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共早期工业化实践的特点——以江西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义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9,共6页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同时,也一直在追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江西是中共最早进行新型革命道路探索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进行工业...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同时,也一直在追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江西是中共最早进行新型革命道路探索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进行工业化实践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共早期在江西苏区的工业化实践的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力图揭示中共早期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早期 工业化实践 特点 江西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工业化实践的历史沿革、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 被引量:6
2
作者 蒋治 孙久文 胡俊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7,共1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业化实践,是一部谋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探索史。从建党之初培育、壮大工业化阶级基础到土地革命时期明确工业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民用工业并重夺取全国性革命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业化实践,是一部谋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探索史。从建党之初培育、壮大工业化阶级基础到土地革命时期明确工业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民用工业并重夺取全国性革命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从改革开放时期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新时代贯彻落实工业化的新思路、新理念以开拓新格局,穿越历史的风云变幻,立足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实践不断充实,形成了重工业优先发展论、农轻重发展次序论、工农关系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现代化论,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建设的源头活水。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交汇点,只有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以发展的眼光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坚持矛盾分析法、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推进工业化实践,才能完成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千秋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工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探索和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鲁宁 李志衡 崔革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8-30,共3页
走工业化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之路。毛泽东为实现中国工业化构想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继承了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 走工业化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之路。毛泽东为实现中国工业化构想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继承了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做出新的贡献,真正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落实于工业化实践中,从而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推向前进。 一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一条能够实现工农业生产发展,又不同于西欧、苏联、东欧新型的第三条工业化道路。他讲的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从内容上来说,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发展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同时并举的道路。它的基本精神之核心,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较能符合中国工业化的基本客观规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 优先发展重工业 邓小平 总体战略 工业 工业化实践 发展第三产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