宝贵经验,进而为在水平薄层状地质体中修建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对此类不良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薄层岩体 大跨度地下洞室 地下厂房 工程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研究现况——第三次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见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47-54,共8页
本文介绍了1988年12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上有关土体工程地质特性专题讨论的内容,并对在我国分布较广的和比较特殊的土类,如黄土、膨胀土、分散土、红粘土、海洋土和煤灰土等的工程地质特性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工程地质特性 膨胀土 黄土结构 论文综述 海洋工程地质 构造节理 湿陷性黄土 工程地质性质 土中 工程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现状及前沿--第十二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 XⅡ)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伍法权 兰恒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9,共14页
第十二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IAEGXII)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5~19日在意大利都灵召开,此次大会也是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成立50周年的纪念大会.本次大会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工程地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 第十二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IAEGXII)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5~19日在意大利都灵召开,此次大会也是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成立50周年的纪念大会.本次大会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工程地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动态变化响应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的动态和前沿,本文对本次大会的8个主题进行了综合介绍,主要包括(1)气候变化与工程地质;(2)滑坡过程;(3)流域、水库淤积与水资源;(4)海洋与海岸带过程;(5)城市地质、可持续规划与景观开发;(6)大型工程项目应用地质;(7)工程地质教育、社会责任与公众认识和(8)文化遗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与环境国际研究现状国际研究前沿第十二届IAEG大会8个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