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工业遗产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巴玥 温瑀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83,共6页
针对工业遗产的钢材结构表面及内部的孔隙、裂缝等微观缺陷,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进行三维可视化,检测出缺陷位置,随后采用激光再制造技术以Fe-Cr-Mo+8wt%Al2O3复合粉末对缺陷位置进行精确修复。结果表明:经激光再制造后试样表面裂纹... 针对工业遗产的钢材结构表面及内部的孔隙、裂缝等微观缺陷,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进行三维可视化,检测出缺陷位置,随后采用激光再制造技术以Fe-Cr-Mo+8wt%Al2O3复合粉末对缺陷位置进行精确修复。结果表明:经激光再制造后试样表面裂纹和气孔显著减少,修复层主要由固溶体FeCr相、碳化物M(Fe,Cr,Mo)7C3、金属间化合物Fe3Al和陶瓷相Al2O3组成,显著提高了原始表面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激光再制造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反演沉积物粒级组成--以黄河水下三角洲现代沉积为例
2
作者 张巍 刘晓航 +1 位作者 张鑫 范德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0-1138,共9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可对沉积物岩芯进行高分辨率、无损分析,探索CT数据(即CT值)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可以实现岩芯沉积物属性的快速、连续获取,有助于对岩芯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的全面了解。基于采自黄河水下三角...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可对沉积物岩芯进行高分辨率、无损分析,探索CT数据(即CT值)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可以实现岩芯沉积物属性的快速、连续获取,有助于对岩芯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的全面了解。基于采自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多根岩芯,利用CT技术对岩芯进行扫描获取CT值,同时对岩芯进行高分辨沉积物粒度分析,探讨CT值与沉积物粒级组成的联系。研究表明,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以粉砂为主,CT值主要分布于700~1000 HU之间;沉积物粒度与CT值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正相关,即当沉积物粒度变大时CT值随之升高,并据此构建了沉积物粒度与CT值之间的关系式;沉积物粒级中的砂、粉砂、黏土粒级与CT值区间1200~1500 HU、800~1200 HU、600~800 HU亦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并可以通过CT值区间估算粒级含量。经过实际应用验证,通过CT扫描反演沉积物岩芯的粒级组成是有效的,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海域沉积物粒级组成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ct 粒度反演 非线性回归 黄河水下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象切片的图象处理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红 张树生 张定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15-1118,共4页
研究了产品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象切片的图象处理,主要有平滑滤波、求取零交叉、二值化、边界提取、边界跟踪等。
关键词 边界提取 工业计算机 断层扫描成象 图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厚本 杜平安 《机械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3-44,共2页
介绍ICT的现状、特点、用途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 Ict ct 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庆娟 王小宁 +1 位作者 厉申儿 王德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分析 35例胰腺癌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征象 ,以探讨常规 CT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 3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扫描技术和 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例胰头癌表现为 :1胰头轻度不规则增大 ,有小... 目的 :分析 35例胰腺癌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征象 ,以探讨常规 CT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 3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扫描技术和 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例胰头癌表现为 :1胰头轻度不规则增大 ,有小的局部隆起 ,钩突的圆隆变形 ,分叶状形态异常。 2平扫与增强均显示为局限于胰头轮廓内的不规则低密区 ,占 77% (2 0 / 2 6 ) ;平扫等密度增强显示 ,低密区占 15 % (4 / 2 6 ) ;平扫与增强均为等密度 ,占 8% (2 / 2 6 )。 3胆、胰管扩张、体尾萎缩分别占 84% (2 2 / 2 6 )、96 %(2 5 / 2 6 )、34 .6 % (9/ 2 6 ) ,胰尾潴留囊肿 1例。 2例体尾癌、6例囊腺癌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内有坏死及囊变 ,分叶状多囊性肿块 ,囊实性肿块 ,囊内分隔及壁结节。结论 :薄层放大快速增强扫描与 CT征象的综合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早期诊断 ct 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木材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于雷 戚大伟 《森林工程》 2006年第5期13-15,44,共4页
