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与“新工科”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改革
1
作者 卿笛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178-180,共3页
“新农科”与“新工科”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针对涉农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面临的学生“知农爱农情怀”不足、专业链与农业产业链脱节、工农结合实践缺乏等问题,该文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提... “新农科”与“新工科”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针对涉农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面临的学生“知农爱农情怀”不足、专业链与农业产业链脱节、工农结合实践缺乏等问题,该文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提出强化跨学科交叉、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课程改革路径,旨在培养兼具工业机器人技术与“知农爱农情怀”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工科” 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蒋正炎 檀祝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52,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业机器人被"中国制造2025"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相应地也催生了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设置。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巨大变革影响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业机器人被"中国制造2025"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相应地也催生了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设置。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巨大变革影响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更要注重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应对学生个性化和未来市场的需要。融合软件仿真、虚拟技术、资源共享等信息技术优势,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是当前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也能更好地被高职院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资源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程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志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117-120,共4页
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工程能力要求。文章分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专业教学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升机器人专业师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基于CDI... 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工程能力要求。文章分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专业教学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升机器人专业师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的"分阶段、递进式"的工业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机器人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CDIO 专业实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4
4
作者 唐敏 张继媛 宋云艳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3期143-143,152,共2页
文章以提高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从师资队伍培养、书证融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在“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系列举措,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 文章以提高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从师资队伍培养、书证融通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在“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系列举措,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工业机器人技术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技术概述与前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永林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4期78-78,共1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包括位置控制、柔顺控制、控制策略、机器人视觉与感觉及听觉系统、机器人示教编程和语言编程、机器人网络控制与远程通讯、智能传感器及信息融合等等。机器人仿真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是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位置控制 柔顺控制 控制策略 视觉 感觉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试点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年祥 李翔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4期169-171,178,共4页
为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背景,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例,将“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标准与学历证书对应的专业、... 为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背景,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例,将“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标准与学历证书对应的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等方面内容有机融合,实现岗课赛证互联互通。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组建专业订单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团队师资建设等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与社会服务成效,夯实了育人质量,推动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工业机器人技术 职业技能等级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赵静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1期154-154,共1页
本课题以智能制造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企业调研,总结出工业机器人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提出机器人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职业能力,提炼出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融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实践研究——以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俊 刘天宋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期166-166,171,共2页
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中,本文以工业机器人典型任务的调试为例阐述了创新思维方式与工业机器人基础教学结合的设计思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说明了实施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方法比传统教学方式更... 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中,本文以工业机器人典型任务的调试为例阐述了创新思维方式与工业机器人基础教学结合的设计思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说明了实施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方法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理念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的推进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君君 刘立美 《现代农机》 2022年第3期78-80,共3页
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1+X”证书理念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当积极完善当下的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教育教学的标准,探究课证融合方法,不断落实“1+X”证书制度,做好人才培... 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1+X”证书理念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当积极完善当下的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教育教学的标准,探究课证融合方法,不断落实“1+X”证书制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基于此,文章在简述当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和课证融合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探究“1+X”证书理念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的注意事项和策略,以期为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学群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1期174-175,178,共3页
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企业概况、参与办学、资源投入、参与教学、助推企业发展、服务地方、保障体系和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介绍,提出了一系列五年制高职工业... 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企业概况、参与办学、资源投入、参与教学、助推企业发展、服务地方、保障体系和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介绍,提出了一系列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标“职教20条”高职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宁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期212-212,共1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教学一线实践成果,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分别从构建标准、“1+X”证书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职教20条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12
作者 蒋珂 王萍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3期179-181,共3页
校企合作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发展都有较多益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法规不完善、人才不足等因素,导致校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常见问题,针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 校企合作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发展都有较多益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法规不完善、人才不足等因素,导致校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常见问题,针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讨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路径,为建立更加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工业机器人是重要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国极为看重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能提升工业机器人相关人才的培养水平,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湘西职院为例
