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三维CAD模型重构方法 被引量:21
1
作者 段黎明 刘元宝 +1 位作者 吴志芳 张金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9-486,共8页
为解决复杂形状产品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方法。首先用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对产品进行扫描,得到产品切片图像,然后通过切片图像获取体数据;在采... 为解决复杂形状产品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方法。首先用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对产品进行扫描,得到产品切片图像,然后通过切片图像获取体数据;在采用高斯滤波对体数据进行预处理后,使用移动立方体算法重建三维表面,并用顶点删除法和二次误差测度算法简化三维表面;在采用Laplacian算法平滑三维表面后,将三维表面模型保存为STL格式的文件;最后,将STL格式的文件导入到UG中,重构出产品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金勇 孙宏亮 +2 位作者 叶志东 樊雪强 刘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3-839,共7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连续行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70%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性患者定义为6个月内出现一过性黑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非致残性脑卒中者,否则定义为无症状性患者。共有78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无症状性患者35例(44.9%),症状性患者43例(55.1%)。所有患者造影前一个月内行MDCTA检查。通过MDCTA利用后处理工作站斑块分析软件并根据不同的HU值将颈动脉斑块分为脂质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60 HU)、纤维斑块(60~130 HU)和钙化斑块(≥130 HU),计算斑块的总体积,各种斑块的体积及所占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无症状性患者的钙化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症状性患者(t=2.760,P=0.007),而脂质斑块比例低于症状性患者(Z=-2.009,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钙化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OR=0.949,95%CI:0.915~0.985,P=0.005),脂质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负相关(OR=1.068,95%CI:1.021~1.117,P=0.004)。对于症状性患者,当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时,其特异度为94.3%,而敏感度仅为37.2%。两组斑块体积及纤维斑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相比,无症状斑块钙化比例增加、脂质比例减少,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预测症状性斑块一个有用的截点,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应用MDCTA斑块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 症状性 斑块成分与体积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密度的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定量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宁 徐更光 +1 位作者 薛田 黄求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78-1982,共5页
针对中大口径弹药装药密度无损检测中壳体边缘效应的影响,提出采用建模修正和去壳修正两种方法,优化现有的密度对比法模型。对比两种修正方法的测量结果表明,对于钢制壳体弹药装药密度检测,去壳修正法的测量精度要优于建模修正法。研究... 针对中大口径弹药装药密度无损检测中壳体边缘效应的影响,提出采用建模修正和去壳修正两种方法,优化现有的密度对比法模型。对比两种修正方法的测量结果表明,对于钢制壳体弹药装药密度检测,去壳修正法的测量精度要优于建模修正法。研究内容对弹药装药局部密度的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 装药密度 边缘效应 定量测量 射线硬化 射线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装药底隙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宁 徐更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在弹药装药底隙检测中,运用密度对比法结合体积效应,将底隙测量转化为弹底密度变化的测量,建立弹底扫描断层中心部位计算机断层成像(CT)值变化与底隙值之间的数学模型,解决底隙测量理论与实际操作中的难题。预置底隙测量实验结果... 在弹药装药底隙检测中,运用密度对比法结合体积效应,将底隙测量转化为弹底密度变化的测量,建立弹底扫描断层中心部位计算机断层成像(CT)值变化与底隙值之间的数学模型,解决底隙测量理论与实际操作中的难题。预置底隙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完成对0.20~0.50mm底隙的测量,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5%,可实现对装药底隙的定性判断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 密度对比 底隙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的警犬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陶 李杰 +3 位作者 李细牯 徐虎 方绍勤 李居东 《中国工作犬业》 2020年第8期15-18,共4页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常用于犬的医学成像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锥形束CT(CBCT)和超声扫描等,以上成像技术可获得犬体脏器的二维数字断层图像,但难以直观体现各个脏器的空间...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常用于犬的医学成像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锥形束CT(CBCT)和超声扫描等,以上成像技术可获得犬体脏器的二维数字断层图像,但难以直观体现各个脏器的空间结构和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断层图像 空间位置关系 超声扫描 医学成像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对黄斑囊样水肿成像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霍妍佼 杨丽红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对组织穿透性好,分辨率高,采集的眼底像清晰,对比度好,但是对于CME的检测价值尚不清楚。目的评价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8—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的CME患者24例24眼,采用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黄斑区进行放射状扫描和线扫(45°×45°,49个水平扫描),分别获得伪彩成像、绿光(532nm)反射成像和红外光(785nm)反射成像,应用EasyScan软件(1.2.2版)进行图像分析,并用传统彩色眼底照相技术和SD—OCT对患眼眼底进行成像,由专业的眼底病医师对每个图像的清晰度进行分级,并依CME图像和边界的清晰度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CME的原发病包括黄斑前膜(ERM)10例1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6例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4例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3例3眼和CRVO合并BRVO1例1眼。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可显示CME像,但边界不清;cSLO视网膜成像可见明显的CME范围,边界清晰。