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科医生人格特质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基于工作需求和资源模型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黄文静 邱珊娇 +6 位作者 梁艳嫦 郑思华 詹里成 陈妙苑 曾玥 吕芸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00-3509,共10页
背景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息息相关,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生参与调查时的职业倦怠状况,忽略了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如工作需求、工作资源、人格特质等)。目的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是职业健康的驱动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全科医生人格特... 背景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息息相关,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生参与调查时的职业倦怠状况,忽略了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如工作需求、工作资源、人格特质等)。目的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是职业健康的驱动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全科医生人格特质在工作需求和资源(JD-R)模型中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2023年5月在线招募深圳市罗湖区26家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无记名自填简易工作压力量表(BJSQ)和大五人格模型特质(TIPI)测试,69.6%的全科医生做了有效应答。工作压力量表包含工作需求(8项目)、工作资源(任务级8项目、工作组级别11项目、组织级别8项目)和相关结果(10项目)。人格特质包括性格外向型、宜人愉快型、认真负责型、情绪稳定型和公开坦率型,采用中位数以及25%和75%百分位数表示各项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方差分析检验不同人格特质和JD-R模型相关因子。结果罗湖区全科医生人格特质类型,无论男女,均以“认真负责型”为最重要的特质,其中40岁以下和初级职称者以“宜人愉快型,认真负责型”为主要特质,40岁以上和高级职称以“情绪稳定型,认真负责型”为主要特质。五种人格特质与人际冲突、角色冲突、工作控制、工作适应性、工作的价值、家人和朋友支持、工作保障、应对组织变动、心理应激、家庭满意程度、工作投入、履行职责相关(P<0.01),与定性工作负荷、工作可预测性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宜人愉快型人格(r=0.295,P<0.01)和情绪稳定型人格(r=0.196,P<0.01)与职场骚扰相关;情绪稳定型人格特质与JD-R模型相关(P<0.01)。结论中国全科医生人格特质与其工作压力、社会心理工作环境和结果有密切关系,可借助工作需求和资源模型作为预测指标,未来的工作倦怠研究应考虑人格因素。建议在医学院和规培招收学生或学员时,增加人格、情商、逻辑、关系等测试,以遴选和招募更适合医学服务的人进入医学领域;对于不同人格特质的医生,可结合个人特点给予相应的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支持,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健康产出。作者提议对中国医生的人格特质与其学习和工作压力和绩效的关系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全科医生 工作压力 人格特质 工作需求-资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D-R模型、理论在行为安全研究中的应用及述评 被引量:15
2
作者 佟瑞鹏 杨校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47,共6页
为控制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个体安全行为的选择能力,将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及理论引入到行为安全(BBS)的研究及管理中。系统梳理JD-R模型及理论的起源、发展、模型框架、涵盖内容等方面;从研究领域及对象、研究方法、模型要素及... 为控制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个体安全行为的选择能力,将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及理论引入到行为安全(BBS)的研究及管理中。系统梳理JD-R模型及理论的起源、发展、模型框架、涵盖内容等方面;从研究领域及对象、研究方法、模型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模型整体对比等方面评述JD-R模型及理论在BBS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管理建议。结果表明:JD-R模型及理论为BBS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理论依据及模型框架,关于BBS的进一步研究和管理可从工作特征的视角,关注职业心理健康,依照环境-心理-行为的模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 JD-R理论 行为安全(BBS) 职业心理健康 安全行为 工作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矿工不安全行为JD-R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校毅 佟瑞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6,共6页
为更系统地分析诱发矿工不安全行为及促使安全行为的因素,探究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制,在工作需求-资源(JD-R)的框架下,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的JD-R模型,确定模型要素,并给出要素间作用关系的假设;通过Meta分析验证模型,得到修正后的模... 为更系统地分析诱发矿工不安全行为及促使安全行为的因素,探究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制,在工作需求-资源(JD-R)的框架下,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的JD-R模型,确定模型要素,并给出要素间作用关系的假设;通过Meta分析验证模型,得到修正后的模型、模型要素、相关系数、假设验证结果;经验证,矿工不安全行为JD-R模型的工作需求和损耗因素各包含4个要素,工作资源和激励因素各包含5个要素。研究表明:模型中各因素间共有3个作用过程,且作用关系显著;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是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全行为 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 META分析 双过程 置信区间(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鸿莹 王袆 孙宁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4-180,共7页