木材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木材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对原木进行无损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X射线无损检测的一个分支,是对X射线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对CT的利用,通过对CT图像的提取、分析... 木材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木材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对原木进行无损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X射线无损检测的一个分支,是对X射线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对CT的利用,通过对CT图像的提取、分析和处理,找出了一套方便于CT图像的重建和去除噪声的算法,从而提出利用计算机断层技术(CT)对木材进行缺陷检测,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 无损检测 MATLAB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戴汝平 吕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应用 64层螺旋ct SPIRAL 冠状动脉检查 MDct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心血管病 ct技术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盛锦华 阴泽杰 +2 位作者 吴孝义 唐瑜 黄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308,295,共7页
本文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中所选择滤波函数的不同、射线束宽度的差异、探测器的响应、数据的采样及旋转中心的偏移等因素影响图像重建质量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中所选择滤波函数的不同、射线束宽度的差异、探测器的响应、数据的采样及旋转中心的偏移等因素影响图像重建质量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将会导致产生较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射线束宽度 ct 取样 中心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混凝土细观力学中的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文渊 李俊生 +2 位作者 张爱军 李双村 谭建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88-3604,共17页
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非均质多相材料,其宏观性能取决于细观乃至微观结构组成及各组分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因其无损、高效及高精度等特点,在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综述了光... 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非均质多相材料,其宏观性能取决于细观乃至微观结构组成及各组分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因其无损、高效及高精度等特点,在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综述了光学技术、声波技术及CT技术在混凝土细观力学试验中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三者的优势与局限性;从图像获取、图像处理、三维重建与模型建立等3个步骤详细论述了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细观模型建立;利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CT技术在混凝土细观力学中的研究热点;对CT技术与数字图像技术在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细观力学 数值模拟 CITESPACE 数字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行肝脏CT断层三维重建及测量在肝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茂春 彭吉润 +2 位作者 冷希圣 朱继业 杜如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 探讨利用个人电脑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及其在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术前对 46例行原位肝移植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 5例肝癌患者的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 ,术后与肝硬变门... 目的 探讨利用个人电脑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及其在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术前对 46例行原位肝移植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 5例肝癌患者的肝脏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 ,术后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切除的受体实测肝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 46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用本方法测得平均肝脏体积为 ( 983 .3 3± 2 0 6.11)cm3 ,同组实测平均肝脏体积为 ( 90 4.93± 2 0 9.5 6)cm3 ,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 =0 .969) ,本方法测值的平均误差为 8.66%。本方法三维重建肝形状与切除同例肝标本实际形状基本相似。可任意角度旋转来观察三维重建肝。可以在重建肝脏同时重建肿物。当肿物被周围组织遮挡显示不清时 ,可用半透明显示法对肝脏进行半透明处理。同时 ,可测定肿物的体积及预计肝切除后的预留肝量。结论 运用该方法在个人电脑上实现肝脏连续CT断层图像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准确性较高。对术前明确肝肿瘤范围 ,正确选择手术术式 ,预测手术进程以及对肝病患者的随访和疗效判定 ,活体肝移植供受体匹配选择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三维重建 肝体积 计算机辅助诊断 ct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工业CT机的计算机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问之 张平 曾理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03-107,共5页
介绍了一种针对工业CT用户具体需求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 Γ射线 工业ct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统一设备架构加速外部计算机断层图像重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理 倪风岳 +1 位作者 刘宝东 洪达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65-2671,共7页
