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仇方道 刘继斌 +2 位作者 唐晓丹 朱传耿 张纯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6-1436,共11页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采用工业结构转型相关指数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近10 a来徐州都市圈工业转型速度、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且与工业经济增长明显相...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采用工业结构转型相关指数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近10 a来徐州都市圈工业转型速度、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且与工业经济增长明显相关,但合理化程度下降;竞争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呈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演化趋势,但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空间上呈现先集聚后扩散趋势,不同行业空间集聚程度各异,形成了沿东陇海工业集聚发展轴;工业专业化分工呈现以徐州为核心向外技术水平下降的圈层式垂直分工格局;工业高级化和区域工业占有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能源消耗和工业SO2排放抑制作用明显,但不同尺度区域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转型 经济效应 能源效应 环境效应 徐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结构转型与工业增长质量--以中国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桢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35,47,共9页
文章基于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理论和结构转型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浙江省11区域的工业行业特化度、结构转型方向和工业增长质量的差异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属于特化-普化增长型的杭州、嘉兴等区域的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这... 文章基于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理论和结构转型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浙江省11区域的工业行业特化度、结构转型方向和工业增长质量的差异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属于特化-普化增长型的杭州、嘉兴等区域的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这些区域的工业发展主要是由技术水平高或生产效率高的行业带动的,正是这些行业的增长推动了工业结构优化或升级,从而提高了工业发展层次;而属于特化增长型的宁波、温州等区域的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这些区域的工业增长主要是由技术水平低或生产效率较低行业实现的,这些低技术低效率行业的增长导致其工业结构劣化,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工业发展层次和工业增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化度 工业结构转型 工业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委员会与战时中国工业结构的转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威胁,国民政府设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又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着手进行国防重工业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到1945年底,资源委员会所属厂矿已发展到近120家。随着资...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威胁,国民政府设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又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着手进行国防重工业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到1945年底,资源委员会所属厂矿已发展到近120家。随着资源委员会在内地的大规模重工业建设,中国工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即由战前的轻工业为主,向轻重工业平衡发展转型;由民营工业为主,向国营工业为主转型;由沿海地区为主向内地为主转型。战时中国工业结构的转型,既是应对外部侵略威胁的结果,也是国民政府工业发展政策导向所致。战时工业结构的转型使资源配置向着有利于国家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国家对工业的统制,增强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实力。但是,在战后继续实行这种统制性工业政策,则不利于中国工业的健康发展,使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艰难而坎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资源委员会 工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考、科学诠释与有效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书评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坤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共1页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该战略必然会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科学诠释 有效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绿色转型 被引量:26
5
作者 朱东波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64,共8页
本文从行业污染异质性视角,理论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结构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基于交乘项系数法,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等,在核算各省工业结构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环境规制等指数基础... 本文从行业污染异质性视角,理论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结构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基于交乘项系数法,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等,在核算各省工业结构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环境规制等指数基础上,对假设进行检验与分析,并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当前我国投资型、费用型等环境规制均表现出抑制工业结构绿色转型的特征;(2)技术创新也抑制工业结构绿色转型,但其和环境规制的协同效应促进工业结构绿色转型。最后,从强化区域性环境规制政策调控与加快技术绿色创新进程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绿色转型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协同效应 行业污染异质性 系统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