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工士学位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梦卿 安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1-16,共6页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信号功能。民间样本的工士学位以"三证四合格"为授予标准,为未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学位标准提供了参考。国家制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学...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信号功能。民间样本的工士学位以"三证四合格"为授予标准,为未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学位标准提供了参考。国家制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设计,应遵循"学生为本,服务需求"、"综合考评,能力为重"、"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原则,从德、能、智、技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标准 工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士学位:由“试水”解析到创新构想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宏昌 李宏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2-36,共5页
文章以工士学位内涵及特征为逻辑起点,进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设立工士学位的当代价值,即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大趋势"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时代潮",可破高职教育"出身论"、能为高职教育"正名分&q... 文章以工士学位内涵及特征为逻辑起点,进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设立工士学位的当代价值,即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大趋势"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时代潮",可破高职教育"出身论"、能为高职教育"正名分",可接职业教育发展的"断头路"、能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桥"。因此,在设立工士学位制度构建中,特别强调要赋予工士学位合法性、实现工士学位制度化、确保工士学位含金量。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建立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士学位 内涵 特征 当代价值 基本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改革探析——基于价值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永颜 申国昌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26-31,共6页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路径,意义重大。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本质是个体、社会以及管理诸要素在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因此,需要从价值论的视角研究高等职...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路径,意义重大。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本质是个体、社会以及管理诸要素在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因此,需要从价值论的视角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本体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探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改革的未来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学位改革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士学位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名称推定语境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梦卿 王若言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20-25,共6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位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以何名称称之,一直没有定论,能士、技士等名称都有学者提及,相比较而言,工士学位更能准确界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特征,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位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以何名称称之,一直没有定论,能士、技士等名称都有学者提及,相比较而言,工士学位更能准确界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特征,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工士学位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国情特色,又有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交流接轨的功能,以此名之,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语境 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假设理论视阈下工士学位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茂波 朱梦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6-30,共5页
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反应出不同受教育者的能力,从而帮助雇主从劳动力市场中筛选求职者。筛选假设理论视阈下,构建工士学位制度的政策目标是促进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转... 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反应出不同受教育者的能力,从而帮助雇主从劳动力市场中筛选求职者。筛选假设理论视阈下,构建工士学位制度的政策目标是促进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构建工士学位制度的功能为保障技能创新型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优化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筛选,关联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维护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权益。构建工士学位制度需要制定保障工士学位合法的政策法规,形成院校自主的工士学位授予标准,形成基于市场动态调控的工士学位制度,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工士学位评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假设理论 工士学位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设立“工士”学位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申国昌 刘京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10,共6页
我国高职专科教育存在着学位"缺位"现象,导致职业教育地位不受重视,职教与普教体系相互脱节,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并悖离于世界学位制度的发展大潮。因此,构建合理完备的学位体系极为必要,可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实... 我国高职专科教育存在着学位"缺位"现象,导致职业教育地位不受重视,职教与普教体系相互脱节,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并悖离于世界学位制度的发展大潮。因此,构建合理完备的学位体系极为必要,可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追求,并顺应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工士"学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重视高职学位建设,从制度上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还需从实施上制定"工士"学位实施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士学位 职业教育 学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副学士”与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梦卿 任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36,共6页
美国社区学院通过实施"副学士"学位,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无法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士"学位,对增... 美国社区学院通过实施"副学士"学位,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无法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士"学位,对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提高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评价和满意度,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比较并借鉴,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学士”学位 工士学位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是学位设立之争而不是学位名称之争--“工士”学位之争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8
作者 伍红军 秦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2-38,共7页
2014年6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试水为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由此引发出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工士"学位之争。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大讨论仅是关乎设立专科学位制度的意义和价值的争论,却规避了"工士"学位这... 2014年6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试水为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由此引发出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工士"学位之争。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大讨论仅是关乎设立专科学位制度的意义和价值的争论,却规避了"工士"学位这一学位名称是否得当的问题。在国家明确了研究和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的政策之后,为专科高职设立专门学位已是大势所趋,真正要讨论的正是如这一学位名称如何确定的更为细节性和操作层面的问题。而我国有关专科高职的学位名称如何定名并没有达成学界共识,当前有三条选择路径:一是引进和改造西方的"副学士学位";二是再次论证"工士"学位的可行性;三是创生新的学位名称,如"专士"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学位制度 工士学位 “专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多维价值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梦卿 杨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1,共4页
"工士"学位试点和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进程。文章从学习价值、发展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等角度出发,指出"工士"学位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发展的引领... "工士"学位试点和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进程。文章从学习价值、发展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等角度出发,指出"工士"学位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发展的引领力量、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职教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可靠保证。因此,"工士"学位授予制度应该在国家层面得以确立并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应用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梦卿 肖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7,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相应地,其实施的"工士"学位也应反映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从其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到与实训、实践紧密相连的培养过程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都应充分体现出应用性特征;当然&...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相应地,其实施的"工士"学位也应反映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从其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到与实训、实践紧密相连的培养过程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都应充分体现出应用性特征;当然"工士"学位也必须体现出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要求。"工士"学位的应用性特征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应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士”学位制度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宏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17-20,共4页
文章以经济发展"新常态"引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并以此为研究背景,在界定"工士"学位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士"学位制度在彰显教育公平、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实现高职制度创新... 文章以经济发展"新常态"引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并以此为研究背景,在界定"工士"学位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士"学位制度在彰显教育公平、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实现高职制度创新、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激发办学活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价值,进而阐述了以"工士"学位制度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的路径。这些路径主要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以赋予"工士"学位合法性、明确授予标准、注重"工士"学位规范化、强化企业责任等,以增加"工士"学位的含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教育 工士学位 制度创新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士”学位名称推定的矛与盾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红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6,共4页
"工士"学位的设计者在对"工士"学位进行定名时,主要通过典籍考释"工"的词义,指出本土创生的其他学位名称的缺陷以彰显"工士"的定名优势,在研究过程中逐步修正"工士"名称的内涵等方... "工士"学位的设计者在对"工士"学位进行定名时,主要通过典籍考释"工"的词义,指出本土创生的其他学位名称的缺陷以彰显"工士"的定名优势,在研究过程中逐步修正"工士"名称的内涵等方式来实施名称推定。然而在这一名称推定的研究积累过程中,仍存一些矛盾和不足之处:如"工士"名称与上层的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名称匹配性不佳,概括度不够;语义过于繁杂,且并非成词,易生歧义;设定的语义指向与通行语义产生冲突,导致理解的混乱及其美誉度欠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名称 工士学位 名称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秀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0-14,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连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也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工士"学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重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对"工...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连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也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工士"学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重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对"工士"学位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界定,深入分析了"工士"学位的人本、公平和发展价值,并从法理支撑、标准建设、机制保障以及关系耦合四个视角对"工士"学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价值 内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高职教育“工士”学位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14
作者 张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0-25,共6页
"工士"学位的设立,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关键举措,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工士"学位制度在湖北省的尝试,引发社会舆论与学术研究的多重争鸣与省思。文章认为"工士"学位是... "工士"学位的设立,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关键举措,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工士"学位制度在湖北省的尝试,引发社会舆论与学术研究的多重争鸣与省思。文章认为"工士"学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创新,其必要性源于社会进步性需求、教育内生性需求与学生发展性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实现策略应从三个方面推进:在思想层面,需统一原则化认知;在制度层面,应完善高职学位制度的规范化体系;在实施层面,应构建"工士"学位授予与评价制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审定学位授予权并健全学位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学位体系 必要性 实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