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工作安全感、离职意愿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桂晓玲 李智博 +2 位作者 朱培嘉 任丽 严征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工作倦怠与工作安全感、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通用版,随机抽取224名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224名医务人员中轻、中、重度工作倦怠发生率分别是65.2%、22.3... 目的:探讨和分析工作倦怠与工作安全感、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通用版,随机抽取224名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224名医务人员中轻、中、重度工作倦怠发生率分别是65.2%、22.3%和5.8%;有工作安全感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上得分均明显低于无工作安全感的医务人员(P<0.01);有离职意愿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上得分均明显高于无离职意愿的医务人员(P<0.01);在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工作安全感和离职意愿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发生率较高,属倦怠发生的高危人群,工作安全感有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作用,离职意愿能够增加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产生,但二者无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倦怠 工作安全感 离职意愿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安全感的威胁源研究
2
作者 朱运清 马欣川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19期79-82,共4页
本研究通过把访谈结果和文献资料综合,得出工作安全感威胁源的36道相关题项,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179位来自不同类型工作单位且毕业于高职高专的社会人士判断这36题对工作安全感的影响程度,之后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份因素分析法对17... 本研究通过把访谈结果和文献资料综合,得出工作安全感威胁源的36道相关题项,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179位来自不同类型工作单位且毕业于高职高专的社会人士判断这36题对工作安全感的影响程度,之后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份因素分析法对17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剔除了11道与工作安全感威胁源关系较小的题项,保留25道题,多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得出工作安全感威胁源的四个因子,分别是:职业前景、团队工作氛围、待遇福利和工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毕业生 工作安全感 威胁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安全感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涛 施建军 徐燕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6-8,共3页
文章探讨了企业员工工作安全感对情感承诺的影响关系。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工作安全感和情感承诺正相关;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安全感和情感承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结果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工作安全感 组织支持感 情感承诺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工作安全感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清霞 巴志琼 +3 位作者 詹绮珊 余逍 梁月梅 黄惠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5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工作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某公立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6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访谈资料...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工作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某公立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6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析出主题。结果:通过整理分析,提炼出影响医务人员安全感的3个主题,分别是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需要正确识别医务人员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感,降低离职意愿,稳定医院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工作安全感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工作安全感与安全动机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唐孔顺 郑兴山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75-177,217,共4页
中国的农民工失业严重,农民工所在的多数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本文回顾了国外有关工作不安全感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情况,提出了以情感承诺作为工作不安全感与安全动机之间中介变量的关系模型,并以某地区的危险化工品企业中的农... 中国的农民工失业严重,农民工所在的多数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本文回顾了国外有关工作不安全感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情况,提出了以情感承诺作为工作不安全感与安全动机之间中介变量的关系模型,并以某地区的危险化工品企业中的农民工为样本进行了分析、检验,并讨论了模型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安全感 情感承诺 安全动机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与防御的权衡:如何重塑更能缓解工作不安全感? 被引量:1
6
作者 苗仁涛 杜慧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9,共19页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本文探讨促进和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检验个人-工作匹配的中介作用及高承诺工作系统(HCWS)的调节作用。基于493名员工与51名人力资源负责人构成的两时点纵向配对数据...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本文探讨促进和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检验个人-工作匹配的中介作用及高承诺工作系统(HCWS)的调节作用。基于493名员工与51名人力资源负责人构成的两时点纵向配对数据,并利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1)促进定向型与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时,高促进-高防御的工作重塑组合比低促进-低防御组合更能降低工作不安全感;(2)促进定向型与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不匹配时,高促进-低防御的工作重塑组合比低促进-高防御组合更能降低工作不安全感;(3)个人-工作匹配在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高促进-高防御的工作重塑组合通过个人-工作匹配降低工作不安全感;(4)HCWS调节了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与个人-工作匹配之间的关系,即HCWS能缓冲低促进-高防御组合与高促进-低防御组合对个人-工作匹配的效应差异;(5)HCWS调节了个人-工作匹配在促进-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定向型工作重塑 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 个人-工作匹配 工作安全感 高承诺工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不安全感对高校青年教师焦虑的影响:压力知觉和失眠的链式中介作用
7
作者 陈欣雨 陆清 +4 位作者 周芳 胡牡丽 姚娜 张逸 邱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6-713,共8页
目的: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多重压力,较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探究工作不安全感对高校青年教师焦虑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和失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 目的: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多重压力,较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探究工作不安全感对高校青年教师焦虑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和失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某省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收集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压力知觉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简版、广泛性焦虑量表的得分情况。采用PROCESS宏程序进行链式中介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98名研究参与者,高校青年教师焦虑检出率为36.47%。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工作不安全感不仅能直接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水平,也可通过压力知觉或失眠间接影响焦虑水平(分别占总效应的46.42%和7.45%),还可通过压力知觉→失眠(效应占比为13.18%)的链式中介影响焦虑水平(均P<0.05)。结论:工作不安全感可预测高校青年教师焦虑情绪,压力知觉和失眠在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可通过靶向工作不安全感、压力知觉和失眠改善焦虑情绪,还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加大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从而全面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工作安全感 压力知觉 失眠 高校青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如何赋能好奇员工点燃创业火花?——工作不安全感的调节作用
