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件表面粗糙度微机测量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烜 刘秀玲 周兴宇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粗糙度是工件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客观反映,在非实验室条件下难于直接测量,主要依靠工件与样块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评定的,人为误差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微机控制下利用激光技术测量的新方法,它是将激光束对工件表面扫描所获取的精... 粗糙度是工件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客观反映,在非实验室条件下难于直接测量,主要依靠工件与样块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评定的,人为误差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微机控制下利用激光技术测量的新方法,它是将激光束对工件表面扫描所获取的精糙度信息,经微机处理后做出粗糙度评定。同时,输出机加的控制信号,实现机加测量同步进行。实验证明,利用本方法对样件进行测量,与利用对比法测量的结果一致,可见该方法是可行的,提高了测量精度,实现了粗糙度测量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件表面粗糙度 微机测量系统 机械加工 激光传感器 机械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固定方式对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强 Md Ahmed Sanuar Hossain +1 位作者 李秀红 白小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4,共8页
目的为了探索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中加工规律,寻找最优加工位置,以满足实际加工需求,提高零件表面完整性。方法在两种固定方式下,将工件置于不同深度、不同水平位置,测试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两种固定方式加工效果,并用曲线拟合... 目的为了探索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中加工规律,寻找最优加工位置,以满足实际加工需求,提高零件表面完整性。方法在两种固定方式下,将工件置于不同深度、不同水平位置,测试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两种固定方式加工效果,并用曲线拟合找出最优加工位置。结论工件在两种固定方式下,工件各区域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先下降再上升后降低,随着与左桶壁水平位置距离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内固定方式下,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速率明显快于外固定,工件能达到的极限表面粗糙度值是外固定方式下的(0.4~0.5)倍,且工件加工后不均匀性弱于外固定。通过深度、水平位置的曲线拟合及实验验证,工件的最优加工位置为:埋入深度220mm,距左桶壁27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磨光整加工 工件固定方式:表面粗糙度 最优加工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铣削中微量润滑技术效果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松梅 刘晓旭 +1 位作者 严鲁涛 刘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为了验证微量润滑技术对刀具磨损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制出一套微量润滑系统,利用压缩气体流经的截面变小所产生的压强差来吸取箱体中的液体,并传输到喷嘴进行雾化.将其应用在高强度钢铣削加工中.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干切削和传统... 为了验证微量润滑技术对刀具磨损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制出一套微量润滑系统,利用压缩气体流经的截面变小所产生的压强差来吸取箱体中的液体,并传输到喷嘴进行雾化.将其应用在高强度钢铣削加工中.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干切削和传统浇注冷却,微量润滑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有效地减小刀具磨损,并将工件表面粗糙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尤其在高转速、大切深、快进给加工中,同时其还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液用量小、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技术 刀具磨损及工件表面粗糙度 高强度钢 铣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电火花放电磨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贾云海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以国产不同粒度的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试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电极转速、开路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作为主要工艺参数,以材料去除量、电极损耗作为加工效率的评价指标,以试样表面粗糙度值作为加工质量评价标准,结合扫描电... 以国产不同粒度的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试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电极转速、开路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作为主要工艺参数,以材料去除量、电极损耗作为加工效率的评价指标,以试样表面粗糙度值作为加工质量评价标准,结合扫描电镜观测、能谱分析、粗糙度仪测试,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放电磨削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研究表明:PCBN电火花放电磨削加工的机理是高温熔化黏结剂,从而导致聚晶立方氮化硼颗粒脱落而实现磨削去除,过程中还伴随着元素间的置换和氧化;PCBN粒度对电火花放电磨削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不如放电加工工艺参数的影响显著;材料去除量、电极损耗随着电极旋转速度的增加、开路电压的增大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随着峰值电流的增加,材料去除量增加,电极损耗减小,工件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 电火花放电磨削 放电加工参数 材料去除量 工件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外圆磨削设备──砂带磨床
5
作者 徐耀德 马景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1989年第9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外圆磨削 砂带磨床 磨削工艺 砂轮磨削 工件表面粗糙度 橡胶轮 液压油缸 滑差电动机 毡轮 往复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efficient superfinishing conditions for mirror surface finishing of titanium 被引量:2
6
作者 KIM Jin-seob LIM Eun-seong JUNG Yoon-gy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55-162,共8页
To determine mirror surface finishing conditions and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superfinishing conditions for pure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an abrasive film is used when superfinishing is performed under varying co... To determine mirror surface finishing conditions and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superfinishing conditions for pure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an abrasive film is used when superfinishing is performed under varying conditions. These conditions include the workpiece rotation speed, the oscillation speed, the contact pressure of the roller, the hardness of the roller, and the type of abrasive film. The superfinishing device is applied to polishing a thin and long cylindrical bar. A micro-finishing film and a lapping film were used as abrasive films. A1203 grains or SiC grains were used as abrasives.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a polished workpiece was measured using a stylus-type surface-roughness measuring instrument. As a result, the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polishing surface efficiently include high values for the workpiece rotation speed, oscillation speed and contact pressure. The roller hardness has no effect on the efficient polishing conditions. The mirror finish of a surface can be created using lapping film of 3 μm with Al2O3 grains after polishing to a steady surface roughness under the efficient polish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FINISHING mirror surface finishing abrasive film surface roughness TITANIUM optimal polishing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