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雷诚 葛思蒙 范凌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16-25,共10页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 现代苏南乡村发展缘于"苏南模式”时期,大规模乡村工业化所形成的大量工业村影响至今,厂村交错、空间破碎,是东部发达地区"厂村并进"的典型代表,工业村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苏南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苏南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工业村演化历程分析,比较了厂村混杂型、相邻型和分离型三种典型工业村的特征;从宏观区域层面分析工业村分布机理特征,从微观层面剖析了苏南工业村发展的现实困境。针对性提出产村融合理念,构建苏南工业村振兴策略框架,通过在镇域层面构建产村一体化单元,推进乡村工业用地整合优化;在村落层面建构产村融合振兴策略,突出服务设施复合、环境景观契合、社会网络融合,建立厂村治理协同机制,探索产村共建共治路径,助推苏南乡村的再次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融合 工业村 振兴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运动”视角下珠三角“工业村”的治理演进——以东莞市N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江畅 张京祥 陈浩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94,100,共8页
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同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息息相关,治理机制的演进无法脱离资本与乡村社会之间始终纠葛的历史脉络。基于“双向运动”理论,文章通过将乡村治理演进嵌入到特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场景之中,从市场扩张和社会纠偏的两... 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同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息息相关,治理机制的演进无法脱离资本与乡村社会之间始终纠葛的历史脉络。基于“双向运动”理论,文章通过将乡村治理演进嵌入到特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场景之中,从市场扩张和社会纠偏的两维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工业村”治理演进的4个阶段提供内在逻辑解释。结果表明,工业村的治理演进本质上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工商资本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以企业治理逻辑、治理组织渗透为手段,致使乡村传统治理机制不断瓦解与重构的逐利性表达。最后,研究认为构建市场与社会治理双向耦合、多主体嵌入的协同治理路径是推动市场有序准入、推动乡村治理的自我革新、实现乡村振兴的“善治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双向运动 工业村 珠三角 资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苏南地区工业村空间优化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司慧娟 刘燕 王曼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乡村空间是乡村发展的载体,从空间优化调控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苏南地区工业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回顾苏南地区工业村空间形态变迁历程、剖析工业村空间布局和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规划先行... 乡村空间是乡村发展的载体,从空间优化调控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苏南地区工业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回顾苏南地区工业村空间形态变迁历程、剖析工业村空间布局和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规划先行、产业先导、乡风治理、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优化乡村空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村 空间优化 振兴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统治”和“群众路线”的辩证——草明与社会主义工业题材小说
4
作者 刘晓丽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94,共8页
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描写了社会主义初期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历程,探索现代工业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体现了“机器统治”与“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具有表征性意义,是中国当代工业文学的起点,影响到新时期改革文学,在21... 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描写了社会主义初期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历程,探索现代工业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体现了“机器统治”与“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具有表征性意义,是中国当代工业文学的起点,影响到新时期改革文学,在21世纪的“新东北作家群”的工人文学中留有余音。草明工业题材小说直面现代工业文明的困境,探索社会主义中国工业现代化之路,为世界工业文学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学 草明 《原动力》 《火车头》 《乘风破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迈向有序与善治——高速工业化村的社会管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艳玲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3期61-67,共7页
工业化高速扩张不仅为高速工业化村带来了人口、资金、信息、产业等要素,也带来了各类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本质是在高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利益需求与利益回应之间的断裂。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深度推进,中国农村问题必须有根本解... 工业化高速扩张不仅为高速工业化村带来了人口、资金、信息、产业等要素,也带来了各类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本质是在高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利益需求与利益回应之间的断裂。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深度推进,中国农村问题必须有根本解决的长久之计。我们要迈向这样的城市化道路:土地产权清晰化;传统产业升级为现代产业,农民进入现代产业就业体系;农村隐形公共财政公开化,农村公共服务市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工业 社会管理 管理体制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倪建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正在也必将继续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如何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阐述村域工业可持续发...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正在也必将继续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如何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阐述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权重大小及综合评价方法,由此探究指标体系的政策含义,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以下工业统计抽样方法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刘亮 刘厚甫 欧阳泽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5-57,共3页
村以下工业(包括村办工业,下同)经过几年的发展,从数量上看,已由1985年的约400万户猛增到1986年的近600万户,递增了50%;从产值上看,包括村以下工业的全国工业总产值1987年比1986年增长了16.5%,不包括村以下工业的全国工业总产值只增长... 村以下工业(包括村办工业,下同)经过几年的发展,从数量上看,已由1985年的约400万户猛增到1986年的近600万户,递增了50%;从产值上看,包括村以下工业的全国工业总产值1987年比1986年增长了16.5%,不包括村以下工业的全国工业总产值只增长了14.6%。村以下工业对全国工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越来越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搜集村以下工业全面统计资料的方法研究已提到日程上来。若用定期报表形式,就会使工作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下工业 统计抽样 问题 产值指标 样本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营工业现状及对策思考——对成都市20户国营工业企业问卷调查
8
作者 段晓龙 《西南金融》 1990年第10期15-16,共2页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开始好转,成都市工业生产也逐月回升,全市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6月份实现当月正增长。但那些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否也已闯过难关?目前的状况如何?就此,我们对成都市机械、冶金、纺...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开始好转,成都市工业生产也逐月回升,全市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6月份实现当月正增长。但那些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否也已闯过难关?目前的状况如何?就此,我们对成都市机械、冶金、纺织、电子、食品加工等9个行业的20户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这20户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19户)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现状 国营工业 以下工业 经济发展 食品加工 成品资金 问卷调查 流动资金周转 工业技术进步 销售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经济建设和孙文学院发展的初步设想
9
作者 何锦昌 李家晨 林民光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4-58,共5页
中山市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市区北距广州86公里,西与江门市一河之隔,南连珠海通往拱北、澳门,东临珠江口距香港54浬猩绞邢钟腥丝?23万,还有60万中山籍人侨居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坚... 中山市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市区北距广州86公里,西与江门市一河之隔,南连珠海通往拱北、澳门,东临珠江口距香港54浬猩绞邢钟腥丝?23万,还有60万中山籍人侨居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坚持改革开放,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南连 革命先行者 社会面貌 “三来一补” 外向型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下工业 重点项目 工业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