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学媒体:由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到具身理论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
34
1
作者
张刚要
李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了揭示教学媒体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趋向,该研究考察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动因,并建立了"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具身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技术工具论的视界中,教学媒体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被动的工具,其作用仅是表示和描述...
为了揭示教学媒体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趋向,该研究考察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动因,并建立了"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具身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技术工具论的视界中,教学媒体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被动的工具,其作用仅是表示和描述知识,进而对"预成性"教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强化与塑造作用。而在工具实在论看来,教学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被动地表征知识,它似乎变成了有生命的"有机体",进而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并最终与"生成性"教学达成了某种默契。具身理论强调"人—技术"共生融合,在此语境下,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要体现"效益"原则,更要走向人性化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媒体
技术
工具
论
工具实在论
具身理论
预成性
生成性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德工具实在论理论内涵及悖论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庆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工具实在论是唐.伊德科学解释的核心观念之一,它突出了科学理解中的工具因素,为科学理解提供了一种工具化的维度。其内涵包括:工具与工具的使用活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工具是前理解结构;没有工具就没有科学;科学并非理论,而是实在。但是...
工具实在论是唐.伊德科学解释的核心观念之一,它突出了科学理解中的工具因素,为科学理解提供了一种工具化的维度。其内涵包括:工具与工具的使用活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工具是前理解结构;没有工具就没有科学;科学并非理论,而是实在。但是,这一观念忽略了个人旨趣、理论作用、视域差异及工具地位。事实上个人旨趣决定着科学家制造工具和选择工具的过程,理论与工具的作用需要辩证地看待,视域差异决定着实在的样式,工具是知觉的延伸。对工具实在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伊德后现象学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伊德
工具实在论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刚要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9,共7页
教育理论(原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日益为教育学家所关注。为了更清晰、更系统地研究这一课题,作者以"教育哲学"作为平台,并借助"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的概念,引导出对教育中技术问题的整体性理论探讨。具体来说,是基...
教育理论(原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日益为教育学家所关注。为了更清晰、更系统地研究这一课题,作者以"教育哲学"作为平台,并借助"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的概念,引导出对教育中技术问题的整体性理论探讨。具体来说,是基于后现象学"变更—多重稳定"的方法论,从日常流行的"技术工具论"出发,经由后现象学的"工具实在论"和"具身理论",分别对教育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与探究。最终试图形成教育哲学视域中关于技术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期使其成为教育理论(原理)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一条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技术向度
后现象学
技术
工具
论
工具实在论
具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德的技术哲学
被引量:
11
4
作者
曹观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美国哲学家唐·伊德关于人与技术、技术与文化、工具实在论等技术哲学思想,并做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
伊德
技术哲学
美国
工具实在论
文化
人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媒体:由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到具身理论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
34
1
作者
张刚要
李艺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3,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MOOC学习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6YJC88010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MOOC学习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项目编号:B-a/2015/01/032)资助
文摘
为了揭示教学媒体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趋向,该研究考察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动因,并建立了"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具身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技术工具论的视界中,教学媒体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被动的工具,其作用仅是表示和描述知识,进而对"预成性"教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强化与塑造作用。而在工具实在论看来,教学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被动地表征知识,它似乎变成了有生命的"有机体",进而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并最终与"生成性"教学达成了某种默契。具身理论强调"人—技术"共生融合,在此语境下,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要体现"效益"原则,更要走向人性化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教学媒体
技术
工具
论
工具实在论
具身理论
预成性
生成性
人性化
Keywords
Teaching Media
Instrumental Technology
Instrumental Realism
Embodied Theory
Predeterminative Teaching
Generative Teaching
Hommizatio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德工具实在论理论内涵及悖论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庆峰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文摘
工具实在论是唐.伊德科学解释的核心观念之一,它突出了科学理解中的工具因素,为科学理解提供了一种工具化的维度。其内涵包括:工具与工具的使用活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工具是前理解结构;没有工具就没有科学;科学并非理论,而是实在。但是,这一观念忽略了个人旨趣、理论作用、视域差异及工具地位。事实上个人旨趣决定着科学家制造工具和选择工具的过程,理论与工具的作用需要辩证地看待,视域差异决定着实在的样式,工具是知觉的延伸。对工具实在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伊德后现象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唐·伊德
工具实在论
工具
Keywords
Don Ihde
instrumental realism
instrument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刚要
李艺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9,共7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系统构架研究"(课题批准号:BCA120023)
文摘
教育理论(原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日益为教育学家所关注。为了更清晰、更系统地研究这一课题,作者以"教育哲学"作为平台,并借助"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的概念,引导出对教育中技术问题的整体性理论探讨。具体来说,是基于后现象学"变更—多重稳定"的方法论,从日常流行的"技术工具论"出发,经由后现象学的"工具实在论"和"具身理论",分别对教育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与探究。最终试图形成教育哲学视域中关于技术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期使其成为教育理论(原理)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技术向度
后现象学
技术
工具
论
工具实在论
具身理论
Keyword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chnological Dimension
Post-phenomenology
Instrumentalism of Technology
Instrumental Realism
Embodied Theory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德的技术哲学
被引量:
11
4
作者
曹观法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文摘
本文概要介绍了美国哲学家唐·伊德关于人与技术、技术与文化、工具实在论等技术哲学思想,并做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
伊德
技术哲学
美国
工具实在论
文化
人性精神
Keywords
Don Ihde
Human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echnical Realism.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学媒体:由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到具身理论的范式转换
张刚要
李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伊德工具实在论理论内涵及悖论分析
杨庆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张刚要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伊德的技术哲学
曹观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