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及其航天工程化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群 焦竞仪 +3 位作者 徐林栋 匡格平 刘彬 谭指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回顾了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简要概述了几种典型铝合金在我国运载火箭中的应用实例。结合当前7000系铝合金在我国航天结构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7000系 发展历程 航天结构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煤气化细渣燃烧特性及其工程化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庆云 高春雷 +6 位作者 刘夏青 马利 方鹏程 李芳 白永辉 吕鹏 于广锁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5,共14页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要求提高,煤气化细渣的高效清洁处置已成为制约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气流床气化技术虽具有高效转化优势,但其产生的细渣因含水率、灰分及残碳含量高等特性,难以直接资源化利用。综述了煤气化细渣...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要求提高,煤气化细渣的高效清洁处置已成为制约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气流床气化技术虽具有高效转化优势,但其产生的细渣因含水率、灰分及残碳含量高等特性,难以直接资源化利用。综述了煤气化细渣的形成机制、组成结构及燃烧特性,重点分析了碳的石墨化程度、灰分包裹效应及孔隙结构对燃烧活性的制约机理。针对煤气化细渣燃烧性能差的问题,现有研究提出了两种主要路径:一是通过预热、氧化或流态化熔融燃烧等改性手段强化煤气化细渣单独燃烧活性;二是通过与煤、生物质等高反应性燃料掺混燃烧,利用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燃烧效率。在工程化应用研究方面,循环流化床焚烧炉、高温预热脱碳装备及掺烧工艺已取得显著进展,可有效降低残碳含量并实现能源回收,但仍面临设备磨损与腐蚀、残碳燃尽困难、二次污染风险及掺烧比例受限等问题。总结了当前技术挑战,并展望了煤气化细渣资源化与减量化的发展方向,可为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气化 煤气化细渣 细渣形成路径 理化特性 燃烧特性 工程化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PSS4B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跨宇 吴龙 +2 位作者 卢岑岑 陆海清 熊鸿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3-119,共7页
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4B的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分析和验证PSS4B相对于PSS2B在低频段振荡抑制能力上的优势及其在工程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改进型PSS4B电力系统稳定器PSS4B-W的设计思路,并根据实际发电机组测频扰动试验波... 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4B的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分析和验证PSS4B相对于PSS2B在低频段振荡抑制能力上的优势及其在工程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改进型PSS4B电力系统稳定器PSS4B-W的设计思路,并根据实际发电机组测频扰动试验波形给出了PSS4B-W相位校正计算方法。通过负载电压阶跃试验对比验证了其校正效果,证明了经相位校正的PSS4B-W既能满足高频段相位补偿要求,又能在低频段提供较强抑制能力。最后提出了PSS4B和PSS4B-W的工程化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低频振荡 PSS4B PSS4B-W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进展 被引量:49
4
作者 宋传江 王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5,共7页
介绍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及成型方法,并介绍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风电叶片、风电联轴器、复合材料板弹簧、聚氨酯轨枕以及多功能履带板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实例。展望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汽车工业等... 介绍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及成型方法,并介绍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风电叶片、风电联轴器、复合材料板弹簧、聚氨酯轨枕以及多功能履带板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实例。展望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增强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吸波涂料工程化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光华 谭延江 +3 位作者 彭菲菲 陈友富 张乐 涂兴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5,共3页
系统地论述了吸波涂料在工程化应用中附着力不稳定,涂层过厚,面密度大,隐身频带窄,吸收强度低,隐身涂层还不能承受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耐大气老化考验,现场施工与后期的维修较困难等一系列常见问题。凭借多年吸波涂料工程化应用的经验,深... 系统地论述了吸波涂料在工程化应用中附着力不稳定,涂层过厚,面密度大,隐身频带窄,吸收强度低,隐身涂层还不能承受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耐大气老化考验,现场施工与后期的维修较困难等一系列常见问题。凭借多年吸波涂料工程化应用的经验,深入分析了吸波涂层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对下一代吸波涂料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涂料 工程化应用 隐身技术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探讨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作伟 丁捷 毛鹏军 《农业工程》 2012年第2期35-39,共5页
