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煤矿工程地质灾害与减灾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梅忠 徐洪展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20,共3页
通过对煤矿工程地质灾害及灾害链概念和构成的系统论述,全面分析了煤矿开发中工程地质的灾害问题及致灾特点,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工程地质灾害 灾害防治 煤矿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矿区采空塌陷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童立元 刘松玉 方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煤矿采空塌陷是影响徐州地区区域规划与交通建设的重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本文对徐州东部、西部及北部矿区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采空塌陷区公路灾害类型与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 工程地质灾害 塌陷区 对策分析 徐州矿区 公路 岩土工程问题 工程地质特征 交通建设 区域规划 徐州地区 采空塌陷 灾害类型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与工程地质灾害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建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54,共12页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分布在海湾、泻湖、河口区,厚度1-10m。海湾、泻湖软土为淤泥、淤泥质土,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浅水区,软土颗粒偏粗,强度相对较高,触变性对建筑物危害性大,陆源物质供应少的深水区,软土颗粒偏细,低强度、高压缩性、沉...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分布在海湾、泻湖、河口区,厚度1-10m。海湾、泻湖软土为淤泥、淤泥质土,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浅水区,软土颗粒偏粗,强度相对较高,触变性对建筑物危害性大,陆源物质供应少的深水区,软土颗粒偏细,低强度、高压缩性、沉降变形大和蠕变性是危及建筑物稳定的主要因素。海湾、泻湖软土位于地下水位下,具低透水性,掩埋后短期不易排水固结,软土下为强度较高的冲积物,对一般建筑物,利用强夯、粉喷搅拌桩、碎石桩等地基加固方法,能取得经济、快速的效果。黄河三角洲区为粉土-软土地层结构。粉土层强度较高、具触变性、软土强度低,对滨海插桩构筑物,会造成刺穿、沉降量过大等工程地质灾害。利用原位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能较准确评价滨海软土,而确切了解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是治理软土地基和防治软土造成工程地质灾害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滨海 软土 工程地质灾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差异解析及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关键机理问题 被引量:58
4
作者 宫凤强 潘俊锋 江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3-961,共29页
岩爆和冲击地压原来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完全是由于人类进行深部地下空间利用、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等工程建设时诱发产生的,两者同属于最典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岩爆和冲击地压长期存在概念混用的情况。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 岩爆和冲击地压原来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完全是由于人类进行深部地下空间利用、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等工程建设时诱发产生的,两者同属于最典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岩爆和冲击地压长期存在概念混用的情况。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领域国内早期的研究历程,系统解析了岩爆和冲击地压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研究对象(硬岩和煤的承载强度、储能及释能能力、弹脆性)、受力条件(地应力、扰动应力)和边界条件(开挖和开采方法及工序、扰动范围和时效性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均存在根本区别;在表观现象、限定对象、研究对象、赋存条件、行业领域、工程建设方法、工程建设目的、要求及支护性质、诱发机理、倾向性判据、划分类型、划分等级、等级评价方法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也存在很大差异。综上,岩爆和冲击地压是并列的两类地质体动力破坏现象,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各自的定义和内涵。岩爆的定义为发生在深埋隧道(隧洞)、深部矿山巷道及矿柱部位的硬岩弹射、爆裂或崩落现象,伴随不同程度声响;冲击地压定义为发生在深部煤矿中煤抛出现象,释放出不同程度的动能,严重时往往伴随震动、巨响、气浪或冲击波。从煤动力冲击破坏的现象与名称统一的角度考虑,建议用“煤冲击”代替“冲击地压”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研究中的7点认识。最后,从研究对象、受力条件和边界条件等3个方面讨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关键机理问题,即从静动(或动静)组合加载力学的角度研究岩爆和冲击地压,符合深部地质体破坏的全受力路径,同时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研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问题。在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机理分析、预测预报、监测报警、调控防治中,都要科学认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注:本文因为无法找到与冲击地压契合的英文名称,在英文摘要中同时存在“coalburst”和“coalbump”两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冲击地压 煤冲击 深部工程 工程地质灾害 静动(或动静)组合加载 能量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问题与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3
5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40-3040,共1页
