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证据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丰龙 曾刚 +1 位作者 周灿 张传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2-1639,共8页
自主创新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各级政府纷纷给予企业创新活动多方面的财政支持。然而,经济地理学很少考察政府财政支持对创新的具体效应,其他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缺乏定论。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运用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 自主创新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各级政府纷纷给予企业创新活动多方面的财政支持。然而,经济地理学很少考察政府财政支持对创新的具体效应,其他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缺乏定论。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运用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和多层次回归模型,分析了全国地级市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对当地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效果存在异质性。从全国整体情况看,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但东部地区、大城市例外;政府科技支出对国企和大中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该结论对于政府检视地方政府科技扶持政策效果和调整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分配方案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财政支出 创新产出 区域差异 多层次模型 工业企业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9~2013)的使用研究:基于插值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少华 李苏苏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9,共10页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微观企业活动的首选数据库,但是数据库中关键指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数据库的更新和使用。本文在借鉴主要文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先后采用单值移动时序平滑法、MICE1、MICE2、MMICE1和MMICE2五种插补方...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微观企业活动的首选数据库,但是数据库中关键指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数据库的更新和使用。本文在借鉴主要文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先后采用单值移动时序平滑法、MICE1、MICE2、MMICE1和MMICE2五种插补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完善,从而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延伸至2013年,并通过计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评估各种插补方法的相对有效性。研究表明:在这五种插值方法中,单值移动时序平滑法和MMICE1是两种最为有效的插值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插值前后的数据库特征一致,而且能够实现所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结构特征一致。值得强调的是,在完善数据库和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前者因为处理过程简单因而是一种相对经济的方法,而后者因为能够保留更多样本信息因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价值体现在对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了基础性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单值移动时序平滑法 多重链式方程插补法 混合插补法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ase的工业大数据时序数据存储实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华伟 陈勇 +3 位作者 李海斌 潘爱兵 赵俊 崔萌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1-27,共7页
实时数据库的出现打破了流程工业生产中的"数据壁垒"效应的瓶颈,促进流程工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介绍了Hadoop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次阐述了基于HBase时序数据库的主要设计,最后基于HBase的时序数据库进行了... 实时数据库的出现打破了流程工业生产中的"数据壁垒"效应的瓶颈,促进流程工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介绍了Hadoop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次阐述了基于HBase时序数据库的主要设计,最后基于HBase的时序数据库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采用HBase技术搭建时序数据库系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数据库 HBASE 工业数据库 海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统计的理论体系与制度变迁——兼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部分系统性误差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林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80,共12页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来自于1953年起国家统计局每年组织全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填报的"工业统计报表",其制度运行了65周年,近年的制度变迁尤为频繁。为更好地推广与使用该数据,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工业统计的先进性,本...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来自于1953年起国家统计局每年组织全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填报的"工业统计报表",其制度运行了65周年,近年的制度变迁尤为频繁。为更好地推广与使用该数据,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工业统计的先进性,本文对中国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的理论体系、制度变迁、制度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来自苏联的、基于全面调查的工业统计学,其建立主要服务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计划制度,与当时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经历多次变迁的现行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主要由"工业企业一套表"及"联网直报"构成;近年相对频繁的制度变迁会导致样本范围及统计口径的波动,并产生部分系统性误差和数据问题,值得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统计 工业统计报表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经济计划 经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网与工业控制网的集成技术
5
作者 王栋 徐世许 +1 位作者 刘世奎 李玉兰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8期107-110,共4页
介绍了企业信息网与工业控制网集成的相关技术,阐述了工业数据库在信息网与控制网集成中的作用,实例介绍了利用工业历史数据库KingHistorian实现信息网与PLC控制网之间高效数据交换的集成方法。实践表明,该集成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介绍了企业信息网与工业控制网集成的相关技术,阐述了工业数据库在信息网与控制网集成中的作用,实例介绍了利用工业历史数据库KingHistorian实现信息网与PLC控制网之间高效数据交换的集成方法。实践表明,该集成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 控制网 数据交换 系统集成 工业历史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的蓝色红利效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博文 傅鑫羽 +3 位作者 任俊霖 赵秋运 傅帅雄 张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518-3529,共12页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9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清洁生产目录标准的政策实施为外生冲击事件,基于倍差估计法(DID)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质量、波特效应和管理创新成本等蓝色红利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显著提...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9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清洁生产目录标准的政策实施为外生冲击事件,基于倍差估计法(DID)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质量、波特效应和管理创新成本等蓝色红利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的利润率和企业的现金流充裕性,改善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环境规制显著降低了企业管理创新成本,但波特效应不显著.环境规制的蓝色红利效应存在地方策略互动、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的异质性:地方政府之间的策略性不合作抑制了环境规制蓝色红利效应.企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了管理创新成本,但强化其他相关的蓝色红利效应.环境规制对国有企业的利润率、现金流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但更有助于降低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清洁生产目录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蓝色红利 倍差估计法(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储蓄率——来自企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92,共10页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而对中国储蓄率的分析则是扩大内需战略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国民储蓄率的重要构成,企业储蓄率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企业储蓄率界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而对中国储蓄率的分析则是扩大内需战略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国民储蓄率的重要构成,企业储蓄率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企业储蓄率界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库1996—2007年共188.6万个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企业储蓄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中国企业储蓄率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1996—2007年这12年的企业平均储蓄率高达28.7%(储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近几年依然在逐年上升;(2)中国企业储蓄率在绝对水平上始终高于发达国家,但当前企业储蓄率持续增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而非中国的特有现象;(3)民营企业储蓄率整体水平约为25.3%,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但是民营企业储蓄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而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储蓄率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中国企业储蓄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储蓄率相对较低,资金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储蓄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储蓄 企业储蓄率 资金流量表 工业企业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测量 被引量:9
8
作者 叶珊瑚 韩永辉 邹建华 《南方经济》 CSSCI 2014年第1期61-76,共16页
判断我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策略成效如何,可以通过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予以回答。为了克服传统(宏观)方法估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足,本文从微观角度,利用汽车企业数据完成了对汽车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并通过... 判断我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策略成效如何,可以通过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予以回答。为了克服传统(宏观)方法估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足,本文从微观角度,利用汽车企业数据完成了对汽车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法、Olley&Pakes法与Levinsohn&Petrin法等多种方法的横向比较,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结果显示,1999-2007年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细分为各控股类型、各子行业研究亦是如此;国有控股汽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低于非国有控股汽车企业,但由于上升较快,逐步与非国有控股企业趋同。由此说明,"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已取得实效,汽车产业正从"引进—吸收—消化"向"创新—超越"转型,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构筑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企业数据库 微观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苏苏 叶祥松 张少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3,共9页
2008年之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关键指标的缺失导致学术界对该数据库的使用局限在1999-2007年。本文吸收和借鉴现有处理方法,采用五种插补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完善扩展到2013年,重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1)1999-2013年... 2008年之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关键指标的缺失导致学术界对该数据库的使用局限在1999-2007年。本文吸收和借鉴现有处理方法,采用五种插补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完善扩展到2013年,重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1)1999-2013年,中国制造业TFP呈稳定增长态势,从1.75增长到3.10,增长了77.1%,平均年度TFP水平为2.5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呈现明显降低趋势。(2)在制造业企业TFP的分类比较上,大多数行业的TFP还处在较低水平,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3)在不同要素类型行业上,技术密集型行业TFP增长幅度最大,整体波动最小,在风险对抗上更具有韧性;在地域上,东部地区平均年度TFP水平最高,但西部地区增长幅度最大,已经呈现对中部乃至东部地区的赶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缺失值处理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