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结构方程的工作疏离感成因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黄丽
陈维政
-
机构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3,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2107)
-
文摘
文章以川渝两地471名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SEM)验证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要求与工作疏离感之间、工作控制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要求与工作疏离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工作控制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关键词
工作要求-控制
自我效能感
工作疏离感
嵌套模型
结构方程
-
分类号
F224.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高级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和日常政治行为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颖
-
机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62,共9页
-
基金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课题"转型时期城市领导者行为特征研究"(CELAP2015-YJ-10)
-
文摘
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面临的压力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压力源和次要压力源均为"工作负荷大"和"人际关系复杂",省部级和厅局级领导的第三位压力源均为"无法照顾家庭",县处级领导"收入不高"成为困扰他们的第三位压力源。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在同一职级内部,工作强度越大,心理压力越大;厅局级领导干部虽然工作强度明显高于省部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反而明显低于省部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和日常行为内容存在关系。领导干部参会内容和自己主管工作内容间接相关时,心理压力最大;对减少接待应酬,感觉到不适应甚至盼望增加的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较大;每天阅读时间越长的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越小。批阅文件和调查研究等工作内容对心理压力无明显影响。引入工作要求-控制模型分析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揭示高要求—低自主的心理压力失衡状态,倡导打造高要求—高自主的积极工作动力状态。
-
关键词
日常政治
心理压力
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压力源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 3
-
-
作者
杨萌
苏超婵
曾转萍
廖日房
庾永基
-
机构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0-674,共5页
-
文摘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缓解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476名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联合运用工作要求-控制问卷(job demands-control,JDC)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对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呈现JDC失衡型职业紧张者150人(31.5%),ERI失衡型职业紧张者330人(69.3%)。JDC模型分析,是否有夜班要求是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以无夜班要求者为对照,有夜班要求者OR值为1.72倍(95%CI:1.16~2.56);ERI模型分析,婚姻、是否有夜班要求和近两个月内是否受到精神/躯体创伤是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以未婚为对照,已婚者OR值1.93倍(95%CI:1.12~3.34);以无夜班要求者为对照,有夜班要求者OR值为1.75倍(95%CI:1.13~2.70);以近两个月内未受到精神/躯体创伤者为对照,受到精神/躯体创伤者OR值为2.77倍(95%CI:1.23~6.24)。结论医务人员属于容易呈现职业紧张的人群,主要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夜班要求、精神/躯体创伤等。
-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
工作-要求控制问卷
付出-回报失衡问卷
-
分类号
R19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