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业化进程:国际比较与复合型发展战略取向——关于我国是否能跨越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康宁 王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9,238,共8页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是否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也面临着应该如何发展重化工业的政策选择。根据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具体阶段的分析以及国际经验的比较,可以断定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发展的时...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是否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也面临着应该如何发展重化工业的政策选择。根据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具体阶段的分析以及国际经验的比较,可以断定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发展的时期。根据工业化的规律,重化工业化是中国难以跨越的发展阶段。但同时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依然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化工业的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本质上并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 中国 战略取向 国际比较 复合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发展阶段 国是 重化工业化 关键时期 政策选择 国际经验 工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工业污染排放关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扬文 李亚亚 张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108-111,233,共5页
利用陈佳贵课题组对工业化阶段划分的方法,重新确定2001~2013年我国工业化指数,分析近十几年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再分析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工业化发展水平与工业污染物排放的耦合规... 利用陈佳贵课题组对工业化阶段划分的方法,重新确定2001~2013年我国工业化指数,分析近十几年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再分析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工业化发展水平与工业污染物排放的耦合规律,为后续我国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指标 工业化发展阶段 工业化发展水平 污染排放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达县市工业化水平的测定与评价——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永其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此,通过运用钱纳里多国模型等方法对昆山市近年的国民经济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昆山市的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定和评...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此,通过运用钱纳里多国模型等方法对昆山市近年的国民经济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昆山市的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定和评价,旨在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研究和产业结构优化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水平 钱纳里多国模型 工业化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国(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翔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9期73-77,共5页
本文分析了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印度和孟加拉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轨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结论:首先,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及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其... 本文分析了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印度和孟加拉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轨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结论:首先,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及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其次,国家适度干预农村金融运行在追赶型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初期乃至中期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具体方式应是对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的补充而非替代;再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和演变应从外生性的制度安排走向外生性和内生性的融合并最终实现内生性的制度变迁;最后,农村金融的演变路径较明显地受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制约,因此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革不宜"一刀切",而应"分区指导,逐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路径 农村金融体系 国家适度干预 生产力发展水平 工业化发展阶段 要素禀赋结构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R&D经费投入模式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6
5
作者 钟卫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9,共7页
国际R&D经费投入模式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后期,但R&D经费投入水平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后期,R&D经费来源结构却带有工业化高级阶段后期的特征。这种特殊的R&D投入模式与国际上的一般规律不相符,与... 国际R&D经费投入模式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后期,但R&D经费投入水平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后期,R&D经费来源结构却带有工业化高级阶段后期的特征。这种特殊的R&D投入模式与国际上的一般规律不相符,与少数国家的特殊规律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指出转制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加强对小型企业的统计、国有企业完全纳入企业统计等因素都会造成企业R&D比重偏高。建议从两方面着手改进:加大R&D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的R&D经费投入力度;促使企业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投入模式 工业化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支柱产业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朝先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29,共2页
工业化发展阶段决定了一国支柱产业的大致范围;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将长期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在某些时候。
关键词 支柱产业 产业变迁 工业化发展阶段 美国 资源禀赋优势 国际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两个趋向”建立良性支农机制
7
作者 韩永廷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支农机制 工业化发展阶段 农村经济发展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反哺农业 农业基础地位 政策设计 目标取向 支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