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覆岩破坏充分采动程度定义及判别方法
被引量:40
- 1
-
-
作者
郭文兵
娄高中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5-766,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4111)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资助项目(184200510003)
-
文摘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逐年增加,非充分采动工作面越来越多。导水裂缝带高度是实现保水开采的关键参数,但非充分采动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小于充分采动工作面。为进一步研究其原因,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导水裂缝带高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及其与工作面尺寸的关系,提出了覆岩破坏充分采动程度的定义及判别方法。结果表明:工作面尺寸对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影响仅次于开采厚度。当工作面尺寸较小时,覆岩破坏不发育;当工作面尺寸增加到一定值时,覆岩破坏仅形成垮落带;当工作面尺寸继续增加时,覆岩破坏形成裂缝带且导水裂缝带高度随着工作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加;当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至最大值后,导水裂缝带高度不再随工作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加。覆岩破坏过程中仅形成垮落带的阶段定义为覆岩破坏的极不充分采动(即覆岩极不充分破坏);覆岩破坏过程中形成裂缝带且导水裂缝带高度随工作面尺寸增加而增加的阶段定义为覆岩破坏的非充分采动(即覆岩非充分破坏);导水裂缝带高度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工作面尺寸增加而增加的阶段定义为覆岩破坏的充分采动(即覆岩充分破坏)。导水裂缝带高度刚达到最大值时的工作面尺寸为工作面临界尺寸。当工作面尺寸小于工作面临界尺寸时,覆岩破坏为非充分采动;当工作面尺寸大于工作面临界尺寸时,覆岩破坏为充分采动。覆岩破坏充分采动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作面尺寸、开采厚度、开采深度、覆岩力学性质、覆岩结构特征和覆岩破断角。
-
关键词
非充分采动
导水裂缝带高度
覆岩破坏充分采动
工作面临界尺寸
保水采煤
-
Keywords
subcritical mining
height of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critical mining of overburden failure
critical size of working face
water-preserved coal mining
-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