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作应变模态损伤识别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顾培英 邓昌 汤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介绍了笔者近几年提出的工作应变模态频域识别方法、基于损伤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基于局域应变模态面积的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开展了悬臂梁多损伤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利用... 介绍了笔者近几年提出的工作应变模态频域识别方法、基于损伤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基于局域应变模态面积的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开展了悬臂梁多损伤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识别出的工作应变模态与锤击激励下的应变模态形状相似。初步验证并完善了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位于损伤处的损伤位置直接指标值远大于非损伤处指标值,识别出的损伤位置与实际损伤位置一致;同一损伤量下的损伤程度指标值变化不大,与损伤位置、模态阶数、是否归一化无关;对于多损伤结构,只要损伤间距大于影响区范围,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即可按单损伤方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励 工作应变模态 损伤识别 直接指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激励下的工作应变模态频域识别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顾培英 邓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70,共3页
针对应变型指标比位移型指标对损伤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以及环境激励的优越性,提出工作应变模态。本文从应变频响函数理论出发,对工作应变模态频域识别方法进行推导。利用应变幅频响应曲线峰值判断系统固有频率。当激励为白噪声或宽带... 针对应变型指标比位移型指标对损伤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以及环境激励的优越性,提出工作应变模态。本文从应变频响函数理论出发,对工作应变模态频域识别方法进行推导。利用应变幅频响应曲线峰值判断系统固有频率。当激励为白噪声或宽带随机谱时,根据各测点应变响应幅值谱与参考点应变幅值谱的比值,得到系统的工作应变模态幅值。并可利用互谱实部符号判断工作应变模态的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励 工作应变模态 频域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与工作应变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东 任伟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6-813,共8页
选取一个应变响应测点作为参考点,定义了响应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Strain Power Spectrum Density Transmissibility,SPSDT),从理论上证明了SPSDT在系统的极点处为应变振型系数之比。利用这一性质,选取一系列不同的参考点构造响应应变... 选取一个应变响应测点作为参考点,定义了响应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Strain Power Spectrum Density Transmissibility,SPSDT),从理论上证明了SPSDT在系统的极点处为应变振型系数之比。利用这一性质,选取一系列不同的参考点构造响应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矩阵,在系统的极点处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分解所得左奇异矩阵的第一列向量即为应变振型,从而实现结构工作应变模态参数的识别。与传统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相比,SPSDT方法不需要对激励做白噪声假定,不需要多种激励类型,仅在一种激励下即可识别出结构的工作应变模态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算例和实验室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频域分解法和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是有效的。最后分析了采样时长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仅用1min时长数据即可达到稳定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工作应变模态分析 传递比 功率谱密度传递比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