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0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振肖 张丽荣 +2 位作者 刘洋 孟锐 金世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31-6141,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关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创新政策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具体要求,中国政府2024年更新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生物多...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关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创新政策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具体要求,中国政府2024年更新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设置为首要优先行动领域,并首次部署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优先行动,旨在引导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共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围绕国内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法规机制缺失、信息披露水平低、技术标准空白、科研支撑薄弱等问题,采用文献综述、跨国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解构方法,系统梳理全球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演变和政策工具发展动态,重点解析欧盟生物多样性立法、英国生物多样性净收益政策、巴西私人保护区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1)构建统一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框架,(2)建立强制性与激励性结合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机制,(3)完善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4)培育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期为国家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 生物多样性治理 减缓保护层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基于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惠远 冯骥 +2 位作者 张哲 齐月 刘海燕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是展示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实践,深入挖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模式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是展示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实践,深入挖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模式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并以参与主体、主要做法、案例特点、保护成效以及影响力等为依据,凝练形成五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①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带动的目标引领模式类的案例数量居多,占比为43.2%,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最有效的方式;②制度先行的政策驱动模式类的案例较少,占比为4.4%,但仍是我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强有力措施之一;③强化能力建设的基础保障模式的案例数量占比为20.3%,案例内容涉及调查评估、执法监督等方面,个别案例运用了AI等最新技术开展调查,科技创新是今后关键工作;④可持续利用的产业带动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4.1%,该模式有利于促进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⑤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8.1%,该模式能够有效带动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议进一步健全就地与迁地保护体系,加快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调查监测的科技化、智慧化水平,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多渠道畅通公众参与路径,以期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案例 实践模式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涧凤凰山候鸟州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价值评价
3
作者 张加宝 戴俊宏 +4 位作者 李金亮 张忠华 蒋如鹏 胡昌平 杨华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从植物多样性、植被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和景观资源多样性4个方面探讨南涧凤凰山候鸟州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15科294属437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6种。保护区的... 从植物多样性、植被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和景观资源多样性4个方面探讨南涧凤凰山候鸟州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15科294属437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6种。保护区的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8个群系和9个群丛;保护区内共记录哺乳动物40种、鸟类9目40科96属133种、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森林景观、动物景观、水文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评价方面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自然性、脆弱性、面积适应性和生态区位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 保护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KAP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金敏丽 钟伟良 傅丹诺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3,共8页
为探究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KAP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于2024年7月至8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自然保护区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放问卷275份,获得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94.19%;(2)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知、... 为探究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KAP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于2024年7月至8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自然保护区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放问卷275份,获得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94.19%;(2)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70±0.76)、(3.67±0.65)、(3.11±0.86)分。认知和行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而态度得分处于高水平;(3)认知与态度、态度与行为、认知与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认知、态度和行为与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呈显著正相关,而同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主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类别,影响态度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年收入,影响行为是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影响KAP是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和家庭年收入;(5)针对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KAP现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强化社区科普宣教活动工作,构建有效的社区共管参与机制,生态旅游提档升级和完善保护区相关补偿制度等对策。研究结果证实了KAP模型在解释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拓展了KAP模型理论的应用范围,可为自然保护区制定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共赢的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KAP现况 影响因素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空间布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关联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苏香燕 周妍 +3 位作者 张成鹏 王征禹 池秀莲 王庆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13-5123,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以来,我国围绕“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已系统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在巩固重要生态屏障、保护重要物...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以来,我国围绕“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已系统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在巩固重要生态屏障、保护重要物种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有研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视角系统评价山水工程布局的合理性。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评价现有工程的空间分布特征,辨识未来工程优先区,以期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提供参考。采用县级珍稀物种分布数量、植被覆盖退化程度、潜在生态胁迫强度3项指标,构建了中国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和优先级指数,并以国家层面划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为研究范围,结合已有工程布局、自然保护区分布开展空缺分析,辨识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未来山水工程优先区。结果表明:1)我国珍稀物种丰富度较高区域的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县域珍稀物种数量大于100种的县有168个,其中植被覆盖退化面积占比超过20%的县仅有24个。2)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面积为393万km^(2),已实施山水工程与其重叠面积约为64万km^(2),涉及42个山水工程,对应珍稀物种数量丰富度多为中等水平。3)当前已实施山水工程多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未来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山水工程区可优先考虑大兴安岭、天山西麓和北麓、横断山区、云南高原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空缺分析 优先区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察收集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纪念董玉琛院士诞辰100周年
