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口工程促淤区的淤积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新成
崔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对长江口南汇东滩工程促淤区的动态淤积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工程促淤可将原不同地形地貌的滩涂调整为总体近岸高,离岸低,有一定坡度的连续性滩面。在充分促淤的条件下,工程区平均高潮位和纳潮口底高程可近似作为促淤后地形高程...
对长江口南汇东滩工程促淤区的动态淤积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工程促淤可将原不同地形地貌的滩涂调整为总体近岸高,离岸低,有一定坡度的连续性滩面。在充分促淤的条件下,工程区平均高潮位和纳潮口底高程可近似作为促淤后地形高程分布的范围指标。促淤区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水深较深处比水深浅处的淤积强度大,水深越深,淤积量越多。各观测点的淤积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一般经过2~3年的工程促淤,淤积厚度不再随促淤历时而有大幅度的增长。南汇东滩0 m等深线以上的促淤工程,在前2~3年的年均淤积强度约为0.2~0.3 m/a;-2 m等深线以上促淤工程,在前2~3的年均淤积强度约为0.5 m/a;-3^-4 m等深线以上促淤工程,前2~3年的年均淤积强度约为1.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工程促淤
淤
积特性
淤
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桩式离岸堤保滩促淤工程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龚崇准
陈美发
+3 位作者
朱宪伟
顾家龙
张玮
沈正潮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77,共6页
在上海奉贤南门港保滩促淤工程中 ,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型式———桩式离岸堤 ,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桩式离岸堤消浪效果研究。针对离岸堤通常建于近岸浅水区破波带的特点 ,重点研究水深、堤高以及堤身结构对波浪衰减的影响 ,同时对...
在上海奉贤南门港保滩促淤工程中 ,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型式———桩式离岸堤 ,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桩式离岸堤消浪效果研究。针对离岸堤通常建于近岸浅水区破波带的特点 ,重点研究水深、堤高以及堤身结构对波浪衰减的影响 ,同时对桩式离岸堤堤后水域的波浪底流速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桩式离岸堤不仅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 ,而且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波态 ,即由引起水体剧烈紊动的破波转变为浅水推进波 ,从而有效地改善海滩上的动力条件 ,保护海滩免受侵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式离岸堤
保滩
促
淤
工程
浅水波浪
消浪效果
海滩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滩涂促淤工程的驱动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3
作者
高宇
冯广朋
+3 位作者
张婷婷
张涛
王思凯
庄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92-395,共4页
综述了促淤工程的历史意义在于不仅形成了大约2000万人的人类生存空间,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和发展曾经起到巨大作用,同时也造就新的就业机会,还兼顾生态环境的动态保护,特别是青草沙水库的运行成为长江口水源地的战略选择。分析了促淤...
综述了促淤工程的历史意义在于不仅形成了大约2000万人的人类生存空间,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和发展曾经起到巨大作用,同时也造就新的就业机会,还兼顾生态环境的动态保护,特别是青草沙水库的运行成为长江口水源地的战略选择。分析了促淤工程的驱动力虽然受长江三角洲自然因素和技术的制约,但长江口滩涂促淤的主要驱动力是长三角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等。探讨了促淤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一方面是要建立和完善促淤工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将滩涂促淤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成本也纳入滩涂促淤工程项目的成本之列,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滩涂促淤的统筹规划,遵循《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的指导思想,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实行因地制宜的方针。此外,提出了通过诸如"漂浮人工滩涂"等生态修复途径把受损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成健康的功能性生态系统,以实现促淤工程生态补偿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
淤
工程
长江口
滩涂湿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油田孤东海堤保滩促淤工程二维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清涛
蒲高军
刘芸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以胜利油田孤东海堤保滩促淤工程为实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实测流速资料对该海区进行潮流计算,对所提出的不同工程方案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促淤效果,在此基础上给出工程方案的推荐结论。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海堤
保滩
促
淤
工程
二维潮流数值模拟
潮流计算
促
淤
效果
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布局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崔冬
刘新成
俞相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内部布局是决定促淤工程淤积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以往缺乏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总规模约148.7 km2的长江口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为例,以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及泥沙促淤效果经验公式为研究手段,展开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
内部布局是决定促淤工程淤积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以往缺乏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总规模约148.7 km2的长江口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为例,以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及泥沙促淤效果经验公式为研究手段,展开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布局研究,包括促淤方式、分仓方式的选择以及纳潮口规模的拟定等.研究结果表明,纳潮口式促淤方式优于多仓布局方案,纳潮口规模在满足控制流速的前提下大小应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
淤
工程
内部布局
促
淤
效果
潮汐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辐射沙洲滩涂促淤试验效益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沈永明
陈仕涛
刘永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中的条子泥滩涂开发前景广阔 .为了能够尽快利用这片土地后备资源 ,进行促淤并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就是此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作者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的方式、坝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坝田结...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中的条子泥滩涂开发前景广阔 .为了能够尽快利用这片土地后备资源 ,进行促淤并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就是此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作者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的方式、坝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坝田结构的促淤效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围垦
促
淤
试验
工程
坝田
滩涂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滩涂促淤坝田中淤积三角形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沈永明
张忍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在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坝田内外冲淤情况一年多的观察与测量中 ,发现工程在 1998年 8月建成至10月间 ,坝田内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淤积三角形 ,而在以后的观测中却没有再出现 .根据观测的资料 ,本文从潮流、地形、季节风以及淤积总趋势等...