CME区cSLO视网膜成像的伪彩成像、IR反射像和绿光反射像清晰度平均评分分别为3.21±0.78、2.67±0.96和2.54±0.83,均明显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的1.33±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结合SD-OCT断层扫描图像可以为CME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 眼科诊断技术 激光 视网膜成像 检眼镜检查 囊样黄斑水肿/ 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实验室型X射线荧光元素分布成像和形态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沈亚婷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6-695,共10页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步促进了聚焦扫描型、全场型和XRF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实验室型XRF元素空间成像技术的发展。超环面、球面和柱状弯晶等单色聚焦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实验室型XAS技术的发展。探索新型的实验室X射线光源系统,开发更高效的单色聚焦系统,推动X射线动态电影拍摄技术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X射线吸收谱技术 全场型微区 X射线成像系统 原位微区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单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束扫描三维CT的逆求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民 路宏年 路远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27-32,共6页
对于内外结构复杂的实物原型,难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三坐标测量机(CMM)、激光扫描等手段获取内外表面完整的点云数据以逆求实物原型的CAD模型。基于此种问题,介绍了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辅助逆求工程技术。通过对三维... 对于内外结构复杂的实物原型,难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三坐标测量机(CMM)、激光扫描等手段获取内外表面完整的点云数据以逆求实物原型的CAD模型。基于此种问题,介绍了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辅助逆求工程技术。通过对三维ICT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图形处理,获取实物内外表面轮廓矢量数据,并将其输入Pro/E软件,逆求出实物原型的CA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逆求工程技术 锥束扫描 CT重建 CAD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图象处理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工业CT中的三维显示与交互检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永顺 张丽 +1 位作者 陈志强 康克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2-536,共5页
介绍了三维显示和交互检查技术在大型工业 CT图像检查中的应用 ,总结了目前工业 CT三维图像显示领域主要应用的面绘制和体绘制方法 ,并分别对这两类主要的绘制算法进行了评价。重点对工业 CT多断层图像数据三维显示的各个技术细节进行... 介绍了三维显示和交互检查技术在大型工业 CT图像检查中的应用 ,总结了目前工业 CT三维图像显示领域主要应用的面绘制和体绘制方法 ,并分别对这两类主要的绘制算法进行了评价。重点对工业 CT多断层图像数据三维显示的各个技术细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并总结了在大型工业 CT图像检查分系统方案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三维显示 科学可视化 交互技术 图像检查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技术检测树木成像完整度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方博 刘德庆 +2 位作者 岳德鹏 杨通 赵奇侠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103,共9页
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应用到树木的无损检测领域,设计基于不同CT参数扫描树木成像效果的比照试验,探索树木检测的CT参数阈值设定与优化。具体步骤与方法:1)采集12份树木圆盘标本,每份样木根据不同的CT参数设置拍摄200张影像;2)将不... 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应用到树木的无损检测领域,设计基于不同CT参数扫描树木成像效果的比照试验,探索树木检测的CT参数阈值设定与优化。具体步骤与方法:1)采集12份树木圆盘标本,每份样木根据不同的CT参数设置拍摄200张影像;2)将不同成像完整度的影像进行分组归类后,对影像灰度值进行提取并得到各幅影像灰度值均值、灰度值标准差;3)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CT参数与影像完整度间的关联性,并得到影响树木成像效果的关键参数设置阈值范围。结果显示:CT扫描树木成像清晰,其参数毫安秒(mAs)、定点位置(SP)间的相关性为0.972,影像完整度75%以上的mAs阈值区间为47~61,SP阈值区间为-66.4^-89.8。采集3份不同古树的标本,应用实验获得的CT参数阈值对标本进行扫描,以验证CT参数阈值选定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选CT参数阈值范围对于树木个体不存在明显的树种差异,可以满足树木无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参数优化 成像 完整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激光成像技术可实时监测动物体内状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科讯医疗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1-531,共1页
杜克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开展了“单脉冲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简称SIP-PACT),利用光显微技术和超声波成像技术观察动物的体内状况。研究人员称,对小型动物的活体扫描一直存在图像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限制,而这一新技术可以解决... 杜克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开展了“单脉冲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简称SIP-PACT),利用光显微技术和超声波成像技术观察动物的体内状况。研究人员称,对小型动物的活体扫描一直存在图像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限制,而这一新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实时生成动物体内的断层扫描图,以成年小鼠为例,每秒可生成50张完整的断层扫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动物体内 实时监测 扫描成像 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 图像分辨率 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的射线检测技术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宝刚 金虎 +1 位作者 任华友 吴东流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简述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面一些通用的射线检测方法 ,并通过对胶片射线照相技术、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康普顿背散射成像技术等射线检测技术的系统介绍 ,展望了未来复合材料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射线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CT图像的数控代码直接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黎明 罗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92-1398,共7页
