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R&D补贴、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基于门槛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志强 李涵 王立志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8,共9页
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R&D补贴与技术创新、政府R&D补贴、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R&D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基于政府R&D补贴强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其影响作用随着政... 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R&D补贴与技术创新、政府R&D补贴、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R&D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基于政府R&D补贴强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其影响作用随着政府RD补贴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政府R&D补贴通过技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产生正向影响,政府R&D补贴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间接影响存在着基于政府R&D补贴强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其影响大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当确定合适的政府补助强度,使政府R&D补贴强度位于合理区间内,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R&D补贴的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补贴 技术创新 工业转型升级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国安 张志彬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128,共6页
运用城市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我国工业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报酬激励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并没有导致利润水平的同步上升。而生产性服务业在市场化程度高和基础条件较好的特... 运用城市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我国工业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报酬激励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并没有导致利润水平的同步上升。而生产性服务业在市场化程度高和基础条件较好的特大城市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实现价值链地位跃升,从而在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形成有机的专业化分工。因此,加快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工业转型升级 城市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地区差距及其动态演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静 闫超栋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89,共12页
构建工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水平状况,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估计两种方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地区差距和动态演化进行了具体研究。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工业转型升... 构建工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市)2003-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水平状况,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估计两种方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地区差距和动态演化进行了具体研究。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好成效,工业转型升级指数从2003年0.3734上升至2017年0.5216,年均提高2.42%;总体地区差距较小,基尼系数介于0.0776-0.1085,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但总体比较平衡;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看,西部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地区差距最大,东部与中部地区相当。为了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继续将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水平作为一个统一的目标协同推进,另一方面应该从缩小地区内和地区间差距着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区域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转型升级 地区差距 动态演化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工业转型升级绩效评价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翟璐 刘春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4,共10页
"新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旨思想为基础构建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因子分析方... "新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旨思想为基础构建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因子分析方法提出和构建"结构优化与驱动"、"企业产品竞争力"、"绿色生产"等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衡量体系,对2000—2015年的辽宁省工业转型升级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0—2015年辽宁工业转型升级绩效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公因子中,结构优化及驱动因子呈平稳上升态势,有效地提升了工业转型升级的绩效;企业产品竞争力因子经历了"四降三升"的过程,成为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最大阻力;绿色生产因子呈不规则震荡态势,年均增长速度最快。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产品竞争力因子由2014年的-6.784急剧下降到2015年的-50.908,侧面暴露了辽宁工业企业产品结构无法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企业运营成本较高、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业转型升级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偏差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克勇 候丹丹 王建秀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110,共9页
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差异性和政绩考核制度两方面,以我国“十二五”“十三五”时期颁布的1221份工业转型升级政策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偏差。研究发现,地方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在“经济运行”“技术创新... 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差异性和政绩考核制度两方面,以我国“十二五”“十三五”时期颁布的1221份工业转型升级政策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偏差。研究发现,地方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在“经济运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两化融合”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与中央政策均存在制定偏差和执行效果偏差,其中“技术创新”实际执行效果较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运行”目标的完成。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为政府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十三五” 工业转型升级 政策偏差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率测度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宇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19-123,共5页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效率角度分析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及其动态。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率总体不高,主要受产业关联机制方面的纯技术效率制约...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效率角度分析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及其动态。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率总体不高,主要受产业关联机制方面的纯技术效率制约;相对而言,东部地区推动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2007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效率以3.4%的年均速度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技术进步,但纯效率技术变动的贡献增强;大多数省份的推动效率都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东部地区的效率增长较快,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的效率增长则主要由技术效率特别是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引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工业转型升级 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特大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毅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2,共4页
当前,特大城市工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和战略内涵,并从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4个方面,剖析特大城市工业领域的共性问题,进而提出特大城市采... 当前,特大城市工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和战略内涵,并从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4个方面,剖析特大城市工业领域的共性问题,进而提出特大城市采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办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特大城市 工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87,I0001,共10页
在理论分析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空间溢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随地理距离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信息化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的工业转型升级,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 在理论分析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空间溢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随地理距离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信息化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的工业转型升级,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相关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边界,只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其中,600千米~1100千米区间为密集溢出区,空间溢出系数在700千米处达到最大值,超过700千米后,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溢出效应逐步降低,显著性水平也逐渐下降。以上研究结论为中国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奠定了理论与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转型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溢出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弘滢 耿成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45,共10页
基于创新环境-转型升级耦合视角,采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2007-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关系的演进特征。结果发现:①2007年以来中国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 基于创新环境-转型升级耦合视角,采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2007-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关系的演进特征。结果发现:①2007年以来中国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度整体虽有提高之势,但协调度仍然较低,且耦合协调等级没有发生明显跃迁,并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态势;②区域间差异是系统耦合协调度差距的主要来源,在地区差异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其波动存在4个潜在收敛俱乐部,呈现出地理“区块链”收敛趋势;③采用QAP方法对地区耦合度差异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发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信息化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城镇化水平差异是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邻近、俱乐部收敛发展趋势有利于缩小地区耦合发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环境 工业转型升级 耦合协调度 俱乐部收敛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财税体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福军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6-48,共3页