8
作者 陈丽萍 徐敏亚 徐书会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深刻融入和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决策过程,有潜力激发好奇员工对新商业机会的识别从而提升创业意愿。基于创业事件模型和能力—动机—机会模型,分析了生成式AI使用赋能具...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深刻融入和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决策过程,有潜力激发好奇员工对新商业机会的识别从而提升创业意愿。基于创业事件模型和能力—动机—机会模型,分析了生成式AI使用赋能具备好奇心的员工识别创业机会,进而影响其创业意愿的过程机制。同时探讨了工作不安全感对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验证提出的研究模型,实地开展三阶段的问卷调查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基于一项在线实验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显示:员工好奇心通过创业机会识别提升其创业意愿,生成式AI使用增强员工好奇心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工作不安全感增强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人类与AI交互促进机会识别从而激发创业意愿的复杂机制,丰富了员工好奇心、生成式AI使用效果和创业意愿前因的研究,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创业者提供了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使用 好奇心 创业机会识别 创业意愿 工作安全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利避害:工作不安全感对推脱型知识隐藏的差异化影响
9
作者 易凌峰 陈浩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作为个体的私有资产,知识拥有者不愿意分享知识的同时,常常会表现出推脱型知识隐藏行为。深入探究引发员工推脱型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和机制,探寻控制这种反生产工作行为的有效措施,将助益企业的知识管理。基于工作要求的视角,分析了工... 作为个体的私有资产,知识拥有者不愿意分享知识的同时,常常会表现出推脱型知识隐藏行为。深入探究引发员工推脱型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和机制,探寻控制这种反生产工作行为的有效措施,将助益企业的知识管理。基于工作要求的视角,分析了工作不安全感对推脱型知识隐藏的差异化影响作用以及任务互依性的适用范围,同时基于JDR理论的“损耗路径”假设,探讨了工作压力的中介作用。通过三时点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收集的30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认知工作不安全感与推脱型知识隐藏之间存在U形的曲线关系;情感工作不安全感正向影响推脱型知识隐藏;任务互依性正向调节情感工作不安全感和推脱型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工作压力在情感工作不安全感和推脱型知识隐藏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视角,阐述了任务互依性不适用的条件和工作要求促发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企业在知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安全感 知识隐藏 任务互依性 工作压力 工作要求—资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考核,越贪婪”?——绩效考核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双重效应研究
10
作者 关涛 宋佳怡 陈莹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53,共18页
为了揭示职场贪念成因及其后果的形成机制,文章从贪念“情境引发论”的角度,根据绩效考核带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和资源保存动机,构建了职场贪念形成路径的链式调节中介模型:绩效考核增加了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进而引发职场贪念,并最终导致... 为了揭示职场贪念成因及其后果的形成机制,文章从贪念“情境引发论”的角度,根据绩效考核带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和资源保存动机,构建了职场贪念形成路径的链式调节中介模型:绩效考核增加了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进而引发职场贪念,并最终导致渎职侵占行为;同时职业高原强化调节了绩效考核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通过问卷调研发现绩效考核对职场贪念及渎职侵占行为存在双重效应:一是促进效应,即相对而言,处于职业高原状态的员工,无论发展型绩效考核还是评估型绩效考核都会增加工作不安全感,并依次引发贪念和渎职侵占行为;二是抑制效应,即员工没有工作不安全感时,发展型考核可通过直接降低职场贪念,进而减少渎职侵占行为。对双重效应统计比较后发现,绩效考核对职场贪念及渎职侵占行为的促进效应要大于抑制效应。文章也据此侧面印证了职场贪念的“情境引发论”:在绩效考核引发了工作不安全感的组织情境中,产生贪念和渎职侵占行为,是员工面临资源流失预期的一种理性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职业高原 工作安全感 职场贪念 渎职侵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不安全感对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芬芬 苏勇 唐贵瑶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的整合视角,通过一个两阶段的656份在职员工问卷数据,分析了工作不安全感对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正向影响员工的3类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主动寻求反馈、...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的整合视角,通过一个两阶段的656份在职员工问卷数据,分析了工作不安全感对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正向影响员工的3类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主动寻求反馈、工作变更协商和职业主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借鉴自我调节理论中不同的自我概念参考值,证明了印象管理动机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中介了工作不安全感与3类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之间的关系,且两条中介路径在个体防御型调节焦点和促进型调节焦点下得到不同程度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安全感 资源管理策略 自我调节 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感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基于信任机制的检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辉 刘兴昊 陈佳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6,共16页
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造包括工作安全感和居住安全感的安全感指标体系,检验安全感对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居留意愿的影响及机制。发现安全感显著影响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但居住安全感主要在居留意愿较低的阶段上发挥作用... 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造包括工作安全感和居住安全感的安全感指标体系,检验安全感对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居留意愿的影响及机制。发现安全感显著影响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但居住安全感主要在居留意愿较低的阶段上发挥作用,之后则主要受到工作安全感的影响。和居住安全感的线性正向影响不同,工作安全感的居留意愿效应呈U型特征,这一结论比较稳健。以信任为机制的中介效应分析,检验了“安全感-信任-居留意愿”的影响链条。其中,人际信任和投资信任机制得以验证。安全感的居留意愿效应只在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群体中发挥作用,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到安全感的影响更大。最后,从破除流动人口社交内卷化、改善流动人口安全感知和发挥信任桥梁作用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安全感 工作安全感 信任 居留意愿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不安全感与幸福感、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被引量:112
13
作者 冯冬冬 陆昌勤 萧爱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8-455,共8页
旨在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上级评定)的影响,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到513个有效样本。数据分析采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工作... 旨在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上级评定)的影响,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到513个有效样本。数据分析采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都有显著的消极影响;(2)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工作不安全感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工作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不安全感—工作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就表明,在当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里,工作不安全感是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压力源,而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安全感 工作幸福感 工作绩效 一般自我效能感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工作不安全感及工作生活质量与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徐燕 尹红芹 +2 位作者 杨兰芳 张艳红 杨秀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23-26,42,共5页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不安全感、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8月安徽省某市2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571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工作生...