13
作者 张俊丽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13期82-83,共2页
随着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工业机器人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湘西职院2016年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其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本文将以湘西职院为例就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进行研究与实践分析。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湘西职院 课程体系 构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探讨
14
作者 张俊丽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1期251-252,共2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产物,是我国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大进步,符合高校发展的理念。大部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了解了该技术,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却没有很好地应用它,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部分学校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方...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产物,是我国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大进步,符合高校发展的理念。大部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了解了该技术,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却没有很好地应用它,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部分学校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课程设计也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不利于工业机器人推广的。文章就此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课程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萃珍 管菊花 黄磊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3期182-185,共4页
【目的】“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要稳步推进高职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整理细化了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 【目的】“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要稳步推进高职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整理细化了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点,将证书考核内容匹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块,采用项目化教学整合知识点,对接岗位能力、结合证书考核标准。重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明确教学改革试点方向,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实训室有效利用率,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果与结论】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1+X”证书的考证通过率提高了20%,表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课证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机器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E理念下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探索 被引量:21
16
作者 邵欣 姚雯 +1 位作者 王峰 李益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通过分析CBE教育模式的特征、内容及管理方式,依据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岗位职责,构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分析了学生在基础实训模块、专业实训模块、综合实训模块中所需掌握的职业... 通过分析CBE教育模式的特征、内容及管理方式,依据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岗位职责,构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分析了学生在基础实训模块、专业实训模块、综合实训模块中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通过引入企业资源、微课,开拓校外实践基地方式解决实训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借鉴CBE理念设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此教育模式也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理念 工业机器人技术 实训项目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证融合探讨 被引量:51
17
作者 张大林 高科 李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7-40,共4页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应研究如何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贯彻设施“1+X”证书制度。依托近两年已出台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南...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应研究如何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贯彻设施“1+X”证书制度。依托近两年已出台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南昌职业大学探索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X”课证融合新路径:明确“1”与“X”是相生相长的标准体系,将培养方案作为“1+X”试点纽带,系统思考课证融合环节,在此基础上列举课证融合需求导向、课时约束、学分银行建设等主要注意事项,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实施课证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1+X”证书制度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课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立鹏 于玲 陈良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推广和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中国制造2025》和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综合进行考虑,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网络教学... 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推广和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中国制造2025》和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综合进行考虑,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推广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教学资源库 开发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新兴技术、挑战与重点研究方向(一) 被引量:2
19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46,115,共2页
在过去的十年里,欧洲的国家和企业,尤其是德国和德国企业,一直在努力通过将最新的机器人技术和相关技术融入其制造过程来获得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例如,协作机器人(cobots)可以更直接地与工人一起工作,而不是出于安全原因被防护笼隔开,提... 在过去的十年里,欧洲的国家和企业,尤其是德国和德国企业,一直在努力通过将最新的机器人技术和相关技术融入其制造过程来获得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例如,协作机器人(cobots)可以更直接地与工人一起工作,而不是出于安全原因被防护笼隔开,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显著降低就业率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的手段。然而,出于多方原因,欧洲工厂升级转型的成效和努力程度不佳,一直处于停滞、不均衡的状态。首先,要使用这些新技术,需对机器人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深刻的考量,同时清除技术和经济障碍。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主要用于高度重复的生产制造任务,在生产线的寿命周期内,这些任务通常不会发生更改,无需人工干预即可稳定地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由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对不灵活,需要借助大量的设计和编程才能集成到生产线上。而执行这种集成过程的企业,通常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微小的更新,导致技术集成过程趋于时间和资本密集型。此外,机器人编程接口和通信协议目前不是标准化的,再加上各企业的机器人硬件和规格不同,增加了集成的挑战性。每个不同的系统都需要不同的知识,才能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因此,从经济角度出发,工业机器人往往只适用于大型制造企业的大批量生产;而对专注于产品品类丰富、生产批量低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其经济意义较低。其次,最新技术本身仍有局限性。轻型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可能面临工作速度太慢、有效负荷有限的问题,故而不适用于部分工业应用。机器人编程接口通常使用难度较高,并且需要广泛的编程知识,这导致生产线工人难以轻松地变换机器人用途来提升效率,也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制造过程需求。此外,新技术、新软件以及新兴技术、新兴软件仍然不能完成一些关键任务。例如,机器人在包括抓取物体的操作方面仍远不如人类。在其他方面,最新技术可能提供的功能略显多余,这些技术的确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数据,但从其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获取切实的收益也是一大挑战,限制了人们对物联网(IoT)和云系统的投资和使用。有趣的是,工人的抵制似乎并未有效减缓新技术的采用,一方面是因为欧洲对工人的保护政策限制了裁员,一方面是因为行业领军企业已经认识到,通过让工人参与并决定生产线的重新设计,既能得到更好的技术决策(借助工人的知识),也能更好地接受新技术。本简报详细介绍了我们采访机器人制造商、使用机器人技术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以及欧洲工业研究机构的发现。我们对以上几点内容进行了扩展,并就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未来重点领域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 编程知识 原始设备制造商 中小型企业 生产批量 清除技术 产品品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锡谋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期116-117,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加工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并且加工效率还不高,可能存在工件加工的质量以及精度不能完全达标的情况,因此工业机器人技术应运而生。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具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加工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并且加工效率还不高,可能存在工件加工的质量以及精度不能完全达标的情况,因此工业机器人技术应运而生。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具有自动化、高精度、高负载等多种特点,在机械工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机械制造业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械工程 工业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