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精确测定燃煤工业分析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雷 侯佳佳 +5 位作者 赵洋 尹王保 董磊 马维光 肖连团 贾锁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98-3203,共6页
燃煤工业指标的在线精确分析对于指导燃煤工业优化生产、降低燃煤煤耗至关重要。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燃煤煤质时,因受我国复杂多样煤种所导致的"基体效应",测量精度有待提高。实验中对激光诱导燃煤等离子体光谱至... 燃煤工业指标的在线精确分析对于指导燃煤工业优化生产、降低燃煤煤耗至关重要。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燃煤煤质时,因受我国复杂多样煤种所导致的"基体效应",测量精度有待提高。实验中对激光诱导燃煤等离子体光谱至燃煤工业分析指标转化过程中的光谱预处理和定标建模方法进行了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单/多峰Lorentzian光谱拟合计算谱线强度相比于传统计算方法,谱线强度RSD均值可由12.1%降至9.7%;对于核函数参数寻优,相比于网格参数(Grid)和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的平均绝对误差(MAE)最小;采用PSO参数寻优式支持向量机(SVM)回归建模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小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采用单/多峰Lorentzian光谱拟合方法和PSO参数寻优式SVM回归建模,对燃煤工业分析指标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AAE)为:灰分为16%~30%时AAE为1.37%,灰分大于30%时AAE为1.77%,发热量为9~24 MJ·kg-1时AAE为0.65 MJ·kg-1,挥发分低于20%时AAE为1.09%,挥发分大于20%时AAE为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燃煤工业分析指标 光谱拟合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质工业分析指标的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雨成 赵晓涛 刘天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探究利用煤质工业分析指标预测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可行性,开展了煤的工业分析指标测定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试验。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析了22种煤样的工业分析指标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煤质工业分析指标... 为探究利用煤质工业分析指标预测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可行性,开展了煤的工业分析指标测定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试验。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析了22种煤样的工业分析指标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煤质工业分析指标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之间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提取出三大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固定碳因子、水分因子、挥发分因子,并构建出回归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所测数据相比,误差小于5%,同时由挥发分因子前的系数为负数可知,挥发分越高对应的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就越低,这与实际情况一致,证实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的工业分析指标 煤尘云 着火温度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工程设计中多煤层煤质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大林 王洋 +1 位作者 卫中宽 吴鹏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以开滦集团东欢坨矿选煤厂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大量数据,提出多煤层煤质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工业分析指标、粒度特性和浮沉特性三个方面的论证将5个煤层合并为2个煤层进行煤质分析,在工业分析指标方面对比了煤种、灰分、硫分和发热量,粒度... 以开滦集团东欢坨矿选煤厂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大量数据,提出多煤层煤质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工业分析指标、粒度特性和浮沉特性三个方面的论证将5个煤层合并为2个煤层进行煤质分析,在工业分析指标方面对比了煤种、灰分、硫分和发热量,粒度组成方面对比了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方法,浮沉组成方面对比了各密度级的基元灰分和浮物累计灰分。煤质分析过程得到简化,分析结果规律性更强,对实际生产也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煤质分析 工业分析指标 粒度特性 浮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爆炸影响因素试验与爆炸危险等级预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丹 齐昊 +1 位作者 潘竞涛 王冬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5-129,共5页
为研究不同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响,选用不同特质的煤样,利用全自动工业分析成分测试仪和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测试仪器对这些煤样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爆炸性火焰长度进行测定,分析各个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 为研究不同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响,选用不同特质的煤样,利用全自动工业分析成分测试仪和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测试仪器对这些煤样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爆炸性火焰长度进行测定,分析各个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响作用,并基于试验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建立分类预测模型预测爆炸危险等级,结果表明:煤尘粒径在一定范围内,挥发分的含量的增加、水分和灰分含量的降低均可以促进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增长;当粒径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不再受工业指标的影响。分类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正确率为95.83%,可利用此方法对爆炸危险等级进行预测,有助于煤尘爆炸危险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爆炸 工业分析指标 危险等级 分类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