在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坝田内外冲淤情况一年多的观察与测量中 ,发现工程在 1998年 8月建成至10月间 ,坝田内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淤积三角形 ,而在以后的观测中却没有再出现 .根据观测的资料 ,本文从潮流、地形、季节风以及淤积总趋势等方面对坝田内淤积三角形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发展变化及其对淤积效率的影响作了分析与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子泥
促
淤
试验
工程
坝田
淤
积三角形
滩涂
淤
积形态
淤
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分析
被引量:
23
8
作者
茅志昌
郭建强
+1 位作者
虞志英
谢世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杭州湾北岸经历了先侵蚀后淤涨的历史过程。近年来由于南汇边滩大规模促淤圈围工程及长江来沙量减少,造成冲刷带由东向西移动。经分析东部南汇段2003年以来处于冲淤平衡阶段,奉贤段总体上处于冲刷状态,顶冲点移至三团港附近,金山段处于...
杭州湾北岸经历了先侵蚀后淤涨的历史过程。近年来由于南汇边滩大规模促淤圈围工程及长江来沙量减少,造成冲刷带由东向西移动。经分析东部南汇段2003年以来处于冲淤平衡阶段,奉贤段总体上处于冲刷状态,顶冲点移至三团港附近,金山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北岸
冲
淤
演变
促
淤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杭州湾北岸保滩加固工程附近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9
作者
王亚
王元叶
+1 位作者
刘玮祎
李身铎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Delft-3D-flow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水动力输运模型,该模型采用曲线正交网格,在垂直方向上采用σ坐标,水动力模块建立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交替方向法(ADI)对该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应用沿水深平均的两维水流数...
Delft-3D-flow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水动力输运模型,该模型采用曲线正交网格,在垂直方向上采用σ坐标,水动力模块建立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交替方向法(ADI)对该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应用沿水深平均的两维水流数学模型来计算,采用大小模型嵌套的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分布在杭州湾和长江口10个潮位站2003年水位数据和1982、1997、2003年的潮流观测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工程实施后,围堤西侧流速变化最为显著,涨急流速减小,最大幅度为24cm/s,落急流速也减小,最大幅度为9cm/s。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保滩加固工程后在围堤西侧,涨、落急流速均减小,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25cm/s和14cm/s,工程实施后研究区流速递减81%左右;(2)工程实施后涨、落急流向除近岸外,流向变化一般小于5°,基本上不受工程影响,但在高平潮期间,工程实施后在围堤西侧流向变化较大,最大可达100°以上;(3)工程实施后围堤西侧的流速虽然变化较大,但因工程区潮流较弱,工程规模较小,影响将局限在工程区周围200m范围内,对附近的码头以及外侧的金山深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杭州湾北岸保滩加固工程附近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和分析,探讨了工程建设对附近局部流场的改变及其主要影响范围,为保滩加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也为其它海岸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ft-3D
数值模型
促
淤
工程
杭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瓯江杨府山边滩围垦工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王顺中
李浩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8,共8页
瓯江杨府山河段边滩发育丰富 ,底沙运动频繁 ,悬沙含量高 ,对边滩围垦促淤极为有利。本文依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 ,在模型验证试验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围垦工程试验 ,分别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工程布置形式的促淤效果。对类...