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不安全感、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8月安徽省某市2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571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各维度与工作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01),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P<0.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工作不安全感及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意愿有直接效应,工作不安全感还以工作生活质量为中介变量,对离职意愿有间接效应;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9和-0.38,工作不安全感对离职意愿的标准化总效应为0.4;外因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和工作生活质量可以解释内因变量离职意愿总变异的29%。结论护士的工作不安全感、工作生活质量及离职意愿现状较乐观,但仍有继续改进的空间;医院与护理管理者应降低护士工作不安全感、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以降低离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安全感 工作生活质量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工形式护士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慧卿 王舒扬 刘东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三甲医院正式编制护士与劳务派遣护士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关系的不同表现。方法采用工作不安全感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节回归分析。结果三甲医院护士的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呈显著的负向关系;用工形式对护士工作不安全感... 目的探究三甲医院正式编制护士与劳务派遣护士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关系的不同表现。方法采用工作不安全感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节回归分析。结果三甲医院护士的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呈显著的负向关系;用工形式对护士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工作不安全感对于正式编制护士工作投入产生更为消极的影响。结论三甲医院管理不同用工形式的护士应该各有侧重,从而有效地降低护士工作不安全感,提高工作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安全感 工作投入 用工形式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组织情境下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边界困境”产生机理:工作不安全感的视角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付 刘军 +2 位作者 王婷 文德萍 于慧萍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6-187,共12页
"边界困境"(Boundary Paradox)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研究议题,已有文献局限于研究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边界困境"的影响因素,鲜有研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试图从个体对工作情境消极感知视角,基于472对直接领导... "边界困境"(Boundary Paradox)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研究议题,已有文献局限于研究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边界困境"的影响因素,鲜有研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试图从个体对工作情境消极感知视角,基于472对直接领导与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系统探讨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边界困境"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工作不安全感通过工具网络资源影响个体对领导认知信任,进而影响员工职业发展和内部机会主义,而情感工作不安全感通过情感网络资源影响个体对同事情感信任,进而影响员工职业发展和内部机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困境 工作安全感 网络资源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我效能感调节作用的工作不安全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周浩 龙立荣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基于对286名员工及其直接上级的调查,分析了工作不安全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建言行为存在倒U形的影响;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对建言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 基于对286名员工及其直接上级的调查,分析了工作不安全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建言行为存在倒U形的影响;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对建言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最后,分析了研究的理论贡献、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安全感 建言行为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作匹配、工作不安全感对雇员创造力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 被引量:53
18
作者 张勇 龙立荣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5,50,共11页
创造力是组织创新、组织行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作匹配、工作不安全感对雇员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89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作匹配对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 创造力是组织创新、组织行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作匹配、工作不安全感对雇员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89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作匹配对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对创造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工作匹配通过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间接对创造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通过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间接对创造力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调节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不安全感通过抑制人—工作匹配对创新自我效能的直接效应进而弱化了其对创造力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人—工作匹配 工作安全感 创新自我效能 社会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被引量:83
19
作者 周浩 龙立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9-940,共12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86对上级-下属配对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倒U形的影响,中等工作不安全感水平下员工的创造力最高;创造力自我效能...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86对上级-下属配对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倒U形的影响,中等工作不安全感水平下员工的创造力最高;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工作不安全感与创造力自我效能的交互效应显著,创造力自我效能越高,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越小;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及其交互效应通过内在动机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员工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工作安全感 创造力自我效能:内在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胡三嫚 李中斌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年第2期79-85,共7页
该研究采用自编的工作不安全感问卷,通过对武汉、广州、成都、太原等地12家企业的787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企业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包括工作丧失、工作执行、薪酬晋升、过度... 该研究采用自编的工作不安全感问卷,通过对武汉、广州、成都、太原等地12家企业的787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企业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包括工作丧失、工作执行、薪酬晋升、过度竞争和人际关系不安全感等五个维度。五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文章最后对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构成以及测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安全感 工作投入度 组织公民行为 留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