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工程地质体地应力场智能反演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志强 高谦 +1 位作者 翟淑花 杨啸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地应力是地质构造和自重共同作用在地质体内形成的原始应力,是影响工程稳定性和灾变失稳的重要因素.由于受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和地质演化,地应力场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由此使准确反演地应力场造成困难.以金川矿区为工程背景,借助地应力测... 地应力是地质构造和自重共同作用在地质体内形成的原始应力,是影响工程稳定性和灾变失稳的重要因素.由于受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和地质演化,地应力场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由此使准确反演地应力场造成困难.以金川矿区为工程背景,借助地应力测量结果,开展工程地质体的地应力场反演研究.首先,建立矿区工程地质体三维数值模型,并采用正交数值分析和遗传规划算法,建立地应力与岩体参数和侧压系数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实测的地应力值与计算的地应力值之差平方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工程地质体的地应力场反演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获得矿区岩体参数和侧压系数;最后,将其代入数值模型进行正分析由此获得初始地应力场.通过4个测点地应力测量值与反演值对比分析可知,反演地应力的最大误差为16%,最小误差仅为0.62%.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智能反演方法可用于复杂工程地质体的地应力场反演,且获得的地应力场满足地质工程分析所需要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体 地应力场 智能反演 FLAC3D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地质体施工控制
2
作者 陈炳祥 胡承器 刘新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45,共2页
江垭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共有大小洞室33个。由于洞室结构和应力状态复杂以及不良的地质构造,施工难度更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与洞室群的稳定,运用工程地质体控制论的观点对整个工程地区岩体与环境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确定了施... 江垭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共有大小洞室33个。由于洞室结构和应力状态复杂以及不良的地质构造,施工难度更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与洞室群的稳定,运用工程地质体控制论的观点对整个工程地区岩体与环境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确定了施工控制的目标和手段。根据不良地质条件对不同洞室的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对一些重要部位进行超前控制,在开挖前即进行加固处理。在开挖过程中加强对整个工程岩体的施工监测和反馈控制,不断优化设计、指导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地下厂房 地下洞室 工程地质体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地质体和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与处理技术”成果鉴定会在汉召开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灵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2014年4月26日,湖北省科技厅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水利工程地质体和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与处理技术”成果鉴定会,省科技厅田志康调研员主持会议.省科技厅郑春白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鉴定委员会主任由水利部高安泽设计大师担任.
关键词 混凝土缺陷 工程地质体 无损检测 鉴定会 水利部 技术 科技厅 设计大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工程地质体稳定施工控制
4
作者 陈炳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0-22,共3页
结合工程实例 ,着重介绍滑坡、顺层开挖、膨胀土、软基、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 。
关键词 工程地质体 稳定 施工控制 监测 铁路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在水电水利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建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676,共10页
应用谷德振先生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重视区域地质构造体系、重视收集地质基础资料、重视岩体结构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拱坝、高重力坝、深埋长隧洞、地下厂房、抽水蓄电站的工程地质勘察和编制相应的地质勘察规范。
关键词 工程地质力学 区域构造 结构 高坝坝基 高地应力破坏 河床深厚覆盖层 深埋长引水隧洞高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质力学的挑战与未来 被引量:20
6
作者 何满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3-556,共14页
随着工程地质力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的不断解决,工程地质力学正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总结了20世纪工程地质力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和面临的巨大挑战,详细论述了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工程地质体... 随着工程地质力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的不断解决,工程地质力学正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总结了20世纪工程地质力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和面临的巨大挑战,详细论述了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工程地质体结构的相对性、工程地质体的连续性、工程地质体的本构关系、工程地质体的几何大变形、工程地质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等,展望了未来工程地质力学在大变形灾害工程控制材料研发、工程灾害控制、工程地质体的能量本构关系、工程地质体的能量平衡方程和地质工程的量化设计方面的走向,指出工程地质力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力学 结构 工程地质体 能量本构关系 能量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沉积环境模拟及岩体工程地质性质
7
作者 王荣 张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50-59,共10页
关键词 马尔柯夫链 沉积环境 软弱夹层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I洞线工程地质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子荣 杨殿臣 张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0-482,共3页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隧道主洞线长85.4km,穿越的地层有太古界混合片麻岩;元古界石英岩、大理岩;中生界的火山熔岩、角砾岩、凝灰岩及砂岩、页岩,亦出露有燕山期正长斑岩。洞线将穿越26条较大断层,24条中小断层,岩石节理发育,以NE45°...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隧道主洞线长85.4km,穿越的地层有太古界混合片麻岩;元古界石英岩、大理岩;中生界的火山熔岩、角砾岩、凝灰岩及砂岩、页岩,亦出露有燕山期正长斑岩。洞线将穿越26条较大断层,24条中小断层,岩石节理发育,以NE45°、NW340°两组节理为主。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大理岩断层附近的的涌水量较大。依据力学性质、构造面发育程度、风化程度、地下水影响程度,洞线各岩组段可划分为五类岩体,即坚硬块状岩体、半坚硬块状岩体、较坚硬碎块状岩体、层状软性岩体、松散状岩体。主洞线以此标准划分为11个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岩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 输水工程 Ⅰ洞线 工程地质特征 构造破碎带 工程地质分类 输水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授权学科——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方向简介
9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学科是我校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学科方向以地质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为研究重点,主要在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应用、工程地质体稳定分析等领域开展工作,本方向的研究拓展...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学科是我校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学科方向以地质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为研究重点,主要在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应用、工程地质体稳定分析等领域开展工作,本方向的研究拓展了水利水电、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地质灾害 地质资源 博士学位 授权 工程学科 工程地质体 学科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梁山隧道进口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控制技术
10
作者 易国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02年第12期48-49,53,共3页
结合长梁山隧道进口段施工 ,着重介绍断层及其影响带、节理密度带及其他Ⅳ级、Ⅴ级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保持和控制工程地质体稳定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方法。