王自高主编,16开,276页,精装,定价:138元,2013年08月出版,书号:ISBN978.7.5170—1223—8本书共9章,紧密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环境地质条件及水利水电工程特点,系统总结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问题、成灾类型与特点及其对工程的... 王自高主编,16开,276页,精装,定价:138元,2013年08月出版,书号:ISBN978.7.5170—1223—8本书共9章,紧密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环境地质条件及水利水电工程特点,系统总结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问题、成灾类型与特点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与危害,围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风险分析与管理、预防措施等开展了较为全面且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做好地质勘察、超前预测预报、加强震害研究、强化工程管理、重视隐患排查、进行长期监测”等综合预防措施,并针对各类工程地质灾害(如水库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基工程、移民工程、临建工程及山洪泥石流与地震地质灾害等)特点,提出了具体预防措施及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综合预防 灾害问题 西南地区 工程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条件 地震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不同机器学习方法优劣对比:以宁强县大安镇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旻譞 毛伊敏 +5 位作者 贾俊 齐琦 孟晓捷 刘港 高波 高满新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研究目的】地质灾害的孕育和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带来一定困难。随着AI技术的发展,智能算法能更准确地计算地质灾害孕育与诱发因素之间的多元复杂非线性关系,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危险性... 【研究目的】地质灾害的孕育和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带来一定困难。随着AI技术的发展,智能算法能更准确地计算地质灾害孕育与诱发因素之间的多元复杂非线性关系,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模型的准确性,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逐步得到应用。【研究方法】本文结合宁强县大安镇野外地质调查数据,挑选与地质灾害发生密切相关的12种致灾因子,即高程、坡度、坡高、坡向、坡型、工程地质岩组、断裂距离、水系距离、道路距离、植被覆盖、降雨及地震动峰值等作为危险性分区评价因子。通过构建样本集,运用贝叶斯、随机森林、策略梯度神经网络、KNN和神经网络算法这5种模型进行宁强县大安镇地质灾害危险性建模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贝叶斯模型(AUC 0.894)表现最好,绝大多数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位于评价的极高和高危险区,且贝叶斯模型计算结果达到预测精度评价要求。【结论】在宁强县大安镇地质灾害样本数目很少的情况下选择贝叶斯算法模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具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机器学习 灾害地质调查工程 大安镇 宁强县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羽 任建国 +1 位作者 吴志军 吕大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48,共12页
对2023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并以青年基金申请量涨幅最大。近10... 对2023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并以青年基金申请量涨幅最大。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运行效果评价:以汶川震区平武县魏坝滑坡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长宝 张永双 +1 位作者 周能娟 张瑞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2008年"5·12"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危害性大的滑坡多采用截排水沟、挡土墙、抗滑桩、坡面减载和坡脚反压等措施进行了治理,总体防治... 2008年"5·12"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危害性大的滑坡多采用截排水沟、挡土墙、抗滑桩、坡面减载和坡脚反压等措施进行了治理,总体防治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特点,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运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地质灾害本体因子、防治工程技术因子和社会影响因子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建议将防治效果(R)划分为4个等级:良好(R≥0.85)、较好(0.70≤R<0.85)、一般(0.6≤R<0.70)、差(过于保守或失败,R<0.6)。以汶川震区平武县魏坝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震扰动区滑坡防治工程防治效果评价模型,计算获得魏坝滑坡防治效果R值为0.63,总体防治效果一般,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扰动区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评价指标体系 魏坝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9
作者 刘羽 任建国 +1 位作者 吴志军 黄元耕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6-2297,共12页
对2024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2024年项目申请量大幅上升,并以面上项目涨幅最大。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 对2024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2024年项目申请量大幅上升,并以面上项目涨幅最大。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质力学及其在工程地质领域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郑虎 牛文清 +3 位作者 毛无卫 李丽慧 汪发武 黄雨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4,共13页