瓯江杨府山河段边滩发育丰富 ,底沙运动频繁 ,悬沙含量高 ,对边滩围垦促淤极为有利。本文依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 ,在模型验证试验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围垦工程试验 ,分别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工程布置形式的促淤效果。对类似的边滩围涂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滩围垦
模型
试验
定床
淤
积
促
淤
工程
潮汐
泥沙
水文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潜堤结构型式及其透射系数研究
被引量:
21
11
作者
张日向
刘圆
蒲高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85,共5页
针对胜利油田某保滩促淤工程,进行了多种方案不同潜堤结构型式的优选,比较了其中四种结构型式,并对这四种结构型式的潜堤分别进行了波浪水槽试验,测试其透射系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潜堤透射系数的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潜堤
结构型式
透射系数
波浪水槽试验
保滩
促
淤
工程
海岸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发浅海滩涂资源 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
被引量:
66
12
作者
陈吉余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3期27-31,共5页
据预测 2 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净增 2~ 3亿 ,而耕地减少累计量将达 1 80 0万hm2 ,二者叠加到 2 1世纪中叶我国将缺少 4~ 5亿人口的生存空间 ,人口、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而如何拓展生存空间的形势也是极其严重的 ,河流上游封山育...
据预测 2 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净增 2~ 3亿 ,而耕地减少累计量将达 1 80 0万hm2 ,二者叠加到 2 1世纪中叶我国将缺少 4~ 5亿人口的生存空间 ,人口、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而如何拓展生存空间的形势也是极其严重的 ,河流上游封山育林 ,中游退田还湖 ,但沿海滩涂却可提供大量后备土地资源。历史上我国退海、围海之地达 1 0余万km2 。近 5 0年来 ,加大围海造地力度 ,新增了 1 1 0 0 0~ 1 2 0 0 0km2 土地。本文提出 2 0 5 0年前再造 1 0 0 0 0~ 1 5 0 0 0km2 生存空间 ,为 2 0 0 0~ 30 0 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还着重提出未来 5 0年围垦难点所在是低滩围垦。根据入海泥沙自然造陆与所需造陆之间的差值 ,必需以人工促淤和生物促淤工程来弥补自然成陆泥沙之不足。还需在提高环境监测、预测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滩涂资源
低滩围海
人工海岸
促
淤
工程
人工河口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工程促淤区的淤积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新成
崔冬
机构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13DZ2251500)
文摘
对长江口南汇东滩工程促淤区的动态淤积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工程促淤可将原不同地形地貌的滩涂调整为总体近岸高,离岸低,有一定坡度的连续性滩面。在充分促淤的条件下,工程区平均高潮位和纳潮口底高程可近似作为促淤后地形高程分布的范围指标。促淤区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水深较深处比水深浅处的淤积强度大,水深越深,淤积量越多。各观测点的淤积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一般经过2~3年的工程促淤,淤积厚度不再随促淤历时而有大幅度的增长。南汇东滩0 m等深线以上的促淤工程,在前2~3年的年均淤积强度约为0.2~0.3 m/a;-2 m等深线以上促淤工程,在前2~3的年均淤积强度约为0.5 m/a;-3^-4 m等深线以上促淤工程,前2~3年的年均淤积强度约为1.0 m/a。
关键词
长江口
工程促淤
淤
积特性
淤
积强度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project promoting silting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deposition rate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式离岸堤保滩促淤工程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龚崇准
陈美发
朱宪伟
顾家龙
张玮
沈正潮
机构
河海大学交通与海洋工程学院
上海水务局
上海市滩涂管理处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77,共6页
文摘
在上海奉贤南门港保滩促淤工程中 ,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型式———桩式离岸堤 ,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桩式离岸堤消浪效果研究。针对离岸堤通常建于近岸浅水区破波带的特点 ,重点研究水深、堤高以及堤身结构对波浪衰减的影响 ,同时对桩式离岸堤堤后水域的波浪底流速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桩式离岸堤不仅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 ,而且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波态 ,即由引起水体剧烈紊动的破波转变为浅水推进波 ,从而有效地改善海滩上的动力条件 ,保护海滩免受侵蚀 。
关键词
桩式离岸堤
保滩
促
淤
工程
浅水波浪
消浪效果
海滩侵蚀
Keywords
offshore pile dike
beach protection
shallow water wave
wave dissipation
分类号
TV87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滩涂促淤工程的驱动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3
作者
高宇
冯广朋
张婷婷
张涛
王思凯
庄平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92-395,共4页
基金
长江口青草沙水库邻近水域生态修复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景观指数-群落关系的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栖息地分类研究"(批准号:31400410)
"河口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横向通量和能量平衡闭合研究"(批准号:30870409)
文摘
综述了促淤工程的历史意义在于不仅形成了大约2000万人的人类生存空间,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和发展曾经起到巨大作用,同时也造就新的就业机会,还兼顾生态环境的动态保护,特别是青草沙水库的运行成为长江口水源地的战略选择。分析了促淤工程的驱动力虽然受长江三角洲自然因素和技术的制约,但长江口滩涂促淤的主要驱动力是长三角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等。探讨了促淤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一方面是要建立和完善促淤工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将滩涂促淤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成本也纳入滩涂促淤工程项目的成本之列,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滩涂促淤的统筹规划,遵循《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的指导思想,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实行因地制宜的方针。此外,提出了通过诸如"漂浮人工滩涂"等生态修复途径把受损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成健康的功能性生态系统,以实现促淤工程生态补偿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促
淤
工程
长江口
滩涂湿地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siltation promotion project
the Yangtze estuary
mudfl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S28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油田孤东海堤保滩促淤工程二维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清涛
蒲高军
刘芸
机构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胜利油田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文摘
以胜利油田孤东海堤保滩促淤工程为实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实测流速资料对该海区进行潮流计算,对所提出的不同工程方案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促淤效果,在此基础上给出工程方案的推荐结论。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海堤
保滩
促
淤
工程
二维潮流数值模拟
潮流计算
促
淤
效果
海岸
Keywords
tidal current numerical modeling
analysis of scour and silting
sea embankment.