为深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形成机制,以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为理论框架,确定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损耗因素及激励因素,提出各要素间的假设作用关系,构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通过文献检... 为深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形成机制,以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为理论框架,确定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损耗因素及激励因素,提出各要素间的假设作用关系,构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通过文献检索、文献筛选及文献编码过程,纳入中英文文献共125篇,总样本量为79310,采用Meta分析定量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中,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损耗因素、激励因素中各包含5、6、2、4个因素,各要素间作用关系显著;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由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通过损耗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双重心理过程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高校教师 职业压力失范行为 工作资源-需求(JD-R)模型 损耗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的整合 被引量:39
5
作者 王彦峰 秦金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2-810,共9页
工作投入是近期组织心理学家引入的一个新概念,这是一种重视员工职业发展的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工作追求,它与传统职业健康心理学工作倦怠的整合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推动了整合研究的实施;能量和认同量表为整合... 工作投入是近期组织心理学家引入的一个新概念,这是一种重视员工职业发展的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工作追求,它与传统职业健康心理学工作倦怠的整合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推动了整合研究的实施;能量和认同量表为整合研究提供了测量工具;员工健康的积极和消极双过程模型是整合研究的主要模型;整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今后的整合研究应当在研究方法上增加访谈研究、个案研究和追踪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多研究积极心理因素;在研究范围上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整合途径上进一步对现有的整合模型进行改进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倦怠 工作投入 整合研究 工作需求-资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动机的副作用:文献评述与机制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书维 张晓会 +1 位作者 秦枭童 尚哲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94,200,共21页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领域长久不衰的重要议题,也是公共部门组织行为研究的持续焦点。公共服务动机常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相关联,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动机会正向影响消极满意度、职业倦怠、缺勤等一系列消极的工作态度、...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领域长久不衰的重要议题,也是公共部门组织行为研究的持续焦点。公共服务动机常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相关联,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动机会正向影响消极满意度、职业倦怠、缺勤等一系列消极的工作态度、心理健康和工作行为。论文利用PRISMA方法对现有讨论公共服务动机负面影响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并借鉴个体-环境(不)匹配理论和工作需求-资源模型,揭示公共服务动机在作为自变量与调节变量时产生负面结果的机制差异,具体为:“物极必反”效应——个体-环境匹配在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投入的关系间发生催化作用;“负正得负”效应——公共服务动机增强个体-环境不匹配与资源损耗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可关注上述负面结果的可复制性,挖掘组织层面的负面影响,以及开发缓解公共服务动机负面结果的工具,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重视公共服务动机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动机 负面结果 个体-环境(不)匹配 工作需求-资源模型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敬业度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郝云宏 叶燕华 +1 位作者 金杨华 谢江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团队敬业度作为团队持续、积极的情感激活状态,以团队活力、团队奉献、团队专注为主要特征,是团队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团队有效性及个体层面敬业度研究成果,对团队敬业度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过程模型进行梳理... 团队敬业度作为团队持续、积极的情感激活状态,以团队活力、团队奉献、团队专注为主要特征,是团队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团队有效性及个体层面敬业度研究成果,对团队敬业度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过程模型进行梳理发现,现有敬业度研究虽然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相应研究构念框架,但其存在重合和相互补充的问题。为此,构建了团队敬业度整合研究框架,并指出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团队敬业度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敬业度 个体敬业度 工作需求-资源模型 投入-过程-结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