由碎散物质组成的地质体失稳流滑大变形所致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绝大多数造成此类地质灾害的对象属于颗粒物质,而地质灾害与颗粒物质力学的交叉融合一直以来都是软物质物理学和工程地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由碎散物质组成的地质体失稳流滑大变形所致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绝大多数造成此类地质灾害的对象属于颗粒物质,而地质灾害与颗粒物质力学的交叉融合一直以来都是软物质物理学和工程地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之一。颗粒物质是由大量离散颗粒组成的复杂无序体系,其力学特性极为复杂,根据颗粒的运动状态可以表现出气体、流体和固体的力学行为。地质工程领域中,典型的地质灾害现象如滑坡、泥石流等都与颗粒物质力学密切有关,其本质即为由碎散物质组成地质体的固液相变。本文通过介绍颗粒物质的基本性质,颗粒物质力学中的阻塞相变、局部流变和非局部流变的剪切流动特性,以及常用的开展颗粒物质力学研究的试验方法,最后初步探讨了颗粒物质力学在工程地质领域内的应用前景。颗粒物质力学与工程地质的交叉融合,一方面可以拓展我国颗粒物质物理与力学的研究深度,同时也可以为我国重大工程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灾害 颗粒物质力学 阻塞相变 局部流变 非局部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尚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黄土是第四纪大陆松散堆积物,黄土隧道具有明显的黄土工程特性。颗粒组成、含水量、微观结构、孔隙比(率)、粘粒含量、人工活动等是决定黄土的基本工程地质特征的基本因素。水胶联合是黄土颗粒之间的主要联结形式,在干燥时赋予黄土相当... 黄土是第四纪大陆松散堆积物,黄土隧道具有明显的黄土工程特性。颗粒组成、含水量、微观结构、孔隙比(率)、粘粒含量、人工活动等是决定黄土的基本工程地质特征的基本因素。水胶联合是黄土颗粒之间的主要联结形式,在干燥时赋予黄土相当高的强度,但遇水后联结削弱强度降低,使得黄土具有湿陷性等特殊工程地质特性;物理地质作用、地震作用、水作用和综合作用产生黄土隧道主要工程地质灾害;水对黄土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工程地质灾害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研究
12
作者 罗国煜 阎长虹 +1 位作者 李晓昭 许宝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z1期125-128,共4页
21世纪是人类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城市地质以调查研究和解决与城市建设及发展有关的各种资源、环境等地质问题为基本任务.它随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侧重点有所不同.当前我国处... 21世纪是人类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城市地质以调查研究和解决与城市建设及发展有关的各种资源、环境等地质问题为基本任务.它随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侧重点有所不同.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城市地质主要任务更是要强调环境问题,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从城市化、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视角出发,认为当前城市地质主要方向和思路是: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着重解决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问题.目标是解决城市安全特别是城市环境土工安全问题,为城市防灾减灾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地质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与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和遥感的黄土地质灾害精细化风险识别——以陕北黄土高原区米脂县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薛强 张茂省 +9 位作者 董英 孟晓捷 郭小鹏 冯卫 洪勃 王涛 刘文辉 田中英 张戈 卢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6-942,共17页
【研究目的】黄土高原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精细化识别地质灾害隐患,掌握地质灾害风险底数,是有效精准防控黄土地质灾害的关键。【研究方法】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区米脂县为例,基于2 m×2 m精度DEM数据识别崩塌滑坡易发坡... 【研究目的】黄土高原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精细化识别地质灾害隐患,掌握地质灾害风险底数,是有效精准防控黄土地质灾害的关键。【研究方法】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区米脂县为例,基于2 m×2 m精度DEM数据识别崩塌滑坡易发坡段,采用0.2 m分辨率遥感数据识别危险坡段,以自然村为单元实地调查危险坡段并评价其风险,通过递进的方式开展了黄土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和评价,构建了县域尺度黄土地质灾害精细化风险识别技术方法体系。【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米脂县共识别坡度大于40°、坡高大于20 m的崩塌滑坡易发坡段44716个,识别有威胁对象的危险坡段4198个;(2)通过风险识别、实地调查和评价,摸清了米脂县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米脂县共发育地质灾害风险点4406处,其中极高风险点11处、高风险点304处、中风险点1451处、低风险点2640处;(3)DEM和遥感识别风险点3880处,占风险点总数的88.06%,识别正确率92.42%;(4)2022年7—8月,米脂县人口居住区共有36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发生灾情或险情,全部位于本次风险识别范围之内,其中极高风险2处、高风险28处、中风险5处、低风险1处,极高风险点发生灾险情比例为18.18%,高风险点发生灾险情比例为9.21%,风险识别结果得到了有效验证。【结论】研究成果显著减轻了米脂县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黄土地质灾害有效精准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遥感 黄土地质灾害 精细化 风险识别 地质灾害调查工程 米脂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羽 任建国 +1 位作者 徐奴文 初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4-274,共11页
