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湾煤矿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
1
作者 李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2,共4页
以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8.8 m超大采高综采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工作面设计优化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盘区布置优化、通风系统科学配置及巷道掘进工艺创新,解决了大型综采设备运输、超大断面超长距离单巷掘进的通风与支护问题,为大... 以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8.8 m超大采高综采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工作面设计优化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通过盘区布置优化、通风系统科学配置及巷道掘进工艺创新,解决了大型综采设备运输、超大断面超长距离单巷掘进的通风与支护问题,为大型综采设备的高效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系统论证与设备选型优化,形成了包含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在内的成套综采装备体系;构建了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平台,为煤矿机电设备正常工作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综采 特厚煤层 大型综采设备 工作面设计优化 设备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煤层孤岛煤柱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0,14,共3页
针对潘一矿东二13-1煤层采区孤岛煤柱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厚度大、块段内老巷道多、煤柱应力集中等问题,提出利用东二13-1煤层采区原系统巷道作为煤柱工作面巷道,布置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收采区煤柱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加强顶板支... 针对潘一矿东二13-1煤层采区孤岛煤柱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厚度大、块段内老巷道多、煤柱应力集中等问题,提出利用东二13-1煤层采区原系统巷道作为煤柱工作面巷道,布置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收采区煤柱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加强顶板支护和防火措施,可实现复杂条件下采区孤岛煤柱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 大采高 综采 孤岛煤柱 工作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设计对薄基软岩工作面防治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培毅 崔志中 崔树彬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57-263,共7页
防治水工作是综合性系统工程,在传统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防、堵、疏、截、排、监等方式进行治理,治理效果良好,但在治理过程中从顶板岩性组合、工作面推采速度及开采工艺等因素对防治水影响方面的考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治理工... 防治水工作是综合性系统工程,在传统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防、堵、疏、截、排、监等方式进行治理,治理效果良好,但在治理过程中从顶板岩性组合、工作面推采速度及开采工艺等因素对防治水影响方面的考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治理工程的效果。以伊犁矿区某矿21103工作面与21105工作面为背景,结合其顶板岩性组合、地表沉降及实际涌水情况,研究了工作面设计、推采速度等因素对防治水工作的影响,通过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重点研究薄基软岩顶板、工作面设计及推采速度对顶板导水裂隙高度发育情况的影响。根据其顶板为中砂岩、细砂岩、泥岩与砂岩互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对弯曲下沉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结合地面受采动影响沉降情况,分析薄基软岩顶板的冒落规律,得到在采动影响下顶板软岩层会以周期整体冒落的形式出现,同时由于岩性强度小,能及时压实产生的裂隙,快速堵塞导水通道,可以减小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从而消除水害威胁;再结合工作面设计与支护方式以及推采速度,通过分析实际推采过程中涌水情况及出水位置,分析研究工作面设计与推采速度对裂隙发育高度的影响,得到不规则的工作面设计、超强的支护以及无规律的采动都能增加裂隙的发育高度,从而增加导通含水层的可能性,增大水害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设计 推采速度 软岩顶板 冒落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m超大采高工作面盘区规划与设计要点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俊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上湾煤矿1-2煤四盘区综采面设计采高8.8m,回采设备均为重型设备,当前在用巷道系统已无法满足综采面安装回撤的需求。8.8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巷道设计及掘进施工方面与普通大采高工作面也存在诸多不同,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采掘设备配套参... 上湾煤矿1-2煤四盘区综采面设计采高8.8m,回采设备均为重型设备,当前在用巷道系统已无法满足综采面安装回撤的需求。8.8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巷道设计及掘进施工方面与普通大采高工作面也存在诸多不同,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采掘设备配套参数,上湾煤矿创新了1-2煤四盘区大巷布置形式,解决了超大断面煤巷两端头过渡及顶帮支护问题,保障我国首个8.8m超大采高综采面顺利安装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8m超大采高 盘区规划 工作面设计 超大断面煤巷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及支护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书敬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2,26,共4页
针对东圪堵煤矿浅埋深、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现状,利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上覆岩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工作面支护进行了合理设计。结果表明:东圪堵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采高4.0m、基岩厚度30m以上时,上覆岩层可形成稳... 针对东圪堵煤矿浅埋深、薄基岩大采高工作面现状,利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上覆岩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工作面支护进行了合理设计。