该文简述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概况和相关技术,通过对设施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现状的分析探讨,发现了实际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工程化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物联网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净化废液脱硫的反应特性研究与工程化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史万敬 毛艳丽 +4 位作者 唐照勇 方永水 王晖 王金峰 李平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77,共4页
探索了影响电解净化废液在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吸收脱硫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摸索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烟气中二氧化硫初始浓度、吸收液pH、液气比和氧化反应时间等都对脱硫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在现场小试条件下,电解净化废液脱硫... 探索了影响电解净化废液在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吸收脱硫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摸索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烟气中二氧化硫初始浓度、吸收液pH、液气比和氧化反应时间等都对脱硫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在现场小试条件下,电解净化废液脱硫最佳工艺条件为:烟气中二氧化硫初始浓度≤4 000mg/m3、吸收液pH≥6、液气比(L/G)4.5L/m3、脱硫后液氧化时间控制10min。以该试验结论为依据,设计了以电解净化废液为主要脱硫介质,异常情况下氢氧化钠碱液进行保障吸收的双介质脱硫工艺,同时设计开发了具有双循环系统的脱硫塔并实施应用,吸收效果显著,尾气全时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净化废液 脱硫 工程化应用 脱硫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的工程化应用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春干 梁文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143,共7页
在多年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研究和大规模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工程化应用的流程和方法体系,包括图像预处理、小班专题图整理、图像分割与信息提取、面向对象图斑分类、分类结果修正、变化... 在多年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研究和大规模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工程化应用的流程和方法体系,包括图像预处理、小班专题图整理、图像分割与信息提取、面向对象图斑分类、分类结果修正、变化图斑提取、外业工作图制作。该方法体系无需复杂计算,简单易学,便于流程化操作,非遥感专业人员通过短期培训即可完成某个步骤的操作。针对1期遥感图像和2期遥感图像的两种情况,分别介绍了该方法体系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遥感 森林 变化检测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难处理金精矿铜回收试验及工程化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简椿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配料—焙烧—酸浸—氰化工艺从含铜难处理金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铜、金、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5.15%、98.18%、65.20%。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开发出的金精矿独特配料技术,使得铜浸出率大幅提高,工程化应用后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关键词 难处理金精矿 焙烧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工程化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高志敏 李中华 +2 位作者 刘凯 慕慧峰 高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共3页
作为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CNTs)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光学及热学性能。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倍受青睐。对CNTs在导电、结构增强和吸附等方面的工程化应用以及工业化制备方法... 作为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CNTs)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光学及热学性能。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倍受青睐。对CNTs在导电、结构增强和吸附等方面的工程化应用以及工业化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应用中还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CNTs的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工程化应用 电学性能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荣荣 张文超 +6 位作者 李烨 徐立珍 孙振涛 李彦 赵呈刚 赵永敢 王淑娟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6-748,共13页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大,其燃烧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是煤电化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是工业和农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该项技术将煤基固废跨界应用到农业行业...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大,其燃烧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是煤电化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是工业和农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该项技术将煤基固废跨界应用到农业行业,既可实现工业副产物生态利用的目的,又能服务于我国大面积的盐碱地改良,是一项真正的蓝天绿地工程.本文回顾了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项技术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该项技术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化应用的相关工作进展.为了进一步优化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结合目前我国对盐碱地改良的迫切需求及脱硫石膏在工程化应用过程中突显的问题,提出了脱硫石膏减量增效的施用方式、合理的灌排措施及土地改良后的长期监管等建议,以期为大面积盐碱地快速长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副产物 生态利用 盐碱地改良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蒙皮激光除漆技术工程化应用的现状与展望(特邀) 被引量:8