6
作者 孔垂正 李立会 +5 位作者 景蕊莲 贾继增 何娟娟 谭光万 赵汗青 刘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067,共7页
董玉琛院士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本文系统回顾并解析董玉琛院士在考察收集作物种质资源、建立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与规范以及研究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突破性工作,并借以揭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对生物多样性保... 董玉琛院士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本文系统回顾并解析董玉琛院士在考察收集作物种质资源、建立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与规范以及研究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突破性工作,并借以揭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玉琛 作物种质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遗传多样性 小麦族 资源保存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理论逻辑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原 王其 曾维忠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53-5063,共11页
积极推动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与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举措。基于协同理论,厘清了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辩证关系,剖析了二者协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破解困境的实施策略。研究发现,森林碳... 积极推动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与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举措。基于协同理论,厘清了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辩证关系,剖析了二者协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破解困境的实施策略。研究发现,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的驱动机制有两方面,一是森林碳汇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直接与间接、正向与负向作用,使得二者难以剥离开来独立发展;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价值难以单独实现、区域高度重叠但项目主体未能协调统一、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容易损害生物多样性等,致使二者协同面临价格“失灵”、主体“失联”、过程“失当”三大现实困境。为此,要以“森林碳汇+”为核心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私人物品”形式嵌入碳汇市场,推动森林碳汇市场交易主体拓展为“碳增汇+生物多样性保护”双重主体,形成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各环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力,进而实现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发展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生物多样性保护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对城镇化进程的响应及优先保护区划定研究
8
作者 凌云 方斌 +1 位作者 夏春华 张凯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8806-8820,共15页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类活动无时不影响着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过程,甚至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不可逆转,探究城镇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可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基于城镇化水平与生物多样性数据,以系统保护规划...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类活动无时不影响着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过程,甚至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不可逆转,探究城镇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可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基于城镇化水平与生物多样性数据,以系统保护规划理论为指导,运用Pearson相关性、随机森林等方法探究城镇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划定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调整提供决策支持。研究表明:(1)城镇化水平高值区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东侧,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30年间,综合城镇化水平同比增长100.00%,生物多样性高值区主要位于我国南部区域,东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较低,30年间,除长江流域片和内陆河片,其他地区综合生物多样性均降低明显;(2)城镇化与生物多样性呈现显著的权衡关系,且权衡关系仍在增强,其中,空间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尤为显著。(3)“胡焕庸线”西侧流域片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人口城镇化更为敏感,而“胡焕庸线”东侧流域片区的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更为敏感;(4)划定的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主要位于“胡焕庸线”西侧,占国土面积比例的28%。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划定的必要与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物多样性 系统保护规划 优先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居民环境变化感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青海省门源县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刘雨涵 赵丹 +1 位作者 蔡君 隋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1-760,共10页
乡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与乡村居民发展诉求的矛盾升级,环境感知被引入复杂的人地关系研究中。本文探索了居住在祁连山东段南麓的青海省门源县乡村居民在自然环境、社区环境、生产环境和景区环... 乡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与乡村居民发展诉求的矛盾升级,环境感知被引入复杂的人地关系研究中。本文探索了居住在祁连山东段南麓的青海省门源县乡村居民在自然环境、社区环境、生产环境和景区环境中的变化感知对其生态保护行为和绿色农业实践的影响。结果表明:(1)乡村居民生产环境感知对生态保护行为和绿色农业实践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乡村居民生产环境感知越强,越可能主动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并愿意在农业实践中接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折损,采取生态保护举措。(2)乡村居民自然环境感知对社区环境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社区环境感知又进一步正向影响生产环境感知。(3)乡村居民景区环境感知通过家庭生计情况对生态保护行为产生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乡村旅游地居民对环境的感知能促使其增加旅游业相关生计,并践行生态保护行为。对此,本研究从社区环境提升、生产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教育等方面为未来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化感知 保护行为 生物多样性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植被分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作用与意义
10
作者 段春香 余正才 +1 位作者 毛凯东 肖龙山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58-60,共3页
滇东南是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行动战略中属于西双版纳区,位于中国南部喀斯特岩溶地区的西缘,区域内气候差异大,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植被类型众多。该区域在植被区划中属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交错地带,科学意义与保... 滇东南是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行动战略中属于西双版纳区,位于中国南部喀斯特岩溶地区的西缘,区域内气候差异大,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植被类型众多。该区域在植被区划中属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交错地带,科学意义与保护价值巨大,目前还未进行系统完整的植被分类调查,应对该区域植被类型进行边牧,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生多样性本地调查与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植被分类 优先区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数据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评估
11
作者 曹攀 霍姝涵 +1 位作者 包峻帆 杨泽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011-9024,共14页
对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估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河南省信阳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借助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在物种、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维度共选取8个指标构建生物多样性遥感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 对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估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河南省信阳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借助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在物种、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维度共选取8个指标构建生物多样性遥感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重心迁移模型、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对保护区2011—2023年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较高,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高生物多样性区主要分布于山地林区,低值区集中于建设用地等人类活动强扰动区;2011—2023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呈高值缓升、低值趋稳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近98%的区域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生物多样性指数退化面积(23.71%)略大于改善面积(20.75%),分布重心由彭新镇迁移至灵山镇并趋于稳定。综合研究表明,遥感技术能够高效评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水平及时空演变,为类似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指数 遥感评估 landsat数据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 时空演变 未来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识别进展与我国保护策略启示