对2020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主要是青年基金项目、重点基金等申... 对2020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主要是青年基金项目、重点基金等申请数量不断增长,其他类型项目申请数量相对稳定。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保持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表现出较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羽 任建国 +1 位作者 徐奴文 初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对2019年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快速上升,主要是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 对2019年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快速上升,主要是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申请数量大幅上升。其他类型项目申请数量保持稳定。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保持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羽 任建国 +1 位作者 张丰收 初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6-1967,共12页
对2021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主要是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申请数... 对2021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主要是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申请数量持续增长,其他类型项目申请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技术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意民 王海军 +2 位作者 张静薇 杨建英 伍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是库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GPS监测作为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三峡库区三级GPS监测网的构建,为全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统一的坐标基准,为库区GPS基准网提供了准...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是库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GPS监测作为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三峡库区三级GPS监测网的构建,为全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统一的坐标基准,为库区GPS基准网提供了准确的起算数据,为分析各滑坡体基准点的位移变形和稳定性提供了参考。实践表明,GPS监测技术能较好地满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要求,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体的地表变形情况及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 GPS 三峡库区 专业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羽 任建国 +1 位作者 张丰收 初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16-2027,共12页
对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主要是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申请数... 对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主要是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申请数量持续增长,其他类型项目申请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灾害感知新技术”专栏征稿启事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5,共2页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部署,中缅油气管道、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能源、交通和水利工程都在复杂多变的高山峡谷中进行建设,大量高陡岩质边坡工程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工程地质灾害的破坏风险。近20年来,中国工程建设者在全面...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部署,中缅油气管道、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能源、交通和水利工程都在复杂多变的高山峡谷中进行建设,大量高陡岩质边坡工程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工程地质灾害的破坏风险。近20年来,中国工程建设者在全面保护岩质边坡安全,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白鹤滩水电站 工程地质灾害 工程建设者 高陡岩质边坡 中缅油气管道 区域生态环境 中国“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近海淤泥质地层基坑工程变形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榕 黄毅 +1 位作者 霍旭恒 武科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6-193,共8页
针对深厚淤泥质软土基坑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水泥土搅拌桩与地下连续墙组合支护方案,为了解该支护方案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深圳地铁十号线地铁停车场深基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拟... 针对深厚淤泥质软土基坑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水泥土搅拌桩与地下连续墙组合支护方案,为了解该支护方案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深圳地铁十号线地铁停车场深基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拟合较好,预测开挖完成后基坑周围土体最终沉降为22.91 mm,小于警戒值。在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条件下,除按原工况1 200 mm厚地连墙条件外,分别模拟了1 100 mm、1 000 mm、900 mm、800 mm、700 mm不同地下连续墙厚度条件下的变形情况,第一层开挖时各条件下土体沉降相差不大。随着开挖的进行,沉降值开始发生变化,土体沉降值最小为47.33 mm,发生在1 100 mm厚条件下,最大为93.85 mm发生在700 mm厚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最大值均发生在距墙顶15 m处左右。在700 mm条件下变形值最大达到了42.58 mm,1 100 mm条件下最小,其值为25.71 mm。因此,该深基坑工程在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成槽条件下,可适当减少地连墙厚度,采用1 100 mm厚地连墙能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数值模拟 变形 基坑工程 工程地质灾害 岩土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