外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T)重建主要用于重建管状物(如管道)的管壁截面图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外部CT重建算法中,带子区域平均图像总变差最小的凸集投影(SA-TVM-POCS)重建数值算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CT图像,可用于管道的无损检测。但由于... 外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T)重建主要用于重建管状物(如管道)的管壁截面图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外部CT重建算法中,带子区域平均图像总变差最小的凸集投影(SA-TVM-POCS)重建数值算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CT图像,可用于管道的无损检测。但由于在实现过程中计算量较大,阻碍了其在一些时间要求较高环境中的应用。计算机统一设备架构(Computer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解决高强度计算的有效工具之一,该文利用CUDA的高强度并行计算性能,提高外部CT问题SA-TVM-POCS算法的速度,从而增加该算法的应用范围;为充分利用CUDA其高强度数据级并行计算能力,该文改进了SA-TVM-POCS算法的实现过程以适应CUDA的并行计算架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在重建图像质量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加速比达到20倍以上;所以,利用CUDA可以加快SA-TVM-POCS算法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外部图像重建 计算机统一设备架构 SA-TVM-POCS算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机层析成像用X光高分辨探测器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彪 周密 +3 位作者 米德伶 潘英俊 陈伟民 于渝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7,共4页
探测器技术是计算机层析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阵CCD器件,采用 光纤和光纤面板进行光耦合及传输的扇形束线阵扫描X射线新型探测器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探测器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且分辨力高(约50μm)等特点... 探测器技术是计算机层析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阵CCD器件,采用 光纤和光纤面板进行光耦合及传输的扇形束线阵扫描X射线新型探测器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探测器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且分辨力高(约50μm)等特点,可以实际应用于工业X-CT系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探测器 计算机层析成像 面阵CCD 工业X—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IR:基于双层迭代细化模型的有限角CT重建
14
作者 李青 王涛 +2 位作者 强彦 张斌 武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54,共16页
【目的】有限角度重建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固定式扫描目标可供扫描角度有限和患者承受辐射能力等问题,通常无法获得完整的投影数据,通过传统分析迭代方法重建的图像会出现严重的结构失真和倾... 【目的】有限角度重建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限于固定式扫描目标可供扫描角度有限和患者承受辐射能力等问题,通常无法获得完整的投影数据,通过传统分析迭代方法重建的图像会出现严重的结构失真和倾斜伪影。【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迭代细化模型(TLIR)来恢复有限角度CT图像中缺失部分的结构细节,从中重建出高质量的CT图像。具体而言,修改去噪扩散概率模型使之适用于条件图像生成以实现图像域恢复问题,模型输出从噪声混叠的有限角CT图像开始,使用在各种噪声水平下训练的残差U-Net迭代细化输出图像。此外,深度模型在推理过程中会损坏采样部分的正弦数据,对此提出了名为DSEM的可学习模块来恢复被深度模型篡改的正弦数据。将两个模块交替执行,形成双层迭代细化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双层迭代的结构也使得网络具备更加强大的鲁棒性。【结果】TLIR在90°和120°有限角度采样下都表现出强大的重建性能,在峰值信噪比方面比现有先进方法平均提升了2.0009 dB和2.5 dB,证明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迭代重建 有限角度ct重建 扩散模型 数据保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结合CT血流储备分数诊断血流梗阻性冠心病效能评估
15
作者 易妍 徐橙 +4 位作者 吴炜 葛颖倩 徐珂婷 俞贤博 王怡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2-549,共8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构建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将影像组学模型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相结合创建整合模型,探究整合模型对血流梗阻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纳入具有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后续接受CCTA及...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构建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将影像组学模型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相结合创建整合模型,探究整合模型对血流梗阻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纳入具有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后续接受CCTA及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基于CCTA图像,首先针对心肌信息进行分析:勾画左心室心肌并将其依照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分为3大灌注区域进行分析,提取心肌中所有组学特征。通过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特征排序方法实现特征优选,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逻辑回归算法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其次针对冠状动脉信息,计算冠状动脉血管CT-FFR值。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FFR测量作为血流梗阻性冠心病诊断的参考标准,以血管水平为分析单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_ROC)及敏感性、特异性等参数评估诊断效能。结果70例患者[男42例、女28例,年龄(61±10)岁]入组成功并完成CCTA检查,其中175支冠状动脉血管成功接受后续有创冠状动脉造影/FFR检查治疗,其血管对应心肌供血区均成功完成研究分析。共提取心肌组学特征1656个,优选出其中14个特征构建组学模型,心肌组学模型诊断敏感性为77.1%,特异性为73.7%,AUC_ROC值为0.797(95%CI=0.732~0.861);CT-FFR诊断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8.8%,AUC_ROC值为0.892(95%CI=0.841~0.943);影像组学与CT-FFR整合模型的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8.4%,AUC_ROC值为0.928(95%CI=0.890~0.965)。整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心肌组学模型及单独CT-FFR(P=0.040)。结论基于CCTA的心肌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对血流梗阻性冠心病具有良好的诊断增益价值,影像组学与CT-FFR整合应用有助于提升冠心病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影像组学 ct血流储备分数 血流梗阻性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图像环形伪影校正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珏 黄苏红 蔡玉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6-1233,共8页
