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小飞 王佳梅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于89例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SAP患者分为A组(4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于89例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SAP患者分为A组(45例)和B组(44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进行处理,在A组基础上,B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肪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93.18%(41/44)vs 75.56%(34/45),P<0.05]。与A组进行比较,B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治疗2周后,两组腹痛剧烈、胸闷腹胀、恶心呕吐、便溏不爽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内毒素、淀粉酶、CRP、脂肪酶、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治疗期间,A组和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9/45)VS 25.00(11/44),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SAP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使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提高胰腺功能,进而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炎症因子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张德龙 殷莉 +2 位作者 姜芳 郭芳 郝伟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1454,共4页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对比两组心功能及心功能分级;对比两组心肌酶谱和血脂代谢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绞痛积分显著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心绞痛换届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SV、EF、NYHA和SAQ,以及NT-proBNP、cTnT和CK-MB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保护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单硝酸异山梨酯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陈秋芳 朱晓峰 +3 位作者 韩莉 朱诗平 金玲 罗雪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用循证医学方法 Meta分析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交叉核对、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 目的用循证医学方法 Meta分析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交叉核对、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 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12篇关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更具优势,但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对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朱明军 张淑娟 曹生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l)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l)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蛋白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川芎嗪组大鼠MI边缘区MVC和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川芎嗪组大鼠缺血心肌MVC和MVD较模刑组明显增加(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作用相似(P>0.05)。模型组VEGF、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及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川芎嗪组四种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模刑组(P<0.05),但低于麝香保心丸组,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有促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bFGF、PDGF-β、IGF-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中医疗法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孟红娟 周萍 +1 位作者 朱一麟 高雪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中医疗法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丹...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中医疗法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昼夜节律、肝肾功能、血清相关指标、胎盘相关指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昼夜节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ALT、AST、Cre、Bun、Scr水平较低,TP、ALB、FT4、VEGF、apo-A1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胎盘组织中Wnt1、PLGF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NF-κB 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中医治疗,可以优化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肝肾功能、恢复机体微环境平衡,保障母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后抑制心室重塑方面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浩 张若青 +3 位作者 郭永霞 许香梅 王晓燕 穆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观察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手术后接受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其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探究川芎嗪注射液对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手术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术后药物干预方法的... 目的:观察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手术后接受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其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探究川芎嗪注射液对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手术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术后药物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抗凝、抗血小板、降脂等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接受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分别在治疗1周、4周、8周、12周时,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室功能的各项指标值。结果:治疗组的LVEDV和LVESD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指标水平相比也有显著降低(P<0.05),第3个月则趋于稳定。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则有显著的增加,后趋于稳定。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PCI围术期的干预治疗对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减少心室重塑发生的概率,这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手术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国平 黄晓辉 姚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58-860,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9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9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测定并比较血清hs-CRP水平,行彩超检查记录射血分数,评价心功能,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P<0.01);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地缓解ACS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后左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蓉 陈分乔 耿少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梗 冠脉介入 左室重塑 参麦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殷立新 刘秀菊 +2 位作者 张玉茹 王川平 胡永福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00-401,共2页
目的 :研究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 6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 6种输液配伍后在不同温度下的外观、含量、pH、微粒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结果 :盐酸川芎嗪... 目的 :研究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 6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 6种输液配伍后在不同温度下的外观、含量、pH、微粒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结果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 6种输液配伍后外观、pH、微粒、含量、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 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可与6种输液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输液 配伍 稳定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淼生 李宝柱 +1 位作者 甘春英 王启斌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上述5种...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紫外吸收光谱及微粒的变化。结果5种混合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呈下降趋势;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pH值有明显下降;与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紫外扫描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均明显异常。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殿静 路玉李 荣义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评分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采取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前列地尔 糖尿病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正常家兔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德山 陈秀杉 朱爱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正常家兔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测了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后 ,正常家兔不同时点的后肢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 注射 2 0 %川芎嗪后除 1 2 0min外各个时点的体感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均明显延迟 ,其中在 ...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正常家兔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测了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后 ,正常家兔不同时点的后肢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 注射 2 0 %川芎嗪后除 1 2 0min外各个时点的体感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均明显延迟 ,其中在 1 5min延迟最明显 ,分别与用药前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0 .0 1 )。