12
作者 王雨涵 李迪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年第3期90-100,共11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以物种和生态系统为对象,提出识别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贡献的区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Key Biodiversity Areas,KBAs)。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资料,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以物种和生态系统为对象,提出识别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贡献的区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Key Biodiversity Areas,KBAs)。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资料,系统阐述了KBA的识别标准、基本概念及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当前,国际上KBA识别的理论体系主要依据物种的脆弱性与重要性,强调对栖息地质量及生态过程的保护,技术上依托物种分布数据、受威胁等级、生境分析与空间优化模型(如GIS、MaxEnt、Zonation)等进行识别与评估。识别对象多集中于IUCN红色名录中的受威胁物种,覆盖鸟类、植物、海洋生物等多个类群。截至目前,全球已识别出16602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总面积达2200万km^(2),涵盖1.76万个物种,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探讨了KBAs在助力实现“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优化自然保护地格局以及为生态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面的潜力,并进一步指出其未来应用空间的拓展方向。期望通过KBA框架引导下的科学识别与空间布局,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 保护优先区 就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宁淑青 薛高煜 《花卉》 2025年第6期34-36,共3页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物群落的构建对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旨在探讨如何在园林设计中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物群落的构建对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旨在探讨如何在园林设计中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以实现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的和谐统一。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园林植物群落的特性以及两者的关联性,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园林植物群落构建原则、策略及方法,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园林植物群落 生态设计 物种多样性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森林培育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实践
14
作者 方刚 边翠芳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97-99,共3页
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众多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栖息之地,在维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范围内森林覆盖率的降低,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了空前的威胁。作为生态保育的一... 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众多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栖息之地,在维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范围内森林覆盖率的降低,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了空前的威胁。作为生态保育的一项有效措施,绿林培育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探讨森林培育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森林 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甘肃森林培育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永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1期184-186,共3页
为了提升甘肃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种子采集、苗木培育、合理造林与生态监控体系构建等方法,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森林培育技术要点。研究认为,优化密度配置和加强立体监测可显著提高森林恢复质量,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 为了提升甘肃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种子采集、苗木培育、合理造林与生态监控体系构建等方法,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森林培育技术要点。研究认为,优化密度配置和加强立体监测可显著提高森林恢复质量,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甘肃森林培育 种子采集 苗木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林结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俊全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工林在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以单一树种、同龄林为主,无法有效维持多样化的物种群落,从而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此,该文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工林在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以单一树种、同龄林为主,无法有效维持多样化的物种群落,从而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此,该文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从树种多样化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及年龄结构优化等方面入手,系统探讨了人工林结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结构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翼同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肩负重要使命。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措...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肩负重要使命。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动园林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 生物多样性 保护策略 可持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莉 石朔蓉 +1 位作者 贡琰 胡晓宇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1期169-171,共3页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植物配置、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科普宣传3个方面详细阐述增加公园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植物配置、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科普宣传3个方面详细阐述增加公园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旨在助力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为其他城市公园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园林养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 精细化养护管理 植物配置 科普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19
作者 马山俊 杨跃仙 +2 位作者 章文杰 韩枫 魏雪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67-71,168,共6页
系统调查红河县大架公路改扩建工程在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建设项目对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栖息地)、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个层次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保护区评价区... 系统调查红河县大架公路改扩建工程在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建设项目对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栖息地)、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个层次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保护区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对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值为52.52,依据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标准,确定为“中低度”影响,结合公路施工期及运营期的人为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缩短边坡长度、加强林地管理和植被恢复、加强污染控制与清理、加强对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公路改扩建工程 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原则及发展对策
20
作者 黄佳璐 林峤涵 +1 位作者 张骞 汤博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9,I0001,共7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是与人类生活空间直接相关,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关注点。近年,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都在不断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昆明-蒙特利尔全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是与人类生活空间直接相关,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关注点。近年,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都在不断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更是明确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行动目标。然而,这项工作在具体政策落实和实际应用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整理汇总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然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因地制宜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并从构建空间网络、分区管控治理、观测评估预警、试点城市建设、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基于自然解决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网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