为了去除工业CT图像中的环形伪影,提高CT重建图像质量以及后续处理和量化分析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正弦图的新型校正方法。首先,采用S-L滤波器对原始投影数据进行滤波,增强伪影信息。接着,对滤波后的投影数据进行线积分,并采用差... 为了去除工业CT图像中的环形伪影,提高CT重建图像质量以及后续处理和量化分析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正弦图的新型校正方法。首先,采用S-L滤波器对原始投影数据进行滤波,增强伪影信息。接着,对滤波后的投影数据进行线积分,并采用差分处理,进一步增大伪影与工件轮廓的差异。然后,按照插值次数对差分后的投影数据进行插值平均,并根据正态分布选取自动查找伪影的位置。最后,结合线性插值与线性外推的方法对环形伪影处投影数据进行校正。对含有环形伪影的实际CT图像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极坐标变换、小波-FFT滤波的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校正后的灰度图像信噪比增益达1.688 dB,有效地消除了环形伪影,同时又很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及分辨率。对探测器故障或性能不稳定引起的间断的环形伪影校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图像 环形伪影 伪影定位 线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青 黄庆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 4例中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40例 ,CT表现为胰腺肿大 ,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肾前筋膜增厚 ,部分见少...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 4例中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40例 ,CT表现为胰腺肿大 ,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肾前筋膜增厚 ,部分见少量胸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2 4例 ,其中坏死型 2 1例 ,化脓型 2例 ,出血型 1例 ,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 ,胰周间隙渗出及积液 ,蜂窝织炎 ,胰内或外出现气体或高密度出血灶。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 ,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螺旋ct双期扫描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无损检测手段──工业CT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37
18
作者 先武 李时光 王珏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1-58,共8页
介绍了工业CT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国外ICT的发展情况,及我国ICT研制现状。还重点介绍了XN-1300型我国首台γ射线工业CT机的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关于开发我国ICT产业的对策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计算机层析 X射线照相术 工业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重建模型与原始CAD模型粗配准的改进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黎明 王侃 陈中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3-679,共7页
针对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配准时产生的模型反向问题提出了修正方法。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配准得到变换后的模型,再引入点云模型形心与质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矢量,判断变换后的模型是否存在反向问题,并通过计算旋转轴线来修正模型方向。开发... 针对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配准时产生的模型反向问题提出了修正方法。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配准得到变换后的模型,再引入点云模型形心与质心之间的位置关系矢量,判断变换后的模型是否存在反向问题,并通过计算旋转轴线来修正模型方向。开发了工业CT三维重建模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粗配准实验软件,对改进前后的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配准时产生的模型反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分析 粗配准 主成分分析 工业ct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束扫描三维CT的逆求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民 路宏年 路远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27-32,共6页
对于内外结构复杂的实物原型,难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三坐标测量机(CMM)、激光扫描等手段获取内外表面完整的点云数据以逆求实物原型的CAD模型。基于此种问题,介绍了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辅助逆求工程技术。通过对三维... 对于内外结构复杂的实物原型,难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三坐标测量机(CMM)、激光扫描等手段获取内外表面完整的点云数据以逆求实物原型的CAD模型。基于此种问题,介绍了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辅助逆求工程技术。通过对三维ICT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图形处理,获取实物内外表面轮廓矢量数据,并将其输入Pro/E软件,逆求出实物原型的CA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逆求工程技术 锥束扫描 ct重建 CAD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图象处理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