以曲面形状简单、可直接仿制的产品为对象,提出了由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图像直接生成数控代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产品的切片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与轮廓跟踪,再采用B样条曲线进行轮廓拟合,然后引入平面任意区域加工填充技术,逐层生成... 以曲面形状简单、可直接仿制的产品为对象,提出了由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图像直接生成数控代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产品的切片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与轮廓跟踪,再采用B样条曲线进行轮廓拟合,然后引入平面任意区域加工填充技术,逐层生成刀具路径并进行有序连接,最后生成数控代码。在B样条曲线拟合中,为了提高拟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与线段类型识别的型值点选取法;在数控代码生成步骤中,改进了单层切片轮廓岛屿关系判别方法,提高了判别正确率。开发了软件系统,将该软件生成的数控代码输入到加工仿真软件中,仿真结果验证了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切片图像 图像处理 数字控制代码 B样条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在心血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美慧 吴延庆 +1 位作者 徐劲松 龚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3-1355,共3页
光学相干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继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诊断技术之后又一新型医学技术。其分辨率为10μm,较IVUS分辨率提高20倍。
关键词 光学相干成像 临床应用 心血管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超声 医学技术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 神经康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断层图像的三维重构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世博 刘宏伟 +2 位作者 迟永波 王奕博 张昭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降低检测成本,减少辐射危害,提出了基于超声波断层图像进行典型零件的三维重构方法.设计了相共振结合拉东反变换计算方法的零件断层扫描试验,基于Matlab平台构建了轮廓提取算法、图像堆叠算法以及三维模型重构算法.结合图像处理算法... 为降低检测成本,减少辐射危害,提出了基于超声波断层图像进行典型零件的三维重构方法.设计了相共振结合拉东反变换计算方法的零件断层扫描试验,基于Matlab平台构建了轮廓提取算法、图像堆叠算法以及三维模型重构算法.结合图像处理算法与三维模型重构算法实现了二维超声断层图像的三维重构,重构的零件外形尺寸与内部形位误差约为1 mm.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超声波断层图像三维重构方法可靠、准确,可用于典型金属零件轮廓及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与三维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二维图像处理 三维重构 自适应中值滤波 轮廓提取 移动立方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脑损伤后脑功能检测与神经调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7-580,共4页
脑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脑功能的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最常用的脑成像方式。然而,CT空间分辨率不高,且有电离辐射,限制了检查次... 脑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脑功能的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最常用的脑成像方式。然而,CT空间分辨率不高,且有电离辐射,限制了检查次数;MRI扫描时间长、检查成本高,需要受检者有较高的配合度。超声成像作为一种非辐射、低成本的便携式脑成像技术,可量化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长期、实时监测脑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神经系统疾病 成像技术 脑功能 神经调控 超声成像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新发展德华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最新发展 计算机技术 工业生产 迅速发展 缺陷 数字技术 基础 超声 成像技术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一本通》出版发行
19
作者 王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1-1081,共1页
由全国20余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学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的一线专家、学者编写的《医学影像技术考试一本通》出版发行。该书容纳近4200道试题,是所有编委数十年临床、教学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库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 由全国20余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学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的一线专家、学者编写的《医学影像技术考试一本通》出版发行。该书容纳近4200道试题,是所有编委数十年临床、教学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库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考试类用书之一。该书涵盖乳腺及数字X线成像技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技术、超声成像技术、核医学成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内容,适用于在校学生考试、入院前准入制考试、"三基"考试、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考试、职称晋升考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称晋升考试 医学影像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发行 出版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差理论与计算
2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6年第6期5-5,共1页
O435.2 96063532电磁复合场三级几何像差方程的修正与像差系数=Correction of third-order geometricalaberration equation in combined fields andaberration coefficients[刊,中]/杨立才,张玉林,陈振生(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山东,济... O435.2 96063532电磁复合场三级几何像差方程的修正与像差系数=Correction of third-order geometricalaberration equation in combined fields andaberration coefficients[刊,中]/杨立才,张玉林,陈振生(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山东,济南(250061))//微细加工技术.-1996,(1).-7-16 基于作者提出的"函数逼近的数值迭代概念",修正了电磁复合场中电子成像系统的三级几何像差方程式,给出了具有更高精度的像差计算公式和用集中参数形式描述的像差系数表达式,为像差的数值计算和电子光学系统的计算机优化设计提供了实用的理论依据。表1参7(郑锦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像差 电磁复合 像差系数 微细加工技术 计算机优化设计 电子成像系统 电子光学系统 数值计算 数值迭代 山东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