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关键驱动因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敏 李振亮 +4 位作者 段林丰 蒲茜 吕平江 何敏 陈军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2-1081,共10页
为摸清成渝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2013—2019年成渝地区社会经济和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库,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冷热点分析方法,解析了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演化格局,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LMDI)分... 为摸清成渝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2013—2019年成渝地区社会经济和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库,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冷热点分析方法,解析了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演化格局,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LMDI)分解模型探究关键驱动因素.结果显示:①成渝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高排放城市减少,低排放城市增多,高排放区由大面积圈层式分布逐渐向成都平原经济区南部区域和川南经济区北部区域零星式分布转变.②成渝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空间关联程度呈增大趋势.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趋于极化,且呈现明显的“西热-东冷”分异格局.③经济发展始终是不同阶段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增量的首要驱动因素,生产技术进步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减排的主要控制因素,高排放-低减排城市需注重工业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对减排的贡献受区域产业发展政策的影响,工业内部结构效应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具有促进作用,与近年来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传统重工业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逐年提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LMDI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排放监测数据的水泥工业NO_(x)达标判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舟 张孟琪 +5 位作者 王宗爽 周羽化 郭敏 雷晶 谭玉菲 武雪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1377,共7页
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达标判定多以手工监测数据为基础,为研究制定基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以我国水泥工业2017年957条生产线排放NO_(x)的CEMS监测数据为基础... 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达标判定多以手工监测数据为基础,为研究制定基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以我国水泥工业2017年957条生产线排放NO_(x)的CEMS监测数据为基础,根据数据有效性原则筛选出553条生产线的CEMS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我国水泥工业排放NO_(x)的小时浓度(CEMS监测数据)、日均浓度的统计特点,通过变化因子比值法和曲线拟合法建立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限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筛选出的553条水泥生产线的NO_(x)小时浓度对数值与累积频率正态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等于0.6.②NO_(x)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限值之间存在关联,曲线拟合法和变化因子比值法得出二者之间的倍数关系无显著差异.③当要求90%的生产线达标时,NO_(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5倍;当要求95%的生产线达标时,NO_(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6倍;当要求99%的生产线达标时,NO_(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7倍.研究显示,基于水泥生产线排放的NO_(x)小时浓度(CEMS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变化因子比值法和曲线拟合法可以确定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定量比例关系,建立基于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 CEMS监测数据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达标判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