结果表明:东圪堵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采高4.0m、基岩厚度30m以上时,上覆岩层可形成稳定的承压结构,对工作面开采是有利的;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7400kN以上时,可以有效控制顶板;大采高工作面支架选型合理,开采过程中顶板未出现台阶下沉现象,基本顶来压时顶板未出现压死支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覆岩结构 工作面支护设计 3DEC模拟分析 关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影响下的煤矿首采区工作面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90-494,共5页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自身结构特点,分析了发电机组的易损方式,并结合地表移动与变形对构筑物的影响特征,得出煤矿开采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是对风电机组的主要影响因素。以BH煤矿为例,根据发电机组与首采区的位置关系,在工作面初设的...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自身结构特点,分析了发电机组的易损方式,并结合地表移动与变形对构筑物的影响特征,得出煤矿开采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是对风电机组的主要影响因素。以BH煤矿为例,根据发电机组与首采区的位置关系,在工作面初设的基础上,依据概率积分法对工作面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在提高回采率的基础上,保证地面风机机组的安全运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不均匀沉降 倾斜 工作面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采出率计算和提高采出率的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昭廉 《煤矿开采》 2006年第5期32-33,43,共3页
针对工作面采出率计算中普遍忽略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从工作面设计、采场管理、放煤工艺到采区设计、工作面“三机配套”的一些见解,可望提高采出率。
关键词 采出率 计算 工作面设计 放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庄孜矿保护层开采方案及实施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夏仕柏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b06期29-32,共4页
保护层开采是解决煤与瓦斯突出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新庄孜矿根据自身巷道布置的特点以及煤层自然赋存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开采方案,达到了矿井高产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 新庄孜煤矿 保护层 开采方案 巷道布置 赋存状况 解放层 煤突出 瓦斯突出 工作面设计 瓦斯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安全生产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宏军 彭余生 王柏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43,共4页
从范各庄矿大量的实践资料出发,系统分析了F0断层的涌水特征、水文化学特征、水位特征,对富水性、导水性作了分析,并据水文特征,优化工作面设计,实现了矿井的高产高效。
关键词 水文地质 矿井 安全生产 范各庄矿业分公司 含水层 断层 涌水 水文化学 水位 富水性 导水性 工作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煤炭质量问题
10
作者 石怀国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b06期243-245,共3页
从提高煤炭质量与人们的生活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关系方面论述了提高煤炭质量的重要意义,又从抓好质量意识教育入手,论述了在煤炭生产全过程中如何提高煤炭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煤炭质量 煤炭企业 经济建设 人民生活 培训 生产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 工作面设计 回采工艺 顶底板管理 煤尘 运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采在极复杂条件下提高回采率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东明 刘龙 崔文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4,共3页
孔庄矿I5西采区断层发育,造成顶板裂隙发育,断层带顶板容易冒落,无法布置机采工作面;本文通过对回采方式研究及工作面优化设计,确定采用水力采煤法对复杂条件煤炭资源进行开采;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在特定复杂条件煤层能有效发挥水力开... 孔庄矿I5西采区断层发育,造成顶板裂隙发育,断层带顶板容易冒落,无法布置机采工作面;本文通过对回采方式研究及工作面优化设计,确定采用水力采煤法对复杂条件煤炭资源进行开采;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在特定复杂条件煤层能有效发挥水力开采的灵活性,对边角煤、断层带煤进行有效的回收,使I5西部采区多回采煤炭4万余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开采 极复杂条件 提高回采率 工作面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fficient design tool based on FEM for evaluating effects of components propertie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interaction of tire with rigid road 被引量:7
12
作者 Moslem Namjoo Hossein Golbakhs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89-195,共7页
It is noted that any variation in operating conditions has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 tire/road interaction. Furthermore,choosing a range of proper values for carcass stiffness is very essential for both tire safety... It is noted that any variation in operating conditions has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 tire/road interaction. Furthermore,choosing a range of proper values for carcass stiffness is very essential for both tire safety and effective driving action. In this work,an elaborated 3D model fully compliant with the geometrical size of radial tire 185/60 R15 is worked up,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omponents propertie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n deformation and stress/strain fields created inside the tire. For the simulation, the tire structure is assumed to be composed of tread, carcass ply, and bea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ubber as main component of tire is described by Mooney-Rivlin material model. The comparison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and laboratory tests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and high accuracy of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ber simulation carcass ply stiffness Mooney-Rivli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