关键词 长梁山隧道 不良地质地段 铁路隧道 工程地质体 工程措施 施工控制 稳定性 隧道进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力学效应的统计岩体力学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伍法权 祁生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1-609,共9页
谷德振先生开创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是我国工程地质代表性科学理论之一,岩体结构力学效应是它的核心内容。本文简要概括了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本思想,介绍了近20多年来统计岩体力学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的发展,包括岩体结构参... 谷德振先生开创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是我国工程地质代表性科学理论之一,岩体结构力学效应是它的核心内容。本文简要概括了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本思想,介绍了近20多年来统计岩体力学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的发展,包括岩体结构参数模型、应力-应变模型、强度与破坏概率模型、岩体水力学模型,讨论了岩体结构对岩体变形、破坏与水力学性质的各类力学效应与定量控制规律,并探讨了充分调动边坡岩体自稳潜力的"主动加固"理念、"固脚"和"护腰"的加固模式与锚固设计方法。本文认为,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深刻把握了岩体工程行为的基本控制因素和作用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进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定量理论研究是后来者的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力学 结构力学效应 变形破坏 水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失稳岩体结构控制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汉东 赵亚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9,共9页
边坡失稳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岩体是由结构面和岩石组成,岩体结构控制岩体的稳定性和变形破坏模式,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岩体... 边坡失稳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岩体是由结构面和岩石组成,岩体结构控制岩体的稳定性和变形破坏模式,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岩体结构控制论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岩体结构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结合云南省鲁甸县红石岩滑坡分析,提出了边坡失稳岩体结构控制论。即:边坡岩体稳定性取决于其本身的地质条件和赋存环境,尤其是岩体结构面组合;数值分析方法已成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手段,但应首先明确边坡体的介质类型(连续介质、非连续介质)、非均质各向异性和不确定性,并结合岩体结构类型和结构面组合特征选取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和优化随现代数学理论的引入有所发展,但脱离了现场工程地质工作,即使获得十分精确的计算结果也与工程实际不相符;锁固型滑坡研究从新的角度研究边坡失稳启动机理,边坡失稳动力响应规律和破坏机理研究有利于地震灾区的防灾减灾;边坡失稳定时预报尚不能达到精确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力学 结构 边坡失稳 红石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分级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维纲 单守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43-53,共11页
本文在介绍国际上的两个分级系统和国内的三个单项岩石分级及岩石三性综合分级的基础上,结合实例阐述了岩石分级理论和应用的新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岩石分级课题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扩展的问题。
关键词 岩石 岩石分级 工程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金艳丽 刘汉东 《隧道建设》 2004年第2期6-8,共3页
运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和数理统计原理 ,建立了初始地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反演及回归分析模型。该模型克服了边界调整法等一般反分析法的不足 ,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易操作性 。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 应力场反演 回归分析 工程地质力学 数理统计原理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委7项成果荣获201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
15
作者 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共1页
2015年3月26日,2014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汉召开,长江委完成的7项成果获奖。由长江科学院牵头完成的"水利工程地质体和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与处理技术"项目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 2015年3月26日,2014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汉召开,长江委完成的7项成果获奖。由长江科学院牵头完成的"水利工程地质体和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与处理技术"项目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大型地下电站长垂直大电流离相封闭母线关键技术与实践"和"病险水库安全诊断与除险加固技术"项目分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 科学技术奖 湖北省 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险加固技术 离相封闭母线 混凝土缺陷 工程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utomatic unified modeling method of geological object and engineering object based on tri-prism(TP)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荣春 李浩 +1 位作者 吴铭飞 王亚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419-1426,共8页
For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 between geological object and engineering object in some fields related to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a unified modeling idea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both advantag... For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 between geological object and engineering object in some fields related to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a unified modeling idea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modeling methods, an automatic unified modeling method of both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objects based on tri-prism(TP) model was presented. Through the lossless correction algorithm of deviated drill holes contained in this method, the real deviated drill holes could be corrected into the equivalent virtual vertical ones. And the correction accuracy ful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unified modeling. With the virtual vertical drilling data, TIN construction of both cover layer and other stratums would be buil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3D geological model. The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data w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3D geological model for achieving unified modeling. For this process, the volume subdividing and restructuring principles were introduced to deal with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gineering object and geological obj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nified model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IN based on constraint information was also applied in this method. At last,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ation of the unified modeling method as well as its relevant key algorithms were verified by specific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of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rism(TP) model unified modeling deviated drill holes correction volume subdividing constraint in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