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工业的结构调整与空间分布变化耦合度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文升 蒋华雄 +2 位作者 曾菊新 朱丽霞 王晓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4,共6页
采用结构调整系数定量描述工业结构调整度,引入地理联系系数和地理集中指数考察工业空间分布变动情况,然后建立工业结构调整度和工业空间分布变化之间的耦合模型。以武汉市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强度(耦合强度C)和... 采用结构调整系数定量描述工业结构调整度,引入地理联系系数和地理集中指数考察工业空间分布变动情况,然后建立工业结构调整度和工业空间分布变化之间的耦合模型。以武汉市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强度(耦合强度C)和交互协调关系(耦合协调度D),据此划分不同的耦合水平,并分析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工业结构较初期发生了较大变化;2)工业分布长期呈现非均衡性,经历了由郊区向城区转移的过程;3)工业耦合协调类型大部分时期处于拮抗阶段,工业增长和工业结构调整与工业空间分布变化之间的作用强度、耦合协调关系紧密相连。因此,工业结构调整与工业空间优化要协同进行,以取得结构调整和空间优化的双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调整 工业空间分布变化 耦合度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禀赋、资源约束与中国工业企业空间分布——以高速铁路开通为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雨飞 沈立 王光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5,共11页
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国工业集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通过运行速度的提高改变着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和时间成本。城市之间时间成本的下降不仅通过加速可移动要素禀赋的流动影响其工业布局,而且重新唤起了不可移动自然资源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 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国工业集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通过运行速度的提高改变着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和时间成本。城市之间时间成本的下降不仅通过加速可移动要素禀赋的流动影响其工业布局,而且重新唤起了不可移动自然资源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出现了今天中国的产业集聚和转移现象。高铁影响工业集聚与转移的机理是:中心区因要素禀赋优势会对工业产业产生集聚力,也会存在因拥挤效应产生的分散力,即'推力';边缘区在其自然资源的吸引下,会产生对中心区工业产业的'拉力',最终结果是中心区工业产业实现调整或升级,部分产业向边缘区转移或扩散;在中心区'推力'和边缘区'拉力'的产生过程中,高铁起到了加速和促进作用。将高铁开通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间的最短时间距离纳入实证检验中,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后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对工业分布的影响在加深;中国工业的转移路径按城市层级进行,一、二线城市工业发展更加依赖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三、四线城市受自然资源影响较深,正在承接一、二线城市的产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资源约束 工业空间分布 高速铁路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工业结构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代合治 姜鲁光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36-40,共5页
从工业行业、规模、所有制、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其9省市工业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多角度研究三大区域及九省市的工业结构特点,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探索上述区域分工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工业结构 工业分布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与集聚差异——基于EDSA和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友金 曾小明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1期80-88,共9页
利用2003—2013年全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地理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工业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集聚趋势进一步增强,集聚范围... 利用2003—2013年全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地理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工业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集聚趋势进一步增强,集聚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业向中西部跨省区转移的同时,还呈现出明显的省内转移现象。(2)工业空间分布存在全局范围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随时间变化而增强,局部相关显示出工业的地理集聚特征为东部的"高高"集聚和西部的"低低"集聚,中部的集聚特征并不显著。(3)空间杜宾模型显示,空间溢出效应、市场规模、在公共产品上的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和产业外部性对工业分布有显著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充分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加强地区间产业联系和互补,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在中西部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地区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分布 时空演变 集聚差异 ESDA 空间计量 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碧华 《西部论坛》 2014年第2期84-92,共9页
推动区域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区域结构,对于增强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总体趋于均衡和协调,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重工业化趋... 推动区域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区域结构,对于增强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总体趋于均衡和协调,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重工业化趋势延续、工业空间分布存在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较低、区域工业增长方式粗放等。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优化工业经济区域结构要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经济区域结构 工业空间分布 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 重复建设 产业集中度 工业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财经学院1981年招考硕士研究生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试题
6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83-83,共1页
一、我国工业分布应该贯彻什么原则?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分布发生了那些变化?(25分)二、如何认识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核算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需要运用那些主要指标?(25分)三、谈谈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和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5分)... 一、我国工业分布应该贯彻什么原则?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分布发生了那些变化?(25分)二、如何认识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核算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需要运用那些主要指标?(25分)三、谈谈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和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5分)四、某项航天火箭工程的事件、作业持续时间(周)和这些作业的先后次序关系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资料绘制计划评审网络图,计算出时差(宽裕时间),并求出该项工程的施工周期(周)。(2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果 工业生产 次序关系 主要指标 陕西 持续时间 网络图 硕士研究生 企业管理现代化 工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收入差异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广东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珺 谢小平 郭惠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4,共7页
通过对广东21个地级市人均GDP基尼系数、工业空间基尼系数与分工指数的数据计算,作者发现,2005年以来,广东地区之间收入差异已出现拐点,收入差距已由之前的不断扩大转变为持续缩小的过程。这种转变与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和分工指数曲线不... 通过对广东21个地级市人均GDP基尼系数、工业空间基尼系数与分工指数的数据计算,作者发现,2005年以来,广东地区之间收入差异已出现拐点,收入差距已由之前的不断扩大转变为持续缩小的过程。这种转变与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和分工指数曲线不仅方向一致,而且同步。在理论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把运输成本与分权竞争体制看成是现阶段有解释力的两个基本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分权竞争体制在调动了增量投入的同时,也抑制了存量流动,并且这个问题将成为下一轮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整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工业空间分布 分工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特征
8
作者 侯恒 《中州学刊》 1987年第6期13-15,共3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的时间概念,而且包含有丰富的特定内涵。首先,社会主义阶段性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一般性或根本性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除公有制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的时间概念,而且包含有丰富的特定内涵。首先,社会主义阶段性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一般性或根本性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除公有制形式和按劳分配的成熟、完善程度的差别外,在一般性特征上是一致的。这里,一般性特征是我们依据生产关系判别社会形态性质的标准,判别是否社会主义的准则。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判别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或成熟程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革命 一般性特征 生产力水平 集中计划 社会主义阶段性 高级阶段 运行机制 工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庆武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1年第1期91-100,共10页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布局,时刻离不开环境并作用影响环境,同环境非常密切。本文就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通过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环境保护的...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布局,时刻离不开环境并作用影响环境,同环境非常密切。本文就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通过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环境保护的一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布局 农业 内蒙西部 能源工业 经济 经济地理学 经济学 工业布局 工业分布 产业布局 区域规划 环境规划 布局规划 牧业生产 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 煤炭基地 工业基地 东四盟 地理学研究 木材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东北区 褐煤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
10
作者 蔡吉 《地理教学》 1994年第3期8-10,共3页
一、香港的历史 香港自古以来就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它原属于广东省新安县(今宝安县),是珠江口沿海的小渔村。
关键词 香港 发展历史 地理位置 经济结构 工业分布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