分类号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布局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崔冬
刘新成
俞相成
机构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文摘
内部布局是决定促淤工程淤积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以往缺乏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总规模约148.7 km2的长江口南汇东滩促淤圈围工程为例,以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及泥沙促淤效果经验公式为研究手段,展开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布局研究,包括促淤方式、分仓方式的选择以及纳潮口规模的拟定等.研究结果表明,纳潮口式促淤方式优于多仓布局方案,纳潮口规模在满足控制流速的前提下大小应适中.
关键词
促
淤
工程
内部布局
促
淤
效果
潮汐河口
Keywords
reclaiming project
interior layout
deposition rate
tidal estuary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辐射沙洲滩涂促淤试验效益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沈永明
陈仕涛
刘永学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海岸与第四纪研究所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重点课题!"条子泥促淤并陆工程实验研究
文摘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中的条子泥滩涂开发前景广阔 .为了能够尽快利用这片土地后备资源 ,进行促淤并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就是此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作者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的方式、坝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坝田结构的促淤效果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辐射沙洲
围垦
促
淤
试验
工程
坝田
滩涂
江苏
Keywords
radial tidal sands
land accretion
promoting deposit experimentation project
net shaped dams
分类号
P7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S28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滩涂促淤坝田中淤积三角形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沈永明
张忍顺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海洋与滩涂研究所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99-103,共5页
文摘
在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坝田内外冲淤情况一年多的观察与测量中 ,发现工程在 1998年 8月建成至10月间 ,坝田内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淤积三角形 ,而在以后的观测中却没有再出现 .根据观测的资料 ,本文从潮流、地形、季节风以及淤积总趋势等方面对坝田内淤积三角形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发展变化及其对淤积效率的影响作了分析与研究 。
关键词
条子泥
促
淤
试验
工程
坝田
淤
积三角形
滩涂
淤
积形态
淤
积效率
Keywords
The promoting deposit experimentation project on Tiaozini sand
net-shaped dams
the triangle area of deposit
sand-filled bag
分类号
TV148.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分析
被引量:
23
8
作者
茅志昌
郭建强
虞志英
谢世禄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滩涂造地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基金
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2CB412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6042)
文摘
杭州湾北岸经历了先侵蚀后淤涨的历史过程。近年来由于南汇边滩大规模促淤圈围工程及长江来沙量减少,造成冲刷带由东向西移动。经分析东部南汇段2003年以来处于冲淤平衡阶段,奉贤段总体上处于冲刷状态,顶冲点移至三团港附近,金山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关键词
杭州湾北岸
冲
淤
演变
促
淤
工程
Keywords
the north of Hangzhou Bay
processes of erosion or siltation
reclamation works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湾北岸保滩加固工程附近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9
作者
王亚
王元叶
刘玮祎
李身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课题资助项目(07DJ14003)
文摘
Delft-3D-flow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水动力输运模型,该模型采用曲线正交网格,在垂直方向上采用σ坐标,水动力模块建立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交替方向法(ADI)对该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应用沿水深平均的两维水流数学模型来计算,采用大小模型嵌套的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分布在杭州湾和长江口10个潮位站2003年水位数据和1982、1997、2003年的潮流观测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工程实施后,围堤西侧流速变化最为显著,涨急流速减小,最大幅度为24cm/s,落急流速也减小,最大幅度为9cm/s。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保滩加固工程后在围堤西侧,涨、落急流速均减小,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25cm/s和14cm/s,工程实施后研究区流速递减81%左右;(2)工程实施后涨、落急流向除近岸外,流向变化一般小于5°,基本上不受工程影响,但在高平潮期间,工程实施后在围堤西侧流向变化较大,最大可达100°以上;(3)工程实施后围堤西侧的流速虽然变化较大,但因工程区潮流较弱,工程规模较小,影响将局限在工程区周围200m范围内,对附近的码头以及外侧的金山深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杭州湾北岸保滩加固工程附近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和分析,探讨了工程建设对附近局部流场的改变及其主要影响范围,为保滩加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也为其它海岸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Delft-3D