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地级市、县市)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向技术密集型、绿色低碳型转型、技术改造上投入动力不足,这与现行财税体制紧密相关。目前,企业所得税在总部缴纳、地方政府从增值税中分成比例较低、... 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地级市、县市)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向技术密集型、绿色低碳型转型、技术改造上投入动力不足,这与现行财税体制紧密相关。目前,企业所得税在总部缴纳、地方政府从增值税中分成比例较低、地方财政在技术改造上投入的收益具有外溢性、跨期性、挤出效应,导致地级市、县市动力不足。要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提高地方政府从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收益,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上的财政投入,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并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地方在增值税中分成比例,尤其是县市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与工业转型升级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转型升级 财税体制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融结合对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以2000—2017年纺织业A股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庄仲乔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近年来,传统工业正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产融结合成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助推力。本文通过建立银企之间的信号传导博弈模型,选取2000—2017年纺织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融结合... 近年来,传统工业正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产融结合成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助推力。本文通过建立银企之间的信号传导博弈模型,选取2000—2017年纺织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正面影响,能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助推传统工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因此,应进一步开放对金融市场的限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注重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融结合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创新能力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第三方审计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苟聪聪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8-132,共5页
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申请、批复、拨款及使用情况一直是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而借助政府审计来对其进行约束和管控是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限于审计资源不足及审计任务繁重等因素,政府逐渐开始倾向于购买第三方审计服务来实现监管目... 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申请、批复、拨款及使用情况一直是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而借助政府审计来对其进行约束和管控是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限于审计资源不足及审计任务繁重等因素,政府逐渐开始倾向于购买第三方审计服务来实现监管目的。基于此,本文在简要概括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第三方审计思路及重点的基础上,以GYBY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其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第三方审计过程,探究审计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其他企业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第三方审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资金 工业转型升级 财政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铜板列入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
13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1月颁布了《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在国务院2011年12月30日以国发〔2011〕47号文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我国"十二五"期间工业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1月颁布了《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在国务院2011年12月30日以国发〔2011〕47号文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我国"十二五"期间工业转型升级投资工作指南。《指南》共分六章,对13个行业列出了865个项目的投资重点和方向。覆铜板被列入第335条和341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转型升级 投资指南 覆铜板 工信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周边准生态敏感区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杭州建德市为例
14
作者 陈建军 周维正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5,23,共6页
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大城市周边地区常常成为制造业的集聚地,但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生态敏感或准生态敏感区域,由此导致区域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克服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建德市为例,给出大城市周边... 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大城市周边地区常常成为制造业的集聚地,但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生态敏感或准生态敏感区域,由此导致区域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克服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建德市为例,给出大城市周边地生态环境相对敏感的中小城镇如何利用大城市的品牌、知识、产业优势,结合自身集聚水平的提升,与大城市实现产业分工、功能互补,进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生态敏感区 中小城镇 工业转型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资源重置与工业行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林 王博 张永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6,共11页
环境规制能否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抓手,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将资源重置纳入环境规制与产业转型升级框架内,探讨环境规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是否对产业群体发挥了强制性精洗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激发行业内... 环境规制能否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抓手,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将资源重置纳入环境规制与产业转型升级框架内,探讨环境规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是否对产业群体发挥了强制性精洗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激发行业内与跨行业的资源重置,对产业群体发挥了“强制性精洗”的作用,从而显著促进我国工业行业转型升级;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发展水平与污染程度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环境规制资源重置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在环境规制约束下,高污染、中低技术行业要素投入变化、行业组成结构变动的幅度较大。结合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与污染程度建立恰当的环境规制强度,激发要素流动以及企业退出、转产行为,从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非对称性影响 资源重置 工业行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考、科学诠释与有效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书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坤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共1页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该战略必然会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科学诠释 有效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应用对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举措 被引量:1
17
作者 申佩 周邵年 杨军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数字化时代,智能化应用能够提高贸易质量,现阶段工业智能化应用对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愈加显著,通过工业智能化应用体系的加持,工业贸易能够创设出更高的交易效益。基于此,探讨工业智能化应用对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价... 数字化时代,智能化应用能够提高贸易质量,现阶段工业智能化应用对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愈加显著,通过工业智能化应用体系的加持,工业贸易能够创设出更高的交易效益。基于此,探讨工业智能化应用对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价值。首先,明确了工业智能化应用对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工业智能化应用推动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构建因素、地缘政治因素及技术应用因素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应用 贸易高质量发展 工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8
作者 梁俊 李菁 吴康康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1-53,共3页
文章在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后,认为目前中国工业发展主要面临三个挑战:即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以及产能过剩,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绿色产业,通过扩大内需和积... 文章在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后,认为目前中国工业发展主要面临三个挑战:即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以及产能过剩,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绿色产业,通过扩大内需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以及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契机,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转型升级 产能过剩 资源环境约束 制度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制造机器人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耀南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高端制造业是与低端制造业相对应的说法,既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又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书》提出,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 高端制造业是与低端制造业相对应的说法,既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又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书》提出,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由此,高端制造业有了较为明确的行业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 工业转型升级 产业升级 低端制造业 智能制造 新能源汽车 海洋工程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被引量:15
20
作者 涂丽琼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2,176,共6页
随着EP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国有企业的大型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地采用该模式。笔者结合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对工程审计的相关要求,对EPC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了初步思考,分析了审计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 随着EP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国有企业的大型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地采用该模式。笔者结合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对工程审计的相关要求,对EPC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了初步思考,分析了审计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审计的总体思路,结合案例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审计重点。文章旨在不断完善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质效,揭示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防范内外风险,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资金 工业转型升级 财政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