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工作日理论视域下的“数字零工”就业形态与权益保护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勇 项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7,共10页
“数字零工”以其“去雇佣化”、灵活自由等突出特征,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型就业形态。作为资本数字化增殖逻辑的产物,“数字零工”在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背景下,是资本摆脱工作日约束的增殖新路径。资本借助数字技术的强渗透性,模糊了工... “数字零工”以其“去雇佣化”、灵活自由等突出特征,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型就业形态。作为资本数字化增殖逻辑的产物,“数字零工”在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背景下,是资本摆脱工作日约束的增殖新路径。资本借助数字技术的强渗透性,模糊了工作日产休界限,依靠算法逻辑突破工作日生理及道德极限,通过“去雇佣化”使工作日隐形化,消弭资本逻辑下的“数字零工”工作日约束。基于此,在“数字零工”人数众多的中国,应通过加快完善零工权益保障、加强平台教育与政府监管职能,创新完善零工维权渠道,引导资本在中国的良性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零工 工作日理论 数字平台 资本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