数值模型
促
淤
工程
杭州湾
Keywords
Delft-3D
mathematical model
siltation promotion project
Hangzhouwan Bay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瓯江杨府山边滩围垦工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王顺中
李浩麟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港研究所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8,共8页
文摘
瓯江杨府山河段边滩发育丰富 ,底沙运动频繁 ,悬沙含量高 ,对边滩围垦促淤极为有利。本文依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 ,在模型验证试验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围垦工程试验 ,分别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工程布置形式的促淤效果。对类似的边滩围涂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边滩围垦
模型
试验
定床
淤
积
促
淤
工程
潮汐
泥沙
水文
地形
Keywords
beach reclamation
model test
fixed-bed fill-up
beach accretion project
分类号
TV8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潜堤结构型式及其透射系数研究
被引量:
21
11
作者
张日向
刘圆
蒲高军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85,共5页
文摘
针对胜利油田某保滩促淤工程,进行了多种方案不同潜堤结构型式的优选,比较了其中四种结构型式,并对这四种结构型式的潜堤分别进行了波浪水槽试验,测试其透射系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潜堤透射系数的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潜堤
结构型式
透射系数
波浪水槽试验
保滩
促
淤
工程
海岸
工程
Keywords
submerged dyke
structural types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分类号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TV87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发浅海滩涂资源 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
被引量:
66
12
作者
陈吉余
机构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3期27-31,共5页
文摘
据预测 2 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净增 2~ 3亿 ,而耕地减少累计量将达 1 80 0万hm2 ,二者叠加到 2 1世纪中叶我国将缺少 4~ 5亿人口的生存空间 ,人口、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而如何拓展生存空间的形势也是极其严重的 ,河流上游封山育林 ,中游退田还湖 ,但沿海滩涂却可提供大量后备土地资源。历史上我国退海、围海之地达 1 0余万km2 。近 5 0年来 ,加大围海造地力度 ,新增了 1 1 0 0 0~ 1 2 0 0 0km2 土地。本文提出 2 0 5 0年前再造 1 0 0 0 0~ 1 5 0 0 0km2 生存空间 ,为 2 0 0 0~ 30 0 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还着重提出未来 5 0年围垦难点所在是低滩围垦。根据入海泥沙自然造陆与所需造陆之间的差值 ,必需以人工促淤和生物促淤工程来弥补自然成陆泥沙之不足。还需在提高环境监测、预测的精度 。
关键词
浅海滩涂资源
低滩围海
人工海岸
促
淤
工程
人工河口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Keywords
tidal flats
living space
reclamation
artificial coastline
engineering impelling siltation
bio impelling siltation
分类号
P748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口工程促淤区的淤积特性分析
刘新成
崔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桩式离岸堤保滩促淤工程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龚崇准
陈美发
朱宪伟
顾家龙
张玮
沈正潮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口滩涂促淤工程的驱动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高宇
冯广朋
张婷婷
张涛
王思凯
庄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胜利油田孤东海堤保滩促淤工程二维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刘清涛
蒲高军
刘芸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潮汐河口大型中低滩促淤工程内部布局研究
崔冬
刘新成
俞相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辐射沙洲滩涂促淤试验效益研究
沈永明
陈仕涛
刘永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滩涂促淤坝田中淤积三角形研究
沈永明
张忍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分析
茅志昌
郭建强
虞志英
谢世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杭州湾北岸保滩加固工程附近流场的数值模拟
王亚
王元叶
刘玮祎
李身铎
《海洋学研究》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瓯江杨府山边滩围垦工程试验研究
王顺中
李浩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潜堤结构型式及其透射系数研究
张日向
刘圆
蒲高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开发浅海滩涂资源 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
陈吉余
《中国工程科学》
2000
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