而使用川芎嗪注射液后的各个时点的体感诱发电位P波波幅无明显变化 ,但与用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0 .0 1 )。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对正常家兔的脑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诱发电位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春艳 胡晓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68-116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中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CSS积分改变情况,以及不... 目的:观察中药对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中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CSS积分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3例(11.76%),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6.25%),总有效率62.50%。2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SS评分分别为(10.15±4.96)分、(13.80±5.12)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和观察过程屮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及过敏现象。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能改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脑梗塞急性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丹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丽征 赵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香丹注射液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滨 陈爱民 +1 位作者 俞子东 车贤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13-2414,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内科强化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BNP)等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NSTE—ACS诊断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序贯进入川芎嗪联合治疗观察组(n=47)和内科强化治...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内科强化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BNP)等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NSTE—ACS诊断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序贯进入川芎嗪联合治疗观察组(n=47)和内科强化治疗对照组(n=46)。观察时间为1周。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血浆BNP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心率、血浆BNP水平都明显下降(组内比较P〈0.01).而观察组下降趋势更大,其中BNP水平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65次/min所包含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嗪注射液联合内科强化治疗NSTE—ACS可有助于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心率至接近靶目标,同时降低血浆BNP水平,可望进一步改善病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川芎嗪注射液 心率 B-型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NFD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安荔 张清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21-92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观察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31.43%、11.43%,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74.2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的NF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能协助改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老年患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者治疗前、后血中VEGF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玉婷 卢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28-1630,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者治疗前、后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正常体检妇女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者治疗前、后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正常体检妇女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连续用药12周,观察不良反应及血清E2水平。采用正常对照组体检时、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抽血5mL,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VEGF。结果:观察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痛经、闭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使血清E2保持在卵泡期水平,副作用少。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比单用米非司酮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且不出现雌激素缺乏症状,停药后排卵功能恢复快,月经复潮时间短,有利于早日受孕,VEGF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川芎嗪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曼君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6期843-845,共3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客观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 30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1 5例 )与川芎嗪治疗组 (1 5...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客观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 30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1 5例 )与川芎嗪治疗组 (1 5例 )。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 ,即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川芎嗪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两组治疗 1 0天为一个疗程。用ZK— 1 0C型计算机肺阻抗血流图检测仪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某些参数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 ,比较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 :川芎嗪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55 .33 %和93 .33 % ,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33 .33 %和 60 % )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X2 =4.65 ,P <0 .0 5) ;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Q -B/B -Y比值、Q -BI、肺动脉平均压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 (P <0 .0 5~ 0 .0 1 ) ;B -YI、P2 -Y、Hs和α上升时间均有所增加 ;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除血沉、红细胞压积外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中医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川芎嗪注射液 治疗 急性发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及网络药理学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活性成分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董庆海 刘慧 +8 位作者 刘俊丽 林红强 焦玉凤 司雨 刘云鹤 王钟瑶 刘金平 李平亚 李卓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5,I0002,共13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的活性成分及机制,采用UPLC-Q/TOF MS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通过UNIFI天然产物分析平台,对比各成分的精确分子质量、保留时间及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并分析鉴定其结构。利用里宾斯基五规则筛选...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的活性成分及机制,采用UPLC-Q/TOF MS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通过UNIFI天然产物分析平台,对比各成分的精确分子质量、保留时间及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并分析鉴定其结构。利用里宾斯基五规则筛选出全成分中的活性成分,运用TCMSP、DisGeNET、DAVID等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疾病靶点和生物通路,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生物通路网络。本实验共鉴定出40个成分,经筛选得到20个活性成分,涉及51个疾病靶点,作用于PI3K-Akt、MAPK等10条信号通路。该方法初步揭示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为阐明该注射液抗血瘀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活性成分 UPLC-Q/TOF MS 网络药理学 抗血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宏伟 谢雁鸣 +4 位作者 高阳 马晓昌 孙粼希 徐鸿燕 庄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0,共6页
目的基于大型HIS集成数据库,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进行分析,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对全国24家三级甲等医院"HIS"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38 126例患者数据信息运用... 目的基于大型HIS集成数据库,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进行分析,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对全国24家三级甲等医院"HIS"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38 126例患者数据信息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及Apriori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在38 126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患者中,平均年龄是58.48岁,主要年龄段为45~75岁。男女比例约为1.37∶1。西医诊断为恶性肿瘤者最多,共6750人,约占11.76%;中医辨证为痰瘀蕴阻证和气滞血瘀证者最多,各有100例,均约占23.0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使用时,在西药中与氯化钾缓释片联合使用最多,共11 955例,约占31.36%,在中药中与便秘舒胶囊联合使用最多,共2942例,约占7.72%;在西药类别中与抗生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最多,共23 274例,约占61.04%,在中药类别中与活血化瘀剂联合使用最多,共17 922例,约占47.01%;根据关联规则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西药中最常与氨溴索、奥美拉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联搭配使用,在中药中最常与薄荷、便秘舒胶囊、复方甘草等搭配使用。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中老年人群中使用较多,在医院中的适用范围较广,可与多种中西药物联合使用,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真实世界 医院信息系统 联合用药特征 临床病症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