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肩部减薄缺陷三通受内压时的塑性极限载荷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沈伟 孙亮 崔文勇 《压力容器》 2003年第11期10-15,50,共7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含肩部减薄缺陷焊制三通进行塑性极限内压的计算和分析 ,确定了影响三通塑性极限内压的主要因素 ,建立了覆盖常用三通几何特征参量和肩部三维减薄缺陷大小变化范围的塑性极限内压有限元解数据库 ,并拟合得到...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含肩部减薄缺陷焊制三通进行塑性极限内压的计算和分析 ,确定了影响三通塑性极限内压的主要因素 ,建立了覆盖常用三通几何特征参量和肩部三维减薄缺陷大小变化范围的塑性极限内压有限元解数据库 ,并拟合得到形式简单且具有较高精度的塑性极限内压工程估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 减薄缺陷 塑性极限载荷 有限元分析 数据库 工程估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部减薄三通塑性极限面内弯矩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慧灵 王昌 +1 位作者 孙亮 杜鹏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36,共5页
三通在使用中受介质的腐蚀或冲刷会在肩部产生局部减薄,从而降低其使用的完整性。鉴于此,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肩部减薄缺陷对三通极限载荷的影响。研究表明缺陷的轴向长度对三通的极限面内弯矩影响较小。在将常用三通几何尺寸... 三通在使用中受介质的腐蚀或冲刷会在肩部产生局部减薄,从而降低其使用的完整性。鉴于此,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肩部减薄缺陷对三通极限载荷的影响。研究表明缺陷的轴向长度对三通的极限面内弯矩影响较小。在将常用三通几何尺寸简化为等径不等壁厚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常用三通几何尺寸及缺陷尺寸的塑性极限面内弯矩有限元解数据库,最终拟合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塑性极限面内弯矩工程估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 塑性极限载荷 肩部减薄缺陷 有限元分析 工程估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部减薄缺陷三通塑性极限面内弯矩的研究
3
作者 贾慧灵 王昌 +1 位作者 孙亮 杜鹏飞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7年第5期47-51,共5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含肩部减薄缺陷焊制三通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影响三通塑性极限面内弯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覆盖常用三通几何尺寸及缺陷尺寸的塑性极限面内弯矩有限元解数据库,并拟合得到形式简单且具有较高精度的塑...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含肩部减薄缺陷焊制三通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影响三通塑性极限面内弯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覆盖常用三通几何尺寸及缺陷尺寸的塑性极限面内弯矩有限元解数据库,并拟合得到形式简单且具有较高精度的塑性极限面内弯矩工程估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 塑性极限载荷 肩部减薄缺陷 有限元分析 工程估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外弯矩下输油管道三通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4
作者 贾慧灵 杜鹏飞 孙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123,共3页
三通承受载荷较直管段复杂,其中较危险的载荷是作用于支管端部的面外弯矩,准确预测三通的塑性极限面外弯矩载荷,成为管道完整性评估的关键技术。使用ANSYS软件对三通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受面外弯矩时三通的三种失效模式,分析... 三通承受载荷较直管段复杂,其中较危险的载荷是作用于支管端部的面外弯矩,准确预测三通的塑性极限面外弯矩载荷,成为管道完整性评估的关键技术。使用ANSYS软件对三通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受面外弯矩时三通的三种失效模式,分析表明主管壁厚和支管外径是影响三通塑性极限面外弯矩的主要因素。针对常用几何尺寸三通建立了塑性极限面外弯矩有限元解数据库,并拟合得到三通的塑性极限面外弯矩工程估算公式,为三通的强度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及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 极限载荷 失效模式 有限元分析 工程估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作用下等壁厚过渡及等圆角过渡三通塑性极限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张羽 惠虎 +1 位作者 余婧璠 黄淞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4,51,共8页
为了保证采油树的安全运行,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采油树结构中常用的管件三通的极限载荷开展研究。国产采油树三通的相贯区域均有一定的壁厚加厚现象,通过采用两种过渡方法(等壁厚过渡和等圆角过渡)分析壁厚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分... 为了保证采油树的安全运行,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采油树结构中常用的管件三通的极限载荷开展研究。国产采油树三通的相贯区域均有一定的壁厚加厚现象,通过采用两种过渡方法(等壁厚过渡和等圆角过渡)分析壁厚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三通的失效形式,并确定了不同影响因素包括两种圆角过渡方法、主管径厚比及铸造圆角值对三通极限载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建立了覆盖常用主管径厚比、铸造圆角及两种铸造方法的极限内压数据库;确定了两种过渡方法的优劣性及最佳铸造圆角值,得到了三通的影响因素曲线及工程估算公式;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的合理性。该研究结果可为三通的结构选型及设计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 塑性极限载荷 过渡方法 工程估算公式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