12
作者 江茫 徐进军 +3 位作者 刘珂嘉 高昆 许文斌 曾全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4,共14页
激光除漆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性高、可实时监测和易实现自动化除漆等优势,有望成为飞机整机除漆的主要途径之一。文中首先对激光除漆技术的主要方法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总结了各工艺参数对飞机蒙皮激光除漆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 激光除漆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性高、可实时监测和易实现自动化除漆等优势,有望成为飞机整机除漆的主要途径之一。文中首先对激光除漆技术的主要方法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总结了各工艺参数对飞机蒙皮激光除漆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工程化激光除漆工艺参数的设计思路,借助某型飞机金属蒙皮除漆结果验证了设计思路的效用性;并对激光除漆效果评价方法和现有技术标准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归纳了飞机整机蒙皮激光除漆的应用实例,展望了激光除漆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除漆技术 飞机蒙皮 除漆机理 工艺参数设计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器装备精益制造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工程化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琳 陈娇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8期28-31,共4页
为了提高军工制造业的生命周期质量保障和网络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对数字化技术的生产系统以及军工快速响应研制体系进行研究。基于数字化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及国内外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从数字化技术创新设计及工程化验... 为了提高军工制造业的生命周期质量保障和网络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对数字化技术的生产系统以及军工快速响应研制体系进行研究。基于数字化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及国内外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从数字化技术创新设计及工程化验证技术和数字设计/工艺/管理系统一体化集成平台技术2方面出发,对兵器装备精益制造数字化工程应用进行研究,并对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将要发展的技术方向进行了展望。该研究为从战略角度大力开展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重下料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键 李先禄 《金属成形工艺》 2002年第4期55-57,共3页
简要介绍了应用于大直径棒料下料的等重下料技术 ,该项技术系现代光电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传统技术领域的应用。在弹体毛坯生产线上 ,首次实现了实时、快速、准确的全自动在线下料检测和控制 ,取代了原有人工下料过程。该项技术... 简要介绍了应用于大直径棒料下料的等重下料技术 ,该项技术系现代光电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传统技术领域的应用。在弹体毛坯生产线上 ,首次实现了实时、快速、准确的全自动在线下料检测和控制 ,取代了原有人工下料过程。该项技术在其它制造加工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原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应用 等重下料 光电测径 在线检测 棒料 弹性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超群 魏斌 +2 位作者 吴晓康 王松岑 徐锦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11-2218,共8页
综合考虑道路条件和车辆工况适应性、能量转化高效性、运行可靠性等实用性指标,该文设计了一种“工”型导轨式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系统,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通过仿真对耦合机构及其电磁屏蔽机构进行了设计、优化... 综合考虑道路条件和车辆工况适应性、能量转化高效性、运行可靠性等实用性指标,该文设计了一种“工”型导轨式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系统,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通过仿真对耦合机构及其电磁屏蔽机构进行了设计、优化,分析了系统电能无线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偏移能力;为提高其传输效率对耦合机构磁芯结构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其高频电能变换结构和道路施工进行了分析、设计。通过在河北省张北县建设百米级移动式无线充电试验路段,对系统功能、工作性能及电磁安全进行了测试评估。在额定功率20kW、行驶速度40km/h条件下,系统平均效率达到76%,验证了该文所设计结构在工程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移动式无线充电 百米级试验路段 工程化应用 测试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仿真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军 许丽人 申晓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196,共5页
