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自我概念的界定、测量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宝山 刘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9,共11页
工作自我概念,也称为即刻的自我概念,是一系列持续活跃的、变化的、可获得的自我知识表征集,反映了自我概念的动态性和可延展性。文章梳理了工作自我概念的相关概念,并对其做出界定。总结了与工作自我概念相关的自我差异理论和检索竞争... 工作自我概念,也称为即刻的自我概念,是一系列持续活跃的、变化的、可获得的自我知识表征集,反映了自我概念的动态性和可延展性。文章梳理了工作自我概念的相关概念,并对其做出界定。总结了与工作自我概念相关的自我差异理论和检索竞争假说。通过工作自我概念引起的行为效应归纳出四类对工作自我概念的测量方法。并进一步梳理了目前工作自我概念的应用领域。基于以往的研究,本文提出工作自我概念的未来研究框架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工作自我 检索竞争假说 自我差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及对其改造的思考
2
作者 高春景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0期13-15,共3页
从思维结构的角度来讲,过去几十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约定的传统思维模式。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主要内容是: 一、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人们并不是通过对某一概念的严格科学定义来把握一事物的内涵和外延... 从思维结构的角度来讲,过去几十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约定的传统思维模式。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主要内容是: 一、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人们并不是通过对某一概念的严格科学定义来把握一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而是根据某个人和历史经验传递的一系列零乱的模糊的并且具有极其浓重主观意志的东西来认识事物,接受事物的规定性。作为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概念范畴的信息和指示,具有如下两个特征:一是使用直接经验结成的片面的、假太空的系列口号。在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传统思维模式 规定性 意会性 调查研究 历史经验 教育者 工作概念 认识事物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 被引量:47
3
作者 吴小勇 杨红升 +1 位作者 程蕾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722,共11页
当意识到自己特定的身份时,个人往往在这个身份的框架内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身份凸显性指特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者分别从人格,自我归类和社会建构的角度来认识身份凸显性,它与自我概念整合存在紧密关系。身份凸显... 当意识到自己特定的身份时,个人往往在这个身份的框架内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身份凸显性指特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者分别从人格,自我归类和社会建构的角度来认识身份凸显性,它与自我概念整合存在紧密关系。身份凸显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身份承诺水平,情绪,群体规模和地位,以及情境中相关线索的优势水平。另外,阐述了几个抑制或干扰身份凸显性的策略:去类别化、再类别化和次类别化。未来研究需关注不同水平身份如何相互作用,自我概念整合,从社会构建的角度探索抑制或干扰身份凸显性的策略,以及跨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凸显性 工作自我概念 自我归类 角色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库斯的自我社会认知论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本禹 修巧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马库斯关于自我图式、可能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观点形成了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图式是个体对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能够组织和引导个体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能自我代表了个体可能成为的、喜欢成为的、担心成为... 马库斯关于自我图式、可能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观点形成了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图式是个体对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能够组织和引导个体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能自我代表了个体可能成为的、喜欢成为的、担心成为的自我,它具有联系自我认知与动机、与自我情感的重要作用。工作的自我概念是在当前的思维和记忆中处于活跃状态的自我概念。马库斯及其同事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建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图式 可能自我 工作的自我概念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