随着系统仿真技术的纵深发展,大气环境仿真技术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公共支撑技术,逐渐向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针对工程化应用对大气环境仿真的需求,设计了大气环境仿真应用流程,并对大气环境仿真应用中涉及到的大气环... 随着系统仿真技术的纵深发展,大气环境仿真技术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公共支撑技术,逐渐向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针对工程化应用对大气环境仿真的需求,设计了大气环境仿真应用流程,并对大气环境仿真应用中涉及到的大气环境仿真表述、环境仿真的校核和验证、工程化应用接口、大气环境联邦等技术进行了阐述,为大气环境仿真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仿真 工程化应用 环境表述 大气环境联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水处理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工程化应用中的研究
17
作者 郎丰国 潘玉强 +3 位作者 薛林 梁松苗 胡利杰 郑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4-208,214,共6页
通过在膜制备过程中引入两性离子N-乙基胺哌嗪丙基磺酸盐(AEPPS)制备高性能卤水处理纳滤膜。当AEPPS添加量为0.3%时,纳滤膜对Mg SO_(4)脱除率达到99.79%,通量为40.13 L/(m^(2)·h),CaCl_(2)脱除率为88.68%,通量为42.12L/(m^(2)·... 通过在膜制备过程中引入两性离子N-乙基胺哌嗪丙基磺酸盐(AEPPS)制备高性能卤水处理纳滤膜。当AEPPS添加量为0.3%时,纳滤膜对Mg SO_(4)脱除率达到99.79%,通量为40.13 L/(m^(2)·h),CaCl_(2)脱除率为88.68%,通量为42.12L/(m^(2)·h),综合性能最佳。卤水处理工程化应用结果表明,所制备纳滤膜对Ca^(2+)、Mg^(2+)脱除率分别达到84%、95%,同比优于国外竞品膜的75%、92%,两者系统产水量相当,在同类行业中具有明显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两性离子 卤水处理 工程化应用 纯碱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型腔空心叶片气相渗铝工程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克 张莉 丁志敏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0期41-44,共4页
对航空发动机复杂型腔空心叶片气相渗铝工艺、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气相渗铝工艺的原理和机制。结果表明,采用含Al 30%(质量百分比)的渗铝剂可实现空心叶片表面和内腔的同时渗铝,渗层深度可控、均匀性好,随渗铝保温时间的延长而... 对航空发动机复杂型腔空心叶片气相渗铝工艺、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气相渗铝工艺的原理和机制。结果表明,采用含Al 30%(质量百分比)的渗铝剂可实现空心叶片表面和内腔的同时渗铝,渗层深度可控、均匀性好,随渗铝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叶片表面渗铝层深度为20~60μm,内腔为5~20μm,渗铝层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特征区,厚度比约为1:1。外层铝为32%~36%(质量百分比)左右,内层铝约为11%~17%(质量百分比);外层主要由β-Ni Al相,内层可能由β相,或β+γ'相,或γ'相组成。叶片经980℃、4h气相渗铝后,组织良好、性能优良,通过了航空发动机1000h持久试车考核,工程化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叶片 气相渗铝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km/h高速磁浮在国内的适应性及工程化发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余浩伟 寇峻瑜 李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0,88,共6页
研究目的:高速磁浮是一种前沿的新型轨道交通,为合理确定其功能定位及应用场景,本文从磁浮系统技术原理出发,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对600 km/h高速磁浮在国内的适应性及工程化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已具备高速磁浮的理论研究和... 研究目的:高速磁浮是一种前沿的新型轨道交通,为合理确定其功能定位及应用场景,本文从磁浮系统技术原理出发,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对600 km/h高速磁浮在国内的适应性及工程化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已具备高速磁浮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制造能力,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工程化试验工作;(2)高速磁浮可有效缩短旅客长途出行的时间成本,综合对比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400~600 km/h高速磁浮的优势距离约为300~2000 km;(3)高速磁浮对于补充我国高速客运市场、完善轨道交通体系和产业结构体系的意义重大,高速磁浮系统的深入探索具有一定的必要性;(4)在推广应用之前,高速磁浮应重点解决其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系统测试验证与实际载人考核、系统整体经济性等关键问题;(5)本研究成果可为国内高速磁浮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km/h高速磁浮 必要性 适应性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惯组射前工程化标定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军辉 张维平 +1 位作者 甄占昌 易昭湘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12,共8页
研究了捷联惯组射前标定技术,改进和优化了原有的射前标定方案。射前标定工程应用的关键是初始方位角的确定,这是分离陀螺仪误差系数的基础,精瞄结束后,可以获得弹体坐标系与参考坐标系之间确定的信息。利用精瞄信息,提出了反向导航法... 研究了捷联惯组射前标定技术,改进和优化了原有的射前标定方案。射前标定工程应用的关键是初始方位角的确定,这是分离陀螺仪误差系数的基础,精瞄结束后,可以获得弹体坐标系与参考坐标系之间确定的信息。利用精瞄信息,提出了反向导航法以解决射前标定中的初始方位角确定问题,解决了射前标定的工程化应用问题。提出了迭代算法,减小了历次测试结果对射前标定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射前标定的精度。精度分析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射前标定方案及相关算法能够满足其工程化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组 射